上個月底結束亞洲行返回美國後,福特汽車CEO吉姆·法利 (Jim Farley)感嘆,「中國市場已經完全變了,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福特在中國市場的定位了」。
5月2日在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吉姆·法利給出了他的思考結果——福特汽車在中國的業務將更加精簡、集中,減少投資,專注商用車業務、電動汽車和出口。
深度垂直整合的比亞迪、數字化體驗出色的「蔚小理」,這些中國電動車品牌的表現讓吉姆·法利深受觸動,「去中國看看吧」,他說。
中國市場變了
過去幾年,除了特斯拉之外,美國品牌在中國的日子普遍不好過。
市場諮詢公司Automobility的數據顯示,2022年通用汽車在華銷量下滑了20%,福特汽車下降了33.5%;2023年第一季度通用在華銷量跌幅擴大到了25%,福特下滑了18.8%。
與之相對應的,是包括特斯拉在內的電動汽車品牌銷量節節攀升。4月20日回到美國的吉姆·法利在底特律出席一場活動時,特別談到了中國市場的變化。
「電動汽車成為了行業焦點,那些只銷售電動汽車的高端品牌在中國市場表現最好……小鵬、蔚來、理想這些中國品牌做對了,它們專注於數字體驗,在技術和服務上打造出了差異化,它們的車都非常漂亮。」
吉姆·法利也對比亞迪給予了高度評價,「這是一家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公司,它和比亞迪處在完全不同的世界,它完全垂直整合,一直到電池業務都自己在做,全球還沒有企業能做到這點。」
在吉姆·法利看來,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數字化方面也領先全球,所以對福特來說,中國非常重要,「我看到的是電池技術、數字化體驗和先進的產品,包括軟硬體集成。」
「人們普遍認為,美國品牌在中國的存在感越來越低」,在德意志銀行分析師Edison Yu看來,要想在中國獲得成功,福特和通用這些美國品牌必須非常大膽和積極。
轉換跑道
2016年,福特在華最大的合資企業長安福特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還有4%,2022年這個數字跌到了1%。去年福特在中國市場虧損了5.72億美元,今年開始福特不再按地區公布業績。
過去五年福特一直希望扭轉在華頹勢,但是現在來看,福特必須重新調整定位,否則再多的努力都是徒勞。
不過和Stellantis集團減少在華投入的輕資產模式不同,福特雖然也計劃減少在中國的投入,不過會將更多精力和資源集中在高回報業務上,而不是繼續做服務所有人的大眾化品牌。
吉姆·法利以江鈴福特為例,表明今後福特會將中國作為「出口中心」,向南美、澳洲和墨西哥等市場出口價格更低的電動車和商用車。
利潤較高的豪華品牌也是重點,上個月福特宣布在北美銷售的下一代林肯航海家將從中國出口,這對於林肯品牌來說尚屬首次。
在上個月的上海車展上,福特帶來了探險者崑崙巔峰版、即將國產的中型皮卡福特Ranger、即將引入的硬核SUV Ford Bronco、福特電馬GT風暴復古版、全新一代福特F-150猛禽、以及純電皮卡F-150 Lightning。
我們已經能夠在車展上看到一個更加強調個性化的福特品牌,越野、性能、肌肉車成了福特的新標籤。這些或許小眾但是利潤更高的細分市場,將是福特的重點。
對福特汽車來說,與其在主流市場和中國品牌爭得頭破血流,不如換個方向發力,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畢竟如吉姆·法利所說,「中國市場已經人滿為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