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觀丨蘭州高校 強省會必所依託的創新高地

2023-11-20     蘭州日報

原標題:金城觀丨蘭州高校 強省會必所依託的創新高地

當我們細數蘭州區域內的高校時,欣喜地發現,常住人口400多萬的蘭州,擁有各類高等院校20多所,高校資源非常可觀。

在蘭20多所高校中,有創建於1909年的全國雙一流高校蘭州大學,有發端於1902年的百年師範名校西北師範大學,有「中國鐵路工程師的搖籃」蘭州交通大學,有老牌工科名校蘭州理工大學,有中國草業的「黃埔軍校」甘肅農業大學……從各高校的簡介中可以看出,這些高校辦學歷史悠久,學科多元,具有雄厚的教學科研基礎。

高校是培育人才的基地,亦是科技創新的前沿。西北師大張繼研究員帶領團隊攻克百合褐變不易保存難題,助推「甘味」特產走出本土走向世界;蘭州交通大學范多旺教授深耕太陽能聚光集熱發電、聚光光伏發電領域,由其團隊研發的光熱發電示範項目投入商業化運營;蘭州大學李祥鍇教授團隊研製「漿水酸奶」跨界出圈,讓小眾美食走出保健養生新天地;西北民族大學曹萬智教授團隊研發的「建築節能與結構一體化裝配式圍護體系成套技術」,為建築行業綠色發展給出甘肅方案……

多年來,在蘭各高校在為全省乃至全國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建設人才的同時,聚焦科技發展最新領域,緊密結合甘肅、蘭州地區經濟發展特色,在推動科研成果落地轉化、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一系列積極成果,為助推地方經濟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今年7月24日,省委、省政府召開甘肅省強省會行動工作推進大會,提出加快建設產業興旺、環境優美、宜居宜業、智慧高效、安全健康的新時代美麗蘭州,全力打造輻射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的增長極。8月31日,中共蘭州市委第十四屆七次全會提出,要充分發揮蘭州科技資源集聚優勢,堅持建強創新平台和優化創新環境同步抓,堅持推動原始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同步抓,堅持培育創新企業和引育創新人才同步抓,著力建設「創新蘭州」。在奮進新征程的實踐中,充分發揮在蘭高校科研力量的優勢,是我們全力推進強省會行動,建設「創新蘭州」的重要著力點。

在談及如何發揮高校科研力量助推蘭州經濟社會發展時,各高校專家表達了相同的觀點:「在強省會戰略中,高校要根據蘭州市未來發展的需求進行科技創新,將科創成果落地轉化服務地方經濟,為強省會貢獻科研力量。」 「要瞄準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重點布局社會需求強、就業前景廣、人才缺口大的學科專業,培養更多貼合企業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可以說,專家們的建言代表了所有在蘭高校支持強省會行動,支持蘭州發展的熱情與期望。這種熱情與期望,與我們謀求推進蘭州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願望高度契合。

當下,我們必須明確這樣一個共識:充分發揮高校科研力量優勢,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政府職能部門一定要積極作為,主動作為,有效作為。

要做好有效溝通和緊密對接。相關部門要主動走進高校,就蘭州的發展戰略、產業方向、人才與科技需求等與高校進行充分的對話與對接,讓高校對蘭州發展需求有清晰的了解。要架起高校與本地企業聯繫的橋樑。建立企業——政府——高校互聯互通的機制,讓高校科研隊伍了解本地企業發展現狀,以及在技術攻關方面的難點堵點,從而有針對性地培養人才,提供科研支持。要切實營造良好的幹事創業環境。積極搭建科研成果轉化平台,及時提供針對性的支持政策,完善配套基礎設施服務,暢通有效的溝通連結機制,強化服務意識,用心用情留住人才。唯有創造良好的幹事創業環境,才能真正讓創新、創業、創造的活力競相迸發。

蘭州大學林柯教授說得好「高校教學科研與強省會經濟是一個共生共榮的關係。」的確,高校的科技和人才資源,會有力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地方經濟發展起來了,高校就會有更多的科技創新的空間,吸引更多的人才。在蘭高校,是蘭州擁有的寶貴的科技和智力財富,讓我們以強化溝通服務的滿滿誠意,促成校地攜手共建的雙向奔赴。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玲/文 王璇 石雨涵/視頻

本期編輯丨金 露

本期審核丨王 璇

值班主任丨劉宇瑋

總 值 班 丨汪世偉

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三考三亮 四比四爭丨安寧區——亮牌考核促實幹顯擔當

解決教育領域民生問題,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蘭州市教育局實施擴大城區教育資源行動成效顯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8653c7828cecc964161e802df7fed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