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斗羅大陸》開始全年不斷更以後,大家都看到了這種模式的好處,可以持續獲得粉絲的關注,於是又有好幾部動畫也開始準備做這種全年不斷更的模式。
《凡人修仙傳》就是其中一部。
然而,因為兩部作品的播出平台不同,播放量差距也非常大,進而會牽扯出一系列問題。
可是,看《斗羅大陸》和看《凡人修仙傳》衝突嗎?
不衝突吧!
01.被比較的兩部動畫
《斗羅大陸》動畫已經播出200多集,播放量已經占據國產動畫榜首很久了,只從數據上看,《斗羅大陸》動畫一周的播放量,超過了很多動畫一季的播放量。
《凡人修仙傳》的播放量和《斗羅大陸》也沒法比,一個是以億為單位統計,一個是以千萬為單位統計。
播放量高低,展現的是觀眾數量的多少,《斗羅大陸》之所以播放量高,很大原因是播放平台本來就有非常多的用戶,而且《斗羅大陸》小說的知名度也很高,並且《斗羅大陸》的內容比較適合全齡向,從小孩到大人,都能在其中找到一些共鳴點。
而《凡人修仙傳》的播放平台,相對來說,用戶比較少,喜歡動漫的用戶更少,喜歡國漫的用戶更是少之又少,《凡人修仙傳》原著沒有《斗羅大陸》知名度高,原著粉不多,播放量比《斗羅大陸》少,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只拿播放量作比較,新出的動畫,不可能超過《斗羅大陸》了。
那就拿質量?
可是,觀眾眼中的質量,是很主觀的一個評價,建模水平,音效畫面,說好就是好,說不好就是不好,沒法統一。
尤其是現在很多觀眾的評價,往往會因為某個角色的某個行為,就不喜歡整部作品,這樣給出的評價,怎麼可能客觀可信?
02.看兩部作品不衝突
我雖然偶爾會吐槽那些「短的可怕」,但都是看過之後才會去吐槽,能看下去,證明其中有吸引我的地方。
同樣,《凡人修仙傳》和《斗羅大陸》也是各有特點,所以也一直在追。
這和播放平台、製作公司、粉絲評價那些因素有關係嗎?
沒有吧?
同時看多部動畫,哪怕是差距很大的動畫,也不衝突吧?
為什麼非要拼個非對即錯呢?
看了《斗羅大陸》再去看《凡人修仙傳》就是「棄暗投明」?看了《凡人修仙傳》再去看《斗羅大陸》就是「自降身份」?
這些優越感,都是怎麼來的,我實在是想不明白。
難道是因為《斗羅大陸》的觀眾群體有很多小學生,部分年齡稍大的觀眾想要和這個群體劃清界限,所以急於證明自己和小學生喜好不一樣?
難道是因為《凡人修仙傳》的韓老魔夠果決不聖母,和那些主流的的動畫主角性格不一樣,覺得喜歡這樣的主角能顯現自己有品位?
結語
我想很多人都搞錯了一個問題,想要看到更多優秀的國產動畫,不是該去盯著某部動畫的某個缺點,而是想辦法為國產動畫製造更好的創作環境。
7年前,同樣是小說和漫畫改編動畫,為什麼沒有觀眾吐槽製作公司不專業、動畫劇情魔改?
30年前,國產動畫的製作技術和更新質量,遠沒有現在的好,為什麼現在很多觀眾依舊在懷念那時候的動畫?
不管是《凡人修仙傳》,還是《斗羅大陸》,都是非常不錯的動畫,只不過受眾群體不一樣,知名度不一樣,所以導致評價的內容也會不同。
但這並不妨礙有人同時喜歡兩部動畫,更沒有必要非得給兩部動畫分個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