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昱杉:簽贈本見證顧篤璜與沈傳芷的崑曲緣

2023-03-18     古代小說網

原標題:金昱杉:簽贈本見證顧篤璜與沈傳芷的崑曲緣

去歲,筆者有幸得到一本顧篤璜所著《崑劇史補論》,上書「傳芷老師指正 作者」。正是顧篤璜簽贈給沈傳芷的簽贈本。如今,二位前輩均已過世,藉此簽贈本以鉤沉二人關於崑曲的過往,以為紀念。

顧篤璜簽贈沈傳芷《崑劇史補論》

顧篤璜更為人知的身份是「過雲樓」樓主顧文彬第五代傳人,實際上,他在1955年出任蘇州市文化局副局長後,參與籌建蘇州市戲曲研究;1972年,調任江蘇省蘇崑劇團團長;1982年3月,倡議並主持在蘇州重建崑劇傳習所,1985年提前離休,全身心投入到崑曲保護的工作中去。

沈傳芷為「傳」字輩崑曲名角,出身崑曲世家,父親沈月泉是1921年蘇州崑劇傳習所創辦時的主教老師,這使得沈傳芷對各行當均有涉及,為他之後的教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1951年沈傳芷進入華東戲曲研究院藝術室工作,曾為越劇名角袁雪芬、范瑞娟等指導身段。50年代國家計劃培養崑劇接班人,上海籌備成立崑曲班,隨後,上海戲曲學校第一批崑曲班學員開始正規學藝(稱「昆大班」)。

沈傳芷主教小生,兼授正旦,蔡正仁的冠生戲,岳美緹的巾生戲,以及梁谷音的正旦戲都曾受教於他。蔡正仁在接受採訪時曾回憶:「我記得有一年8月份,天氣非常炎熱的時候,沈老師教我們《連環記·梳妝擲戟》,當時他穿件汗衫、短褲,拿了一根棍子演示身段。大家都知道,呂布這個角色身段很繁複,程度很激烈。我們看著老師一身一身的汗往下流……老師不僅可以教小生,還可以教閨門旦,我的很多同學都受過老師的教導。」

沈傳芷先生

沈傳芷曾經應顧篤璜之邀,多次前往蘇州授課教戲,顧篤璜時常感慨:「沈傳芷太好了。會300齣(戲),而且300齣不同的行當他都會,他演一個(角色)活一個。晚年他一個腿中風,一個腿拐著教戲。他教的戲你真是忘不掉,真好啊。」

蘇州蘇崑劇團演員徐承芷(原名徐瑋)得到沈傳芷的真傳,其與柳繼雁曾演出《西樓記·樓會》,這一折的本子則是由顧篤璜整理加工的。

有時,如果有崑曲演員希望向沈傳芷求教,顧篤璜也會應允引薦,如張繼青便請顧篤璜做中間人,向沈傳芷學習《爛柯山·痴夢》。崔氏是正旦戲,張繼青回憶沈傳芷時稱:「沈老師會的戲很多,生、旦、凈、末、丑各行角色都能傳授,尤以小生和正旦戲最為傳神。」

《崑劇史補論》出版於1987年10月,此前一年多,正是蘇州蘇崑劇團面臨危機的時候。隨著娛樂的多樣化,崑曲進入低谷,正因為如此大量青年演員轉行,導致弘字輩行當不齊,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沒有小生(六個小生演員的培養對象全部轉行了)。

《崑劇史補論》

不僅蘇州如此,全國崑劇院團都面臨青黃不接的問題。1986年文化部振興崑劇指導委員會在蘇州舉辦第一期崑劇培訓班,集中了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湖南、蘇州六個崑劇團的一百餘名學員,其中有蔡正仁、張洵澎、汪世瑜、蔡瑤銑等,培訓班的主要任教老師是十三位已經年過花甲的「傳」字輩 演員以及北方崑劇院的馬祥麟,沈傳芷亦在其中。顧篤璜則是在崑曲理論研究上發力,對崑劇史進行補正。

《崑劇「傳」字輩》

沈傳芷是崑曲「傳」字輩中的一位,實際上,當看到崑曲困境的顧篤璜請「傳」字輩到蘇州授藝時,「傳」字輩無人拒絕。這件事常令顧篤璜感慨。而正是因為這樣太多的崑曲人的同心協力,崑曲終於逐漸走出困境,重新綻放光彩。這本簽贈本見證的,正是這段相互扶持的歲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7e84f612ead13361866455fd62e5f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