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業績進入微增長階段,破局關鍵在拓展新業務

2023-02-24     睿財經

原標題:阿里巴巴業績進入微增長階段,破局關鍵在拓展新業務

睿財經訊(文/王蕾)2月23日阿里巴巴發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2023財年第三季度財報(註:阿里巴巴財年與自然年不同步,從每年的4月1日開始,至第二年的3月31日結束)。財報顯示,阿里巴巴第三季度營收為2477.6億元(約合359.21億美元),同比增長2%,市場預期2451.83億元;凈利潤為457.46億元(約合66.33億美元),同比增長138%。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凈利潤為499.32億元(約合72.39億美元),同比增長12%。

變革業務高速增長

從2022年開始阿里巴巴對相關業務開始進行改革,進入2023年進入改革高峰。國際商業零售業務、菜鳥服務等業務通過改革營收增幅均在兩位數。

據財報數據顯示,國際商業零售業務的營收為146.44億元(約合21.2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16.06億元增長26%。

國際商業零售業務的營收為146.44億元(約合21.2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16.06億元增長26%。

菜鳥服務產生的總營收(包括來自於提供給其他阿里巴巴業務的營收,即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前)為230.23億元(約合33.38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196.00億元年相比增長17%。

傳統業務微漲

阿里巴巴未進行大幅改革的業務增長速度開始放緩,增幅僅僅個位數,甚至是持平。本地消費者服務、雲計算業務、中國商業批發業務等。

中國商業批發業務的營收為42.21億元(約合6.12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42.31億元相比基本持平。國際商業批發業務的營收為48.21億元(約合6.99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48.43億元相比基本持平。

本地消費者服務的營收為131.64億元(約合19.09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124.66億元相比增長6%。

雲計算業務的營收(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後)為201.79億元(約合29.25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195.39億元相比增長3%。自雲計算業務的總營收(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前)為266.93億元(約合38.70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264.31億元相比增長1%。

由此可見,阿里巴巴在傳統主營業務方面並沒有展現出足夠的優勢,反而還出現下滑。這對阿里巴巴整個營收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未來發展埋下了不確定性的隱患。

此前,最賺錢的幾個業務變成了營收下滑最嚴重的業務。直接影響了未來了阿里巴巴的增營收。創新戰略和其他營收為8.23億元(約合1.19億美元),與上一年同期的10.34億元相比下滑20%。

總體看來,阿里巴巴業務營收已經遇到了瓶頸,主營業務增速放緩已成定局。這種局面應該會保持很長時間,應該會長期保持。對此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CEO張勇稱:我們在過去二十幾年中,數字化流通,數字化物流和數字化的計算就是我們做的三件事情,這也是映射了我們的長期戰略,就是消費,雲計算和全球化,我們的全球化也是消費和雲計算的全球化。展望未來,我們還是會堅持在這三個頂層戰略下繼續前進,而不是去尋找所謂新的戰略賽道,這是因為我們認為這三個戰略的天花板足夠高,市場足夠大,在當今不斷的技術演進當中,我們仍然能找到巨大的機會。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阿里巴巴在基本維持現狀的情況下京東已經在零售行業發了,硬剛拼多多。據新浪科技報道,京東內部郵件顯示,目前京東已經開啟了「百億補貼」的內測工作。郵件稱,為了百億補貼有更好的用戶體驗,將於面向京東內部同事開放內部眾測優先體驗。據TechWeb援引外媒報道,京東將在3月初啟動100億元的補貼活動,補貼不局限於京東的自營網店,也將覆蓋第三方在京東平台上的網店。一份內部 PPT 顯示,京東的百億補貼將經過規則和品池共建,系統溝通,上線競價系統、測試 QA,開啟全方位提報、審核通過商品陸續上線等幾個階段。

拼多多於2019年年中的「618」首次啟動了百億補貼計劃,幫助其鞏固了在中國中小城市的地位。而京東過去十幾年的立足根本是「成本、效率和體驗」。

在拼多多帶來的價格戰面前,劉強東在去年「雙十一」期間給京東管理層發送了一封內部郵件。劉強東在郵件中表示,「以為掌握了定價權,絲毫不再關注我們的低價優勢,這樣下去早晚會成為第二個蘇寧!」。「絕不能成為了第一就忘記了低價是我們過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後也是唯一基礎性武器。」此後,京東零售內部就把2023年的主基調確定為「低價」。

中國電商行業沒有「最卷」,只有「更卷」。阿里巴巴這樣不溫不火的保持現狀的態度,能否抵擋住京東、拼多多甚至抖音等電商的攻擊。零售基本盤會不會被動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7b3c0c7ca4260a2b74238b325e8ba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