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程5000公里航母剋星,東風26反艦飛彈到底有多牛呢?

2024-09-24     三金武器說

中國的東風-26反艦飛彈,因為自身的常大射程、打擊能力、突防能力以及速度,被稱為「航母剋星」。那麼,它到底有多牛呢?

東風-26:遠程反艦彈道飛彈的典範

東風-26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研製的一款遠程彈道飛彈,不僅具備攻擊地面目標的能力,還特別針對海上目標,尤其是大型航母戰鬥群,設計了反艦功能,之所以被稱為「航母剋星」,正是因為它的強大作戰性能,使航母等高價值海上目標難以逃脫其打擊。

其中最大優勢在於其打擊範圍之廣。

作為一款遠程彈道飛彈,能夠覆蓋廣大的海域。傳統的反艦飛彈通常射程較短,需接近目標發射,而東風-26則完全顛覆了這一限制。

其射程達到5000公里,這意味著從中國大陸發射的東風-26可有效打擊在西太平洋,甚至更遠海域活動的敵方航母戰鬥群。這一射程,讓航母不再能依靠遠離戰區的安全距離進行作戰,使它們始終處於東風-26的威脅之下。

多任務打擊:核常兼備的戰略威懾

東風-26是一款核常兼備的飛彈,當中不僅僅可攜帶常規彈頭,同時也可攜帶核彈頭。

常規彈頭的重量大約為1300公斤,足以對敵方航母造成毀滅性打擊。而在核打擊模式下,它可攜帶3枚核彈頭,這種配置大幅提升其戰略威懾能力。

一枚東風-26飛彈的打擊威力,據說可達到450枚戰斧巡航飛彈的效果。此外,東風-26的靈活性,也使其具有極大的戰術價值。

在面對不同的作戰環境時,解放軍可根據任務需求選擇飛彈的彈頭配置,使其能夠適應不同類型的作戰任務。如,在面對海上目標時,常規彈頭可摧毀敵方的航母戰鬥群,而在戰略核打擊中,核彈頭則能夠對敵方的指揮中心,或其他高價值目標實施毀滅性打擊。

速度與突防能力:18馬赫的高超音速打擊

東風-26的最大飛行速度可達18馬赫,約為每秒5500米,這種極端的速度,讓其具備超強的突防能力。

高超音速飛彈在大氣層邊緣飛行,速度遠超音速飛彈,極大增加敵方攔截的難度。傳統的防空系統針對亞音速,或音速飛彈的攔截效果較為顯著,但面對東風-26這種飛行速度達到18馬赫的高超音速飛彈,現有的防空系統幾乎無法作出有效反應。

除了速度優勢,其中還具備較複雜的飛行軌道以及機動能力,這樣就可使其在飛行過程當中規避敵方防禦系統方面的攔截。

飛彈在接近目標時,通常會採取高機動的「蛇形」軌跡,進一步提高突防能力。美軍現有的「宙斯盾」反導系統和「薩德」系統雖具備一定的攔截高超音速飛彈的能力,但要成功攔截東風-26這樣的飛彈依然極為困難。

正是由於東風-26具備如此強大的速度和突防能力,使其成為一種真正能夠威脅敵方海上力量的反艦武器。它不僅可突破敵方的防禦系統,還能夠在短時間內對目標實施高效打擊,為解放軍爭取極大的戰術優勢。

所以,從現實角度來說,東風-26的出現不僅是對航母戰鬥群的直接威脅,更是對全球海上力量格局的重新定義。

航母作為海上霸權的象徵,依賴於其龐大的艦載機群和遠程打擊能力在全球範圍內展開作戰。然而,東風-26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單方面的威懾力。美國及其盟國在未來海上行動中將不得不重新考慮航母戰鬥群的部署和作戰策略。

對中國而言,東風-26賦予了解放軍在區域拒止(A2/AD)戰略中的重要砝碼。

這款飛彈可有效遏制敵方在中國周邊海域的軍事行動,確保中國的海上利益不受侵犯。同時,東風-26的遠程打擊能力,也為中國提供在更廣闊的海域實施遠程威懾的可能,使其在全球海洋中的影響力大幅提升。

東風-26反艦飛彈憑藉其5000公里的射程、18馬赫的飛行速度和強大的突防能力,成為現代海戰中的一款「航母剋星」。它不僅可有效威脅航母戰鬥群,打破傳統海上力量格局,還具備核常兼備的多重打擊能力。

面對東風-26這樣的武器,敵對國家在未來的軍事行動中,將不得不重新思考海上力量的使用方式。不誇張的說,它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在現代飛彈技術領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7979db89c7a38818616493f0e8c5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