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10大火鍋城市熱度榜出爐!誰最具拓店潛力?

2023-10-20   火鍋餐見

原標題:全國10大火鍋城市熱度榜出爐!誰最具拓店潛力?

導語

中國有將近700個城市(直轄市+地級市+縣級市),不同地域的火鍋行業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

今年,哪些城市的火鍋熱度高居不下?新興火鍋品牌都從哪些城市湧現?哪個城市最有拓店潛力?

火鍋餐見數據研究院從城市火鍋密度、消費力、新興品牌聲量、城市熱度等多個維度,得出《2023全國10大火鍋城市熱度榜》,並對上榜城市的火鍋業態進行詳細解讀。

武漢、南京成火鍋品牌拓店潛力城市

看今年的火鍋十大熱門城市,我們驚訝的發現,武漢、南京勢頭很猛,擠進了第九、第十名。

一方面是因為兩座城市的地理位置很有優勢,都處於打下之後,可南可北選擇空間很大的戰略地位,尤其武漢,離重慶很近,已經成為西安之後,川渝火鍋品牌爭相拓店的又一站。像今年爆火的遇南三重慶火鍋就是重慶團隊在異地武漢打造的品牌。

另一方面,兩座城市每萬人擁有的火鍋店數分別為武漢2.71,南京2.72,對比重慶的7.41和成都的8.56,火鍋密度都不大,有很大的市場增量空間。

同時當地已經跑出來的新老火鍋品牌,比如武漢的火瀑(13家)、石頭老火鍋(28家),南京的馬廠老火鍋(25家)、洞子口重慶鮮貨火鍋(1家)、王鵬鵬私房火鍋(3家)等。

他們目前的體量還小,沒有完全搶占當地消費者的心智,而且本地菜系也沒有很強勢(比如長沙的湘菜vs火鍋),如外來火鍋品牌想要攻占當地市場,受的阻力會相對小。

王鵬鵬私房火鍋

再來看兩座城市本身的消費力,武漢人均可支配收入55297元,南京為73593元,位於前列。在《2023福布斯中國·消費活力城市榜》中,武漢位居第8,南京位居第11。

九省通衢、兩江交匯的武漢,因為臨江、多湖且交通方便,與湖南四川等省交流緊密,口味包容度強,當地的商業體、高校資源豐富,讓其有著強大的消費力。

對於南京,從地理位置上說,它位於中國東部、長江下游中部地區,是東部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重要節點城市,地處南北交匯之要衝,承東接西,飲食文化兼收並蓄。

當地一位餐飲人也告訴火鍋餐見,南京消費者並不排外,只要你做的好,在當地是很有發展潛力的。看南京的火鍋熱門榜,既有杉姐、萍姐、北步園這樣的重慶老火鍋,也有廣東阿生魚撈、橘麗·海南糟粕醋火鍋這樣的小眾口味,包容度可見不一般。

武漢、南京的抖音話題播放量

並且,武漢、南京的自身城市熱度也在攀升,武漢城市話題量在抖音664億,南京480.8億(和長沙490.3億相當),自身的流量+市場空間+不俗的消費力,兩座城市今後的火鍋發展潛力值得老闆們關注。

東北餐飲正完成向綜合性價比的進化

如果要說今年比較火的餐飲市場,東北市場絕對繞不開,這裡有中國最為豐饒的糧倉,有中國最大工業基地的土地,東北這片黑土地也在孕育著東北特色的餐飲力量。

東北不止有燒烤,也有火鍋。而東北的火鍋,也不止有酸菜白肉火鍋。

火鍋餐見觀察到,瀋陽、長春、哈爾濱的火鍋市場也甚至火爆。東北餐飲「不實惠活不了」,歷來就是「性價比」的標杆。

我們看瀋陽這批新興品牌。

三塊五重慶火鍋,門頭上寫著「三塊五塊吃火鍋」,該火鍋店菜品售價分3檔:3塊5、5塊5、13塊5,從大眾點評上看,人均在50元左右。

三塊五塊吃火鍋

宏姐串串香的價格定位了大眾鍾意的60元。「讓大家花0.9元/串的價格,吃到更豐富的東西,選擇還更自由,品質、體驗、服務都更好。在串串市場空白的東北,想不火起來,都難」,宏姐表示。

熊喵來了的人均客單價大概在80元,餐創聯會員-熊喵來了創始人吳紅濤說,這個價格帶的客群,既對性價比有要求,同時「品質還要保持好」,一年有近300天,熊喵來了都在尋找好食材。

吳紅濤曾說,「另一個餐飲的鹽鹼地是東北,孵化出了張亮、楊國福等超級性價比品牌,隨著米村、西塔老太太、破店的走紅,預示著目前東北的餐飲已經初步完成了從極致性價比到產品、服務、場景的綜合性價比的進化」。

人均60元的宏姐串串香

同時,東北餐飲席捲全國的勢頭也越來越猛,石家莊一餐飲同行說:西塔老太太、喜家德、米村、熊喵來了火鍋等東北餐飲在石家莊幾乎戰無不勝。太原、北京、山東等都是如此。

他們幾乎都占據了品類第一,或者在商業綜合體成為人氣之王,在各種的品類中呈「碾壓之勢」。

各地新興品牌頻出,帶動城市熱度

我們常說一個城市有沒有活力,就看它的年輕人、創新力足不足。

城市火鍋熱度也如此,從新興品牌的維度觀察城市,我們發現上榜的十大城市,都有不少新興品牌的帶動。

重慶、成都不用說,每年冒出來層出不窮的火鍋品牌,除了朱光玉、萍姐、五里關等,像我們即將要去的重慶遊學四間火鍋、年白老火鍋,都主打社區,前者憑藉白常輕營銷和創始人IP,後者自有一套經營慢哲學,他們穩紮穩打,勢能在不斷增加。

長沙除了大斌家、胡毛肚等耳熟能詳的品牌外,這兩年二十九棟爛火鍋、盛香亭轉轉熱鹵、七七地攤火鍋等新模式、新品類的出現,帶動了市場跟隨熱潮,甚至它還出了個茶飲大IP茶顏悅色,這些都為它帶動了不少城市熱度。

盛香亭轉轉熱鹵

廣州的慫重慶火鍋廠另闢蹊徑圍繞潮流年輕人做營銷,「說唱歌曲,店裡蹦迪,二次元服務打扮」等一系動作讓它在抖音的話題播放量高達46000w+。

還有創始於1987年的佛山牛雜品牌沙膽彪,在2020年12月升級品牌,申請了商標,自建工廠,做成了沙膽彪炭爐牛雜煲連鎖店。

同時我們發現,這些城市裡,都有當地重慶火鍋自創品牌,它們有著不輸川渝火鍋品牌的創新力和網紅感,在社交平台取得了不錯的聲量。

比如西安的趙九記,門頭遍布老式電錶箱成為了獨特的標識,加上居民樓社區火鍋的定位,從2022年4月進入市場,一年開出了200+門店。

南京的馬廠老火鍋,只做一款標準的重慶全紅鍋,沒有在口味上刻意迎合市場,用口碑吸引回頭客,目前已在南京開出25家門店,這在一個城市是非常亮相的成績。

還有鄭州的曹門地攤,抓往地攤火鍋流行的風口,不錯的性價比讓其成為當地一匹黑馬。上海的鴻姐老火鍋,以正宗重慶風味收穫了大批粉絲,在抖音的話題播放量高達10000w+。

川渝仍是卷王,西安火鍋密度緊隨其後

從數據上看,重慶、成都依舊以碾壓的姿態,占據榜單前二。《2023中國火鍋經營發展報告》顯示,截止2022年12月31日,川渝派火鍋市場規模在所有派系中占比達到66.2%,為3326億元,規模仍為第一,王者地位不容撼動。

與此同時,新一代川渝火鍋品牌也在不斷走出川渝,南征北戰。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武漢等城市的火鍋熱門榜TOP10中,有一半甚至更多的上榜品牌都是川渝火鍋新秀品牌。

西安緊隨其後,5.12的火鍋密度(每萬人擁有火鍋門店數)也僅次於川渝,城市發展潛力不容小覷。

八百里秦川,十三朝古都,西安沉澱下來的不僅有燦爛的歷史文明,還有數不盡的特色美食。肉夾饃、涼皮、羊肉泡饃等遍布西安老城的、大大小小的餐飲店。

西安美景

作為集飲食、文化、旅遊為一體的城市,西安是中國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一。旅遊不僅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也帶動著一大批餐飲店的生根、繁榮。

聚焦到火鍋上來,我們也發現今年滋生了不少優秀品牌,其中發展勢頭最猛的要數趙九記,它戲稱自己是「三無店」,無裝修、無服務、無添加,但它卻在火鍋界後來居上,成為黑馬,2023年新開門店數保守估計位137家。

帶火的鍋底

表現不錯的還有串士多迴轉小火鍋,它以時尚、活潑、年輕的品牌定位,一改轉轉小火鍋在大眾認知中的低端印象,滿足年輕人的情緒價值,它算是給玩明白了。

除了上文所述的武漢,其實西安也是很多川渝品牌出山的第一站,最為典型的是海底撈,後期還有大芊金火鍋串串,也把西安列為了第二戰場,業績也算可觀,再如今年的匡大姐油鹵串串,徹底把西安的串串市場給捲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