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64億!縣城裡的隱秘巨頭,套路被識破了

2023-11-19     金錯刀

原標題:年入64億!縣城裡的隱秘巨頭,套路被識破了

曾經被主流長期忽視的縣城、鄉鎮,如今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蜜雪冰城、正新雞排、鍋圈食匯、香蜜閨秀、塔斯汀……各路主打下沉市場的品牌接連登場。

今年最火的縣城生意,又變成了零食折扣店。

今年3月,就有一名博主發視頻稱,趙一鳴零食在他們當地一條街竟然開出了6家門店。

這不是個例,零食折扣店在縣鄉里的出鏡率越來越高。

近兩年,零食折扣店品牌的開店速度,直逼蜜雪冰城和瑞幸。

2017年成立的零食很忙有超4000家門店,年入64億,並宣傳目前還在以1天7家店的速度狂奔。

同行們也不遑多讓:2019年成立的趙一鳴零食有2500多家門店,同年成立的零食有鳴有超2000家門店,還有3800多家門店的好想來。

就在你追我趕的時候,有人突然走上了捷徑。

11月10日,行業的老大和老三,零食很忙與趙一鳴零食宣布進行戰略合併,門店數量直接突破6500家,「遙遙領先」於同行。

席捲全國的零食生意,真的這麼美好嗎?

「人民的零食品牌」,擠滿了全國縣城

零食很忙的創始人晏周,有個簡單的創業理由。

他說,小時候只有在過年時,家裡才會擺上瓜子、花生。現在平時走親訪友,每家幾乎都會擺上水果、零食。

因此他認為:「當零食開始上茶几,說明它的存在越來越剛需了。」

但是市場有前景和生意好做,可能是兩碼事。

為了殺出重圍,零食很忙絞盡腦汁,在各方面基本和當時的主流「反著來」,也給後來的零食折扣店奠定了一些慣用打法。

比如在過去,休閒零食行業主要聚焦在線上和中高端零食,三隻松鼠、良品鋪子就是典型。

零食很忙則強調「我們做的是70%的普通人的生意」。

在這個前提下,它祭出了和過去同行截然不同的打法。

首先,猛攻下沉市場。

零食很忙一直說要做「人民的零食品牌」,目標直指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比如它擴張到湖北的時候,首站沒選在省會武漢,反而是首先進軍了湖北的咸寧、荊州,低調發育。

聚焦下沉市場,也是其他同行的選擇。

有數據顯示,8成以上的零食折扣門店,分布在三四線城市及以下。

中泰證券在6月一份研報中指出,以湖南省轄縣級市醴陵市為例,根據大眾點評搜索數據,截至2023年5月,醴陵市總計有16家戴永紅、4家小嘴零食、3家零食很忙。

而且包括零食很忙在內,這些零食折扣店十分精明。

它們的門店普遍在100平米以上,裝修乾淨、年輕、時尚,不僅顯眼,基本還能吊打縣城和鄉鎮的審美,年輕人很容易被吸引進店。

一進到店裡,人們很難空手而出。

店裡的各個地方,都在突出它們的殺手鐧:貨多+便宜。

你會發現,零食折扣店的商品品類異常豐富,各類炒貨、堅果、蜜餞、肉脯、糕點,應有盡有。比如零食很忙,公開數據顯示它的SKU有1600多,趙一鳴零食更是有2000多種。

男女老少,都能找到喜歡的那一款。

在你看花眼的同時,3.9元的東方樹葉,4.5元的樂事薯片,2.4元的可口可樂……便宜的價格不斷刺激眼球,將人們推向剁手的邊緣。根據東海證券測算,良品鋪子的客單價一般在60元左右,零食很忙的客單價僅為30元。

不論到哪兒,它們都會很直白地喊出:「我們很便宜!」

另外,為了讓實惠更可感知,零食折扣店大多採用「稱重製」。

沒有臃腫的包裝,想買多少拿多少,也可以不同零食混搭稱重。

在這裡,仿佛沒有什麼圈錢小心機,一切都由自己控制。

火拚萬億市場,

全靠做「線下版拼多多」?

很多人以為趙一鳴零食的「趙一鳴」是創始人的名字。

其實這是其兒子的名字,創始人名叫趙定,他說:「希望像對待孩子一樣去經營品牌。」

他的目標是:線下版拼多多。

如此用心地經營,如此大的願景,歸根結底是要解決兩件最核心的事:怎麼在低價中賺錢,以及怎麼維持低價優勢。

刀哥總結出了對應的兩個關鍵詞:「套路」和「壓榨」。

目前,折扣零食門店大多是採用「大牌引流、白牌盈利」的套路。

也就是,降低大家耳熟能詳的大牌產品的價格,以吸引顧客;而在稱重產品中,加入大量小工廠生產的白牌做利潤。

有了大牌背書,加上身處明亮的零食店裡,很多人不自覺淡化了對白牌的品牌意識,將它們一起加到了購物車裡。

相比「套路」,「壓榨」環節更顯零食折扣店的功力。

第一個被「壓榨」的當屬供應商。

零食折扣店的商品基本是廠家直供,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從中省了一大筆。

這並不能讓它們滿足。

為了壓低廠家的價格,它們有屢試不爽的三招:第一,大批量採購;第二,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拖款;第三,取消傳統商超向品牌收取的進場費、陳列費、條碼費等。

一位供應商曾經向逐日資本創始合伙人劉行健,形容早期零食很忙的結款速度:司機去送貨,司機還沒回,款已經回來了。

很快,不僅是腰尾部廠商,頭部廠商也樂於和零食折扣店合作。

比如鹽津鋪子2022年的財報顯示,零食很忙已經成為它的第一大客戶,超過了沃爾瑪和步步高兩大傳統商超。

加盟商是第二個被「壓榨」的合作夥伴。

以零食很忙為例,它一直堅持「整店輸出」的加盟模式,大到店外招牌、店內裝修,小到產品陳列、價標細節,全是複製粘貼。

更變態的是,總部還會通過線上監控和線下巡店兩種方式,監督加盟商。一旦發現不合規範的地方,就會扣分,比如擺放得不對、門頭衛生不好、員工儀容儀表不佳。

分扣得多了,輕則影響保障金,重則取消加盟資格。

為了成功加盟和不被扣分,加盟商就得掏出大量真金白銀,先租一個上百平的店面,再交保障金,裝修,購買貨架、監控等設備,最後是進貨,每一環都不能落下。各種費用加起來,需要大幾十萬。

趙一鳴零食的加盟費用

「壓榨」合作夥伴不算完,零食折扣店發起狠來,還會「壓榨」自己。

為了省錢和提高效率,利潤不高的零食很忙,摳出數億建起了物流倉、數字化中心等。

趙一鳴零食的創始人則舉過一個小例子。

「很多工廠喜歡把裝貨的紙箱子做成彩色的,那是因為過去要把貨先發到經銷商倉庫,再由經銷商到分銷商,最後送到夫妻店,彩色的箱子會有一個展現優勢。但今天對我們來說,它是極度浪費的,所以我們會讓工廠用牛皮紙箱,一個箱子可以節約兩三塊錢。」

在這個摳摳搜搜的行業里,誰省錢有道,誰可能就贏了。

狂飆過後,套路變成了致命傷

一片熱鬧的零食折扣店,其實並沒有表面上那麼風光。

從消費者角度看,一些零食折扣店的口碑有了崩壞的跡象。

晏周經常說:「沒有什麼品牌能夠理所應當的橫空出世,今天的消費者很聰明且睿智。」

事實證明的確如此。

在網上能發現,很多消費者都開始意識到,這些零食店裡的商品大多是以不知名的白牌為主,或許沒有最初想像得那樣實惠。曾經激起消費熱情的套路,如今也在磨滅復購的慾望。

一些白牌商品的質量,更是讓消費者收起了「貪便宜」的心理。

在黑貓投訴平台搜索主流的零食折扣店,都會出現對食品過期、食品變質、以及吃出異物等相關問題的投訴,品控對於新興的零食店品牌仍然是個大挑戰。

從加盟商角度看,原以為是走上了致富路,到頭來可能是花錢買教訓。

開一家零食店,啟動資金動輒50萬以上,還要持續付出房租、人工等成本。

然而別說盈利,有時連回本都有壓力。

一方面,各大零食店從門面到商品,同質化問題嚴重。比如鹽津鋪子在2022年年報中表示,除零食很忙外,它還和零食有鳴、好想來、老婆大人等都有深度合作。

另一方面,各大零食店在下沉市場越開越密集,著實是高估了當地人的消費能力。一些加盟商在網上吐槽,有時一天營業額只有幾百,開業即虧損,沒多久就選擇了關門大吉。

從零食折扣店品牌的角度看,似乎誰都沒有太好逃脫內卷的辦法。

此前有媒體報道,一些縣城的零食折扣店毛利率從初期的18%被不斷壓縮至8%。

部分原因在於,在不少熱點區域,為了搶消費者,它們進行了貼身肉搏的「折扣戰」,折扣力度甚至低至5.5折。

趙一鳴零食創始人曾說:「打價格戰是一件燒錢的事情,並不能幫助公司贏得市場。」但是,他不得不跟進。

除了「折扣戰」,還有「兼并戰」,同樣是迫不得已。

在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零食合併前,陸小饞、吖滴吖滴、好想來、來優品四大品牌,合併成了「好想來」;湖南「愛零食」宣布控股「零食泡泡」;廣東品牌「零食艙」戰略整合當地品牌「零食麼麼」……

說到底,它們缺乏真正有競爭力的創新點來破除內卷,所以試圖以規模取勝。

用更大的規模,在消費者面前刷更多存在感,在廠商面前獲得更多話語權,在同行面前大魚吃小魚。

但是,想靠規模取勝,有時也許是一廂情願。

不論什麼品牌,最大的底氣應該是讓消費者、加盟商、廠商,真的離不開。

否則,昔日種種好用的套路,都可能轉變成致命傷。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710d93a5fe031769dec0ee2e131a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