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 | 未成熟纖維與紡紗質量的關係

2023-09-22     中國紗線網

原標題:技術 | 未成熟纖維與紡紗質量的關係

在棉花的質量指標中,人們對纖維成熟度係數和成熟度百分比比較重視,但對未成熟纖維含量這一指標重視度不夠,但未成熟纖維含量對成紗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容易造成棉紗疵點數量升高,尤其是死棉類棉結絕大多數都是未成熟纖維造成的,而未成熟纖維在棉紗中的分布不均勻是造成棉布染色不勻的重要因素。

一、未成熟纖維含量的控制要求

在紡紗過程中,除了應建立未成熟纖維含量的控制標準外,還應建立混配棉中未成熟纖維含量的控制標準,並根據各批次棉花和混配棉中未成熟纖維含量情況優化清梳、精梳工序的工藝。我公司混配棉中未成熟纖維含量的控制標準為7.5%以下、棉花的成熟度百分比在90%以上。生產實踐證明,當混配棉中未成熟纖維含量超過12.5%時,即使優化清梳工藝、加大清梳落棉率,也很難保證成紗棉結數量,要想穩定成紗質量,精梳落棉率需要增加5%以上,導致生產成本大幅度升高,所以一定要重視混配棉中未成熟纖維的含量,我公司半制品的控制標準是:普梳紗生條16mm以下短絨率控制在9.0%以內、12.7mm以下短絨率控制在4.0%以內,以保證生條中未成熟纖維含量小於4.0%,生條的棉結控制在45個/克以下;精梳紗精梳條16mm以下短絨率小於6.0%、12.7mm以下短絨率小於1.2%,以保證精梳條中未成熟纖維含量小於1.5%。

二、不同的織物組織結構對棉花、混配棉、棉條短絨率和未成熟纖維含量的要求

針織用紗與機織用紗對纖維性能的要求是不同的,針織用紗對棉紗的染色性要求較高,對棉花、混配棉、棉紗的短絨率、未成熟纖維含量就要求較為嚴格,一般針織用紗要求棉花和混配棉中的短絨率小於13.5%、未成熟纖維含量小於10%,生條短絨率小於10%、未成熟纖維含量小於6.0%,精梳條短絨率小於8.0%、未成熟纖維含量小於3.5%;高質量針織用紗要求棉花和混配棉的短絨率小於9.5%,未成熟纖維含量小於7.5%,生條短絨率小於8.0%、未成熟纖維含量小於6.5%,精梳條短絨率小於6.0%、未成熟纖維含量小於2.0%。機織用紗的經緯向有一定的掩蓋性,疵點容易被掩蓋,所以對棉花、混配棉、棉紗的短絨率和未成熟纖維含量的要求比針織物用紗要寬鬆一些,一般要求棉花和混配棉中的短絨率小於15.0%、未成熟纖維含量小於12.5%,生條短絨率小於12.5%、未成熟纖維含量小於8.5%,精梳條短絨率小於9.0%、未成熟纖維含量小於4.5%;高質量機織物用紗要求棉花和混配棉短絨率小於10.5%,未成熟纖維含量小於9.5%,生條短絨率小於9.0%、未成熟纖維含量小於7.0%,精梳條短絨率小於7.0%、未成熟纖維含量小於3.0%。在機織物和針織物中,有一些特殊要求的織物組織結構要求棉紗質量必須達到烏斯特2001統計公報5%的水平,這類棉紗要求棉花和混配棉的短絨率必須小於12.0%、未成熟纖維含量小於9.0%,生條短絨率小於9.0%(12.7mm以下短纖維小於3.5%)、未成熟纖維含量小於6.5%,精梳條短絨率小於5.0%(12.7mm以下短纖維小於1.0%)、未成熟纖維含量小於1.5%,所以紡紗廠必須根據織物的組織結構來制定生條、精梳條短絨率和未成熟纖維含量。

三、未成熟纖維含量對半制品質量的影響

在氣候條件、生長環境、吐絮期氣候、種植品種等因素的影響下,棉花的成熟度具有一定的差異,造成混配棉批次間的質量離散,因此在生產過程中進行棉花接批時,要嚴格控制短絨率、未成熟纖維含量、疵點數量等指標的離散性。棉花的短絨率、未成熟纖維含量出現波動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必須了解棉花中未成熟纖維含量、短絨率對清花、梳棉、精梳工序的影響,並通過優化清花、梳棉、精梳的工藝參數,保證成紗質量的穩定性。

3.1 未成熟纖維含量對生條和精梳條質量的影響

在不改變清花、梳棉、精梳任何工藝的條件下,改變混配棉中未成熟纖維的含量,以此來分析未成熟纖維含量生條、精梳條質量指標的影響,見表1、表2。

表1 未成熟纖維含量對生條質量的影響

從表1的對比數據可以看出:根據實踐經驗,當混配棉中的未成熟纖維含量在小於9.0%時,生條質量滿足生產高質量棉紗的基本要求;質量要求一般的精梳紗,混配棉中的未成熟纖維含量需要小於12.5%。隨著混配棉中未成熟纖維含量的增加,生條的短絨率、棉結、雜質、帶纖維籽屑等指標都在增加,當混配棉中的未成熟纖維含量超過12.5%時,生條的短絨率、棉結、雜質、帶纖維籽屑的惡化極為嚴重,難以滿足生產烏斯特2001統計公報25%水平紗線的要求,因此未成熟纖維含量控制在12.5%以下、生條未成熟纖維含量控制在9.0%以內,是生產質量要求較高的棉紗對配棉的基本要求。

表2 未成熟纖維含量對精梳條質量的影響

從表2的對比數據可以看出:由於精梳落棉率遠大於清梳落棉率(一般要大40%以上),使大量的未成熟纖維隨著精梳落棉被清除掉,所以只要保證將精梳條中的未成熟纖維含量控制在6%以下,就可以保證質量要求一般的精梳紗的成紗質量,但是對質量要求較高的精梳紗而言,精梳條中的未成熟纖維含量必須控制在3.0%以內才能保證成紗質量符合要求。

2、梳棉工序和精梳工序降低未成熟纖維含量的方法

在配棉中未成熟纖維含量、短絨率、疵點數量較多的情況下,要保證生條、精梳條的質量,就需要優化清花、梳棉、精梳工序的工藝參數,如打手速度、梳理隔距等,加大清梳工序的落棉率,以有效清除未成熟纖維、短絨和雜質等。配棉中未成熟纖維含量不同,採取的工藝措施也就不同:

2.1 未成熟纖維含量小於7.5%時的工藝配置

在未成熟纖維含量小於7.5%時,清花、梳棉、精梳工序只要採用一般的工藝配置,保證半制品質量就可以了,因為這種配棉纖維的成熟度較好,短絨率和疵點數量很少,一般的除雜、梳理、落棉工藝就可以將有害纖維和疵點從棉層中清除掉。

2.2 未成熟纖維含量在7.5-10.5%時的工藝配置

未成熟纖維含量在7.5-10.5%之間時,需要加大梳棉機的刺輥和蓋板速度,蓋板花率需要提高1%左右、梳棉後車肚落棉率增加0.5-1.0%。

2.3 未成熟纖維含量在10.5-12.5%時的工藝配置

未成熟纖維含量在10.5-12.5%之間時,需要將開棉機、清棉機的塵棒隔距、除塵刀與刺輥隔距放到最大,以利於清除配棉中的未成熟纖維含量和短絨率,清花落棉率要增加1-2%左右,梳棉機後車肚保持適當的落白花現象,精梳落棉率也要相應加2-4%左右,但對質量要求較高的精梳紗,即使增加落棉率也難以保證成紗質量符合客戶要求。

2.4 未成熟纖維含量在12.5-14%時的工藝配置

未成熟纖維含量在12.5-14%時,需要將開棉機、清棉機的塵棒根數減少,以增大清花工序的落棉率,但即使這樣,生條的棉雜、短絨率、未成熟纖維含量也可能會比正常條件下增高20%左右,因此只能用於生產質量要求一般的棉紗。精梳落棉率要增加5-10%左右切只能生產質量要求一般的精梳棉紗,成紗質量指標只能達到烏斯特2001年統計公報25%左右的水平。

2.5 未成熟纖維含量大於14%時的工藝配置

未成熟纖維含量大於14%時,即使改變清花、梳棉、精梳工序的工藝,使各工序的落棉率提高10-25%,生條、精梳條的質量也會惡化40%以上,因此只能生產質量要求一般的紗線。

四、未成熟纖維含量與清梳工序、精梳工序落棉率的關係

未成熟纖維含量的高低,是決定棉花中短絨率、疵點數量、帶纖維籽屑數量高低的關鍵,清除棉花中的疵點、雜質、短絨率主要通過清梳、精梳工序來完成,一般來說棉花中95%以上的有害疵點都要在清梳和精梳工序來清除掉,其他工序幾乎不存在清除疵點和短絨率的功能,所以未成熟纖維含量的多少決定了清梳、精梳工序的清除負荷,未成熟纖維對清梳、精梳落棉率的影響見表3。

表3 未成熟纖維對清梳、精梳落棉率的影響

從表3的試驗數據可以看出:隨著棉花中未成熟纖維含量的增加,清花、梳棉、精梳的落棉率都在增加,如果棉花中的未成熟纖維含量小於7.5%,那麼在從清花到精梳的總落棉率25%以下的情況下,就可以保證棉紗較好的質量指標;如果棉花中的未成熟纖維含量在7.5-10.5%之間,那麼要保證較高的棉紗質量指標,從清花到精梳的落總棉率要保持在25-28%的範圍內;如果棉花中的未成熟纖維含量在10.5-14.0%之間,從清花到精梳的總落棉率要保持在28-34%的範圍內才能保證成紗質量指標的穩定性;如果棉花中的未成熟纖維含量在14.0-19.0%之間,那麼從清花到精梳的總落棉率即使增加到40%以上也不可能保證成紗質量指標保持穩定性。因此要在保證合理生產成本的條件下穩定產品質量,就必須保證混配棉中的未成熟纖維含量小於10.5%。

五、未成熟纖維含量與成紗質量的關係

棉花未成熟纖維含量對成紗的千米細節、千米粗節、千米棉結及A1、A2、B1、B2、C1等級別的偶發性紗疵影響巨大大,在前紡各工序設備、工藝不變的情況下,改變精梳40支棉紗混配棉中未成熟纖維含量,對成紗質量指標的影響情況見表4。

表4 未成熟纖維含量對成紗質量指標的影響

從表4中的試驗數據可以看出:當棉花中未成熟纖維含量大於10.5%時,成紗的各類疵點明顯增加,尤其是千米粗節、千米棉結及A1、A2、B1等級別的偶發性紗疵大幅度增加,這是因為在紡紗過程中未成熟纖維的運動狀態很難控制,所以要想控制住成紗質量,就要將棉花中的未成熟纖維含量控制在10.0%以內。

六、結論

未成熟纖維含量既直接影響清梳、精梳工序的落棉率,也影響半制品和成紗的質量指標。因此配棉中的未成熟纖維含量要控制在10.5%以下,以利於成紗質量和清梳、精梳工序落棉率的穩定性。

來源:李延安、李加雲 圖木舒克市東恆興紡織科技有限公司

編輯:中國紗線網新媒體團隊

END

向微信後台發送「行情」,獲取最新行情

向微信後台發送「加群」,邀請您加入300個紡織群

向微信後台發送「招聘」,獲取招聘信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703b8d4cb9990659f4f00865e38d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