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頁-台海網]
「金九銀十」招聘季,多家銀行理財公司加入秋招「搶人大戰」。招聘公告顯示,投研交易類與金融科技類人才成為各家公司招聘的重點。
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了解到,目前多家銀行理財公司已經進行市場化改革,對人才的吸引力有所提高。對於應聘者,業內人士建議考慮崗位和自身需求的匹配度。
截至2022年6月末,銀行理財市場規模已接近30萬億元,規模居於各資管行業首位。隨著監管規則完善,市場對理財公司精細化管理的要求日益提升。
談及未來招聘規劃,業內人士表示,招聘需求較為強烈,除投研和科技類人才外,營銷類崗位也將逐漸放量。
投研、科技類人才需求旺
「理想閃耀共赴征程」「不負耕耘,攜手同行」「投資自己給未來更好的答案」……銀行理財公司2023屆秋季校園招聘已拉開帷幕。
來源:工銀理財官方微信公眾號
來源:中郵理財官方微信公眾號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農銀理財、工銀理財、建信理財、中郵理財、招銀理財、興銀理財、廣銀理財、南銀理財等10多家理財公司開啟了2023年校園招聘。
此次招聘的人才專業覆蓋經濟、金融、金融工程、數學、統計、財務會計、審計、計算機、管理、市場營銷、法律等。其中,「復合背景優先」被多家招聘公司提及。碩士研究生多為教育背景「標配」,部分公司還欲將博士研究生「收入麾下」。
來源:招銀理財官方微信公眾號
來源:興銀理財官方微信公眾號
記者梳理招聘信息發現,此次招聘對於投資研究交易和金融科技類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農銀理財的30個校招職位中,投資研究交易崗位達14個,占46.7%,崗位需求表中稱「持有CFA、FRM、CPA等職業資格者優先」。招銀理財的招聘通知里,更是將研究交易類人才比喻為「最強火力支援者」,將金融科技類人才比喻為「玩轉科技與業務的魔法師」。
興銀理財則將投資研究崗位進一步細化,此次招聘分為投資研究、金融科技與職能三大方向。其中投資研究方向細化分為債券投資經理助理、多資產投資經理助理、行業研究員、策略分析崗、FOF研究員、信評研究員、項目投資崗與股權投資崗。
需考慮與崗位匹配程度
自2018年資管新規出台後,銀行理財公司經歷了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目前已有近30家銀行理財公司獲批,社招和校招信息屢屢發布。
記者了解到,隨著銀行理財公司擴容,管理規模不斷擴大,銷售服務能力亟待提升,未來幾年多家公司有較為強烈的擴招需求。
「我們計劃未來三到五年之內將人員擴充一倍,但這種擴充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每年增加幾十個人,在招聘過程中也會根據公司情況逐漸調整相關要求。」一位銀行理財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居民財富管理需求的提升,銀行理財市場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但應聘者不應簡單將其作為應聘依據,而應考慮自己的需求和崗位的匹配程度。
在業內人士看來,應聘者在求職時還需要考慮企業文化,如是否包容開放,能否給予人才成長空間和話語權,內部氛圍是否和諧等。
談及未來招聘方向,業內人士表示,投研和金融科技人才仍然是最大的需求。此外,隨著代銷渠道逐漸擴充,對產品營銷、銷售服務人才的需求也比較強烈。
青銀理財總裁王茜撰文指出,2021年末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後,理財業務轉型已經完全進入深水區,銀行理財公司最大的挑戰仍將是人才資源的挑戰。
在她看來,應當提高理財公司薪酬體系的市場化程度。理財公司應建立專門的用人決策機制,形成專業評價、市場化運作、合理淘汰的人才管理機制。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