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唱多!國際投行高盛:買入中國股票的十大理由

2024-10-07     中國基金報

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娟娟

經過近兩周的快速搶籌,全球對沖基金中國股票凈頭寸修復。明天,A股開盤是高歌猛進還是中場調整, 無疑是萬眾矚目的問題。 10月7日,國際投行高盛旗幟鮮明地再度唱多,給出買入中國股票的十個理由

全球對沖基金中國股票凈頭寸快速上升

高盛在9月27日的資金流報告中曾表示,依據主經紀商平台數據,9月24日,全球對沖基金對中國股票的凈買入額創單日凈買入額新高。消息面上,9月24日,「一行一局一會」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一攬子政策舉措以穩經濟、穩股市。高盛在同一篇報告中表示,全球對沖基金中國股票的凈頭寸位於過去五年來的14%分位(100%分位代表過去五年來全球對沖基金中國股票凈頭寸的最高配置位置)。與自身歷史水平相比,當時全球對沖基金對中國股票嚴重低配。

事情快速變化。

過去兩周,全球對沖基金「瘋狂」搶籌中國股票。

10月4日,高盛發布的周度資金流跟蹤報告顯示,全球對沖基金中國股票凈頭寸發生顯著變化。9月高盛主經紀商(GS Prime Services)平台上中國股票(包括離岸和在岸股票)錄得了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單月凈買入,主要由H股貢獻,其次是A股,最後是美國存托憑證(ADR)。 資金對H股的凈買入占總凈買入額的47%,對A股的凈買入占比為29%, 對美國存托憑證的凈買入占比為24%。

與此同時,全球對沖基金中國股票凈頭寸快速上升。按照歷史分位來看,全球對沖基金中國股票凈頭寸從14%歷史分位升至55%的歷史分位。也即,目前全球對沖基金中國股票凈頭寸位於過去五年歷史中位數(50%)附近。對沖基金搶籌速度可見一斑。

拉長時間來看:全球對沖基金中國股票凈頭寸在2020年中達到高位,彼時,中國股票在全球對沖基金組合中的占比超過15%;隨後,這一數值一路下滑,到2022年初,至階段性低位。當時,全球對沖基金中國股票凈頭寸組合占比低於7%;時間來到2022年11月,中國調整疫情政策,對沖基金隨之快速積累中國股票倉位,到2023年初,全球對沖基金中國凈頭寸組合占比突破13%,到達歷史高位;隨後,全球對沖基金的中國股票凈頭寸再一路下滑,在9月23日前的很長時間內,中國股票在全球對沖基金組合中的占比都在歷史低位區間(低於7%)徘徊;9月24日之後,局勢快速扭轉,中國股票在全球對沖基金組合中的占比直線拉升至9.8%,為過去五年來的55%分位。

簡單來說,目前全球對沖基金中國股票在組合中的占比仍顯著低於2020年年中的階段性高點,也低於2023年初疫情放開後達到的階段性高點。

高盛:買入中國股票的十大理由

10月7日,高盛在將A股調高為超配之後,再發報告唱多中國股票。高盛在報告中給出了買入中國股票的十大理由。

首先, 政府已經表明了其對經濟增長和股市的"痛點閾值",政策底已現。其次,從政策舉措來看: 這次的確不同。投資者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期待的刺激政策措施。第三,不要對抗中國的央行,它正在為股市提供前所未有的、非同尋常的支持。

第四,儘管股市在兩周內上漲30%後回調風險可能有所上升,但是由政策轉向引發的股票價值重估交易很少在上漲30%後戛然而止。第五,即便是長期疲軟的市場,強勁可交易的反彈也會出現。第六,從估值的角度來看,現在依然有理由買入中國股票。

第七,害怕錯失機會帶來的買入(FOMO)仍可能繼續。資金從發達市場向新興市場的轉移正在進行中。第八,儘管可能還需要更多刺激措施來扭轉局面,但中國上市公司盈利前景已經有所改善。第九,美聯儲降息之後,中國的政策空間進一步打開。後續外圍風險或促使決策者增強刺激措施。第十,退一步說,即便中長期來看,行情最終未能反轉,中國股市仍應該在投資者組合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較於H股更偏好A股

根據更新後的盈利增長和合理估值假設,高盛將MSCI中國和滬深300指數的未來12個月目標價分別上調至84點和4600點。 與10月3日收盤價相比,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分別有14%和15%的上漲空間。

在亞太(日本除外)市場,基於MSCI中國指數未來12個月回報的預期,高盛將中國離岸股票評級上調至"超配"。調整後,在亞太(日本除外)市場中,高盛對中國離岸股票、中國A股、印度、韓國和印尼等市場持高配觀點。

與此同時,高盛表示,相較於H股戰術性地偏好A股。主要出於下述原因:A股更直接受益於央行對股市的支持措施、境內散戶投資者參與度可能持續回升、過去3個月來A股相對H股下跌了7%。高盛表示,其A-H市場輪動框架模型認為未來3個月A股將溫和跑贏H股。

編輯:艦長

審核:許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6769d1c19751b23553d6f8d020a7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