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零售邁入精細化,京東到家助品牌找到持續增長的「新支點」

2023-04-20     新經銷

原標題:即時零售邁入精細化,京東到家助品牌找到持續增長的「新支點」

作者丨Asher

即時零售作為一種創新的業務模式,已經逐漸成為零售行業的趨勢。

尤其是在近幾年的疫情影響下,消費者的購物習慣發生了非常大的遷移,對即時零售的需求大幅度增長。

線上隨時下單、小時內配送到家,以「本地門店+即時配送」為特徵的即時零售已經逐漸成為消費者的主要購物方式。

作為即時零售的先行者和引領者,京東到家也迎來自己的八周年慶。

自2015年京東開啟了即時零售序幕,京東到家問世。如今,經歷了8年的高速發展,京東到家已經成為即時零售行業從無到有、持續引領的代表。

「新經銷」了解到,4月7日至4月16日京東到家8周年慶,全國超過30萬家實體店參與其中,為消費者提供「線上下單、全品類小時達」的即時零售服務。

4月15日大促峰值日,眾多品類銷售翻倍增長,酒水品類同比去年增長370%,香水彩妝銷售增長130%,洗髮護髮增長230%,運動戶外增長320%,服飾品類增長380%;家居建材品類銷售同比增長超6倍。

從數據中不難看出,以京東到家為代表的即時零售,已經成為推動零售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並逐漸成為未來零售的主陣地。

即時零售,確定性的增長

過去二十多年,中國的零售行業發生巨大的變化,不斷有新商業模式、新零售業態湧現。

傳統零售、電商、社交零售三種零售場景,傳統小店、KA、B2B、O2O、B2C等,N種渠道組合,消費者購物場景越來越豐富。

隨著購物場景的豐富和渠道的分化,市場不斷被更細分,品牌想找到一個確定性增長渠道更難。

即時零售,對於品牌來說,一定是增量的渠道生意。

過往幾年裡,即時零售市場整體在高速增長,這個萬億市場已經成為快消企業不得不重視的主流渠道。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2022年中國即時零售發展報告》指出,「即時零售」近5年市場規模增速達到81%。預計在2025年,「即時零售」開放平台模式規模將突破萬億門檻,達到約1.2萬億元。

從平台的角度看,即時零售的增長趨勢也非常明顯。以京東到家為例,22年四季度,京東到家的小時購業務延續高增長態勢,GMV同比增長超80%。

即時零售作為確定性增長的趨勢,毋庸置疑,品牌商一定要做。而且要持續加碼即時零售進行創新和投入,以此快速適應市場變化並保持競爭優勢。

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市場中,即時零售將會繼續保持高增長的勢頭。無論是品牌商還是平台,都已經開始將即時零售上升到戰略地位。

京東到家:數字化+供應鏈

為品牌商提供差異化價值

即時零售的本質是電商的升級,其目的不在於顛覆零售行業,而是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對人、貨、場三個層面進行重構,滿足消費者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為實體零售注入新動能。

從品牌商的角度出發,即時零售的價值,不僅是生意快速增量的渠道,更能夠實現全域數字化和供應鏈優化提升。

這一點,在京東即時零售業務上深有體現。

自2021年,京東將京東到家8年來構建積累的即時零售能力融入複製進主站,首頁開設同城頻道,並推出「京東小時購」作為統一心智的C端品牌,提供更加便捷、快速的購物體驗,滿足消費者對於時效性、品質和服務的需求。這一深度融合,也使京東到家「數字化+供應鏈」能力更為完整。

據「新經銷」了解,京東零售已經把同城業務確定為京東零售2023年的四大必贏之戰之一,在此之後,京東到家又明確了「京東App+京東到家App」雙端運營策略。

京東到家App和京東App各有不同的定位和使用場景。

京東到家App主要側重於同城訂單和用戶留存,是京東在這個領域的主陣地,持續深耕。而京東App是一個全品類滲透陣地,基於LBS能力升級,京東會對3C、白酒、母嬰、個護美妝等優勢品類更積極地做即時零售的全方位滲透。

通過對各種資源的整合,京東到家形成了一套以「數字化+供應鏈」為基礎的差異化能力,助力品牌深入布局即時零售。

第一,從營銷維度,幫助品牌實現數字化提效。

傳統的營銷費用投放,目標不夠精準,而且結果很難量化。比如在線下投入陳列費用、堆頭費用、促銷費用,費用的轉化率多少,效果如何,很難快速形成數據反饋。

商品的最終流向是消費者,營銷活動一定是要基於消費者維度去做,效果才會最好。

京東到家,基於京東域流量LBS化+京准通LBS化改造+京東數坊數據產品打通。從交易開始到結束整個鏈路的完整數據管理及分析,營銷投放更精準,以數據驅動提升品牌營銷效果。

以蒙牛為例,在京東到家年貨節項目中,藉助京東成熟的營銷產品「京准通」及其LBS能力升級,實現人貨場精準匹配,優化蒙牛營銷效果。為蒙牛帶來超10萬下單用戶,新客占比超過45%,實現用戶和銷售雙增長。

在這個過程中,數據的價值不局限於結果的反饋,還能不斷沉澱下來,幫助平台、商家、品牌三方整合營銷模式創新,最大化品牌營銷效益。

第二,從用戶維度,提高品牌的數字化運營能力。

數據的價值不局限於結果的反饋,京東到家對線上線下全鏈路數據的打通,可以幫助品牌商獲取傳統渠道無法看到的觸點,以及可優化的環節。

線上基於微信生態挖掘了一種能實現即時零售平台、品牌方和消費者多贏的新型零售模式—「雲店」項目,優化品牌私域運營能力,線下門店共享智慧促銷員持續數字化用戶,場景化營銷共建伴隨平台流量分發機制規則改造。線上線下相結合,深度挖掘並滿足用戶多場景即時消費需求。

在用戶數字化運營上,蒙牛和京東到家通過合作「雲店」項目,通過「O2O+導購+私域用戶運營」的創新營銷方式,將線下顧客轉為數字化用戶,實現私域化運營。數據顯示,通過京東到家雲店項目的蒙牛用戶,七日復購率比其他渠道高出3個百分點,線下商超門店也得到了線上流量的反哺。

第三,從供應鏈維度,助力品牌實現供給數字化管理。

品牌線下銷售體系的數字化管理,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工程。即時零售打通線上線下的模式特性,加上京東到家的數字化能力,能夠幫助品牌強化對線下經銷體系的數字化管理。

比如金佰利和京東到家在「完美門店」項目的實踐,先溝通品牌制定分品類核心商品清單,識別出需要對應優化線上供給的區域網格和門店,由平台牽頭協同實體零售商,制定並追蹤在線商品數、商品在線率等指標優化。

通過「完美門店」項目,金佰利旗下高潔絲高端新品的O2O渠道在售率提升了27%,活動期間在京東到家的銷售額環比增長114%。

京東到家以「完美門店」項目探索品牌供應鏈整合。通過京東到家數據分析能力和連結線下渠道的優勢,幫助品牌優化線上線下總盤生意結構,實現全渠道供給優化。

邁入2.0理性增長階段

即時零售聚焦「成本 效率 體驗」

從2015年到今天,是京東到家的八年,也是即時零售行業發展的八年。

在過去發展的歷程中,整個即時零售行業是處於1.0野蠻增長的階段。從品牌角度來看,這是一個新的渠道,只要做了,就能產生自然增長。

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也產生很多新的需求和挑戰,比如渠道管理、用戶需求洞察、營銷費用高效使用等等。也因此,即時零售複雜的線下多業態門店和履約環節,與餐飲外賣有著本質的差別。

一方面,即時零售覆蓋的門店商品SKU達到萬級,與餐飲外賣數十個SKU不是一個量級。

另一方面,即時零售涉及的線下商家各式各樣,SKU眾多,訂單分散。從訂單到配送,即時零售需要更加高效、精準的倉儲和揀貨系統,以及快速可靠的物流網絡,才能保證商品能夠在最短時間內送達消費者手中。

追根溯源,即時零售的本質是零售,是電商的進化,而非外賣的流量+配送驅動邏輯。電商的核心邏輯是精細化運營,即時零售也必然要走到精細運營階段。

從趨勢上看,即時零售行業正在逐漸從「野蠻生長」的1.0粗放階段向2.0理性增長階段過渡。品牌持續實現確定性增長的關鍵,是提高運營效率和用戶需求洞察。

正如京東集團CEO徐雷在近期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提到,「京東做同城業務不是因為增速非常快,而是用戶有需求、品牌有需求、供應鏈有需求。在這三點都滿足的情況下,最終還是要回歸到「成本、效率、體驗」。

在即時零售2.0理性增長階段,最終還是要聚焦「成本 效率 體驗」。京東到家如此,即時零售行業也是如此,品牌的持續發展也是如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63bc69bf7c39a72359c43a391a648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