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愈往半導體製造上游去觀察,包括製造材料、氣體,愈發能明顯感覺這兩年半導體行業整體的不景氣。但與此同時,上游參與者們都在向我們表達,他們認為明年起,半導體、顯示面板製造會逐漸復甦並上揚。這從上游材料供應商愈發注重在電子領域的投入,就可見一斑。
比如德國科技企業默克集團(Merck Group)近期在材料及製備上的加大投入,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收購Versum和Intermolecular。我們和默克執行董事會成員及高性能材料業務執行長畢康明博士(Dr. Kai Beckmann)就收購一事,以及行業未來的驅動力聊了聊。或許從半導體和面板製造更底層的材料,更能探究半導體行業的現狀和未來。
默克執行董事會成員及高性能材料業務執行長(Dr. Kai Beckmann)
大環境疲軟的2019
在電子科技領域,越往上游的企業,其涉足的領域總是更廣的。默克集團去年還在慶祝成立350周年,且這家公司在中國的業務開展時間也已經超過80年——要知道德國物理學家赫茲發現電磁波是在1888年(約130年前),鍺電晶體的問世是在1947年。這家公司實際更加知名的身份是化學與製藥公司,也是全球其中一家最大規模的製藥公司。要在一篇文章里,將默克集團這數百年間的變動說清楚是不現實的,何況其結構組織變動也的確相當頻繁:默克在全球大約70個國家有大約5萬名員工,下屬的公司實體就很難幾句話說清楚。
不過按照慣例,我們依然可以從其近些年的財報來了解,電子材料相關業務對默克集團而言意味著什麼。這家公司現如今業務結算主要包含了三大塊,分別是生命科學(Life Science)、醫療健康(Healthcare)與高性能材料(Performance Materials)。從2019半年報來看,今年1-6月,默克集團總的凈銷售額為77.17億歐元,2018年全年凈銷售額148.36億歐元。生命科學和醫療健康分別拿下銷售額的43%和42%。
其中的高性能材料就是涉及到電子材料相關的部分了。從我們對默克集團近7年的財報觀察來看,高性能材料的銷售額在總銷售額中占比穩定在15%上下。不過這家公司近5年來,正在執行一個名為「光明未來(Bright Future)」的戰略轉型計劃,專門針對的就是這部分業務。雖然我們未能找到光明未來計劃的詳情,不過公司2018年的財報大致提到,光明未來計劃要「進一步擴張,作為電子行業領先的高科技材料和解決方案提供商的位置」。「在2019年以後,高性能材料平均的年銷售額增長預計將再度達到2%-3%之間,其中半導體材料和解決方案是成長中的重要驅動力。」
而且在2018年,默克的高性能材料業務也發生了一波高層人事變動,這實際都表明默克是有意著力於電子材料的業務發展的。在更早就電子行業專用化學品供給來看,相對重要的收購主要包括在2013年12月,默克以26億美元收購AZ Electronic Materials SA(AZEM)。
目前高性能材料業務下,主要包含的幾個方向包括了半導體科技(Semiconductor Solutions)、顯示科技(Display Solutions)和外觀科技(Surface Solutions)。雖然默克從未在財報中透露這幾項業務在銷售額中的占比,但默克在這部分最拿手的顯然是顯示科技:公司已經連續很多年,在液晶材料方面拿下全球大約60%的市場份額。
其他業務的具體市場地位不明,不過默克這些年始終有在OLED有機半導體發光材料(organic light-emitting materials)方面取得領導地位的願景,這應該也是「光明未來」計劃的組成部分。早在2005年默克就以5000萬歐元收購了Avecia Group旗下的Covion Organic Semiconductors GmbH(Merck OLED Materials GmbH),以支持這項業務的開展。
就純粹的財報數據來看,2019Q2默克高性能材料業務的凈銷售額為5.89億歐元,若不考慮匯率負面影響,則同比增長0.4%;但如果只看基數,則有2.0%的下滑。其中顯示科技業務(主要包括液晶、顯示應用的光刻膠,以及OLED材料)同比仍然呈現出了增長勢頭,這和中國面板製造商擴大產能有很大的關係。不過就環比來看,相比Q1的強勢開始出現放緩。但「OLED材料業務表現出色」。
而在半導體解決方案業務方面,2019Q2總體低於預期,源於「持續的全球經濟環境不確定性」,所以這部分業務出現了小幅下滑。外觀科技(Surface Solutions,這個業務主要相關汽車塗裝、裝飾解決方案)源於汽車市場持續的低需求,所以如果不考慮匯率影響,則在基數上出現了下滑——但這也在默克的預期中。
總的來說,在不考慮匯率負面影響的情況下,默克在財報中預期2019年高性能材料業務營收將下滑4%-7%。顯示解決方案在液晶業務方面受到來自中國面板製造商的的正面影響,OLED材料業務也平穩成長,但總體的下滑依舊不可避免;「外觀科技與半導體科技業務表現將不足以抵消這部分業務下滑」(這一點也可能表明,默克的高性能材料業務核心仍在顯示科技)。
不過「我們預期高性能材料業務2020年將回歸增長,尤其受到半導體科技業務的驅動」。畢康明也在採訪中提到:「行業分析師預期2020年市場將回暖。」
「你看我們每張桌上現在都有多少台電子設備了。而電子科技正越來越多地進入傳統領域,比如每台汽車要開始應用多少晶片;智能家居的部署情況會如何;而5G可能是半導體領域的最強驅動力。不會有人質疑這些對於長期發展而言有價值的驅動力,唯一的問題只在於這些驅動力何時發力。」
單就顯示科技來看,「我們放眼長期,顯示行業仍然非常有吸引力。液晶技術和成長中的OLED技術會共存,而且接下來多年都會共存。我們在液晶技術方面仍然能夠看到巨大的創新潛力;而OLED技術現如今在全球的整體顯示設備方面有3%的市場。」
默克中國總裁、高性能材料業務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安高博(Allan Gabor)表示:「說到OLED,大家其實都能發現OLED現如今的成長,我們部分客戶將其應用在了某些大品牌手機的設計中——大家都知道我在講誰。與此同時,我們的客戶,尤其是中國的客戶,對OLED的應用又非常多樣化。」畢康明補充說:「這絕非臨時的增長,而是可持續的開發。」
為什麼收購Versum Materials?
前文已經提到,在行業大環境本身還不夠景氣的情況下,默克依然選擇了收購Versum Materials(慧瞻材料)。其實Versum今年8月公布的2019Q3財報,從總體表現上和默克在高性能材料業務差不多。總的Versum材料銷售額3.243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下滑7%;營業利潤下滑9%。
在大環境之外,Versum的產品毛利率等各方面財務數據其實都是比較健康的。所以這個行業現狀從上至下都相當明確。
默克完成對Versum Materials的收購是在上個月,收購價格58億歐元。「Versum主要專注於晶圓加工領域的沉澱材料;第二,在晶圓加工的晶圓片平坦化領域提供相關材料;第三,在晶圓加工的蝕刻、清洗提供高純度化學材料、特種氣體和相關設備;第四,在針對客戶的交付系統和服務方面,Versum也有優勢。」畢康明先前曾表示,「此次合併後通過雙方技術的優勢互補,我們將能夠為電子行業的客戶提供更多尖端的創新材料科技和解決方案。」這句話應該是明面上收購的直接原因,不過還不夠明確。
「我們有做一個關於默克和Versum業務涉及範圍的展示,雙方其實幾乎是沒有重合的。即便是那些反壟斷審查的監管機構也沒能在材料方面,發現什麼重合的地方。很容易發現,我們之間是互補的關係。」
「再說深入一點,Versum擅長的領域是應用向的技術,而默克則在化學與製程開發方面很強。從地理位置來看,Versum業務涉足主要在韓國和美國;默克則在中國更強悍——所以在這方面的互補型也很好。」
「另外加上Intermolecular,在接觸客戶之前,我們還能測試材料的電特性,了解最終結果如何。」 「Intermolecular在晶片設計過程中可以通過不同材料組合做快速測試,這是一家做材料組合快速測試的公司。」 Intermolecular是默克收購的另外一家美國加州企業,收購規模相較Versum就小很多了,此次收購於今年7月被通過。Intermolecular同樣專注於應用向材料,「擁有加速學習和實驗平台,擁有強有力的分析基礎設施」。 很顯然,也是個很典型的互補型收購。
我們來看畢康明所說的這張圖。默克原本擅長的,是上圖中的紅色部分,主體上包括:
-晶圓加工,圖形化和工藝材料(Patterning & Process Materials),用於Patterning圖形化製版;
-晶圓加工,沉澱材料(Deposition Materials),用於沉澱
-晶圓加工,旋塗式電介質材料(Spin-on-dielectrics),用於沉澱
-晶圓加工,化學機械拋光材料(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用於平坦化
-晶片封裝,厚膜光刻膠&導電膠
而Versum擅長的領域在高純度流程化學材料、氣體和設備,主要用於蝕刻(etching)、清洗和摻雜(doping)。雖然我們或許很難說,通過收購默克就具備了完整的材料供應能力,但這種能力補全還是相當顯著的。
所以就業務來看,這樣的收購邏輯還是非常清晰的——理論上也是「光明未來」計劃的組成部分,為接下來半導體與顯示面板行業一波新的增長做準備——就前面我們所見Versum的財務狀況,若在行業需求回到正常水平,並且受到包括5G、AI等成長因素的推動,那麼默克高性能材料業務的業績增長似乎是種必然,而不僅只是組合產品帶來更大的優勢。
而且我們認為,這可能會促使高性能材料業務銷售額在整個默克所占比重提升。與此同時,我們預計默克很有可能還會繼續在電子材料領域做進一步的收購。
在中國的本地化努力
針對高性能材料(Performance Materials)業務的銷售額,若按區域劃分,則APAC亞太區占到默克集團2019上半年總銷售額的八成分額。雖然我們不清楚中國大陸在其中所占比例,安高博告訴我們:
「中國市場的表現很不錯,有兩位數的增長。這主要也和我們三方面的努力有關。」
「第一是智慧選擇合作夥伴(smart partnerships)。其實合作的不止是一般的客戶,本地生態系統還有其他合作夥伴,比如說學院機構、供應商、初創型企業——這樣一來我們就能真正融入到創新生態系統中。兩周前,我們才剛剛在這棟樓的19層開啟了另一個創新中心(Innovation Hub);在11月,我們也將在廣州開啟了一個創新中心。我們期望讓客戶,包括初創企業客戶能夠理解,我們正在尋找未來的機會。」
「第二是本地化(localization)。尤其在液晶和OLED方面,我們都在做本地化。隨著Versum的加入,我們能夠利用其交付系統和服務業務的優勢做本地化。所以我們的步子邁的很大,在電子行業的整個價值鏈上,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更大範圍的客戶。」
「第三是敏捷性(agility)。中國客戶的動作很快,我們需要跟上他們的腳步。比如客戶在快速建起晶圓廠的時候,我們需要以很快的速度加大產量,滿足他們的需求。中國的顯示領域就有這種例子,很多企業是沒辦法滿足這麼快的速度的。但我們在金橋的工廠可以滿足這種需求。我們在金橋有OLED應用實驗室,在上海有液晶應用實驗室,蘇州有光刻膠研發生產基地。我們通過這種方式來快速響應客戶,本地化團隊實現本地化操作。」
畢康明則說:「針對國際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我們在做的,也就是為客戶做到儘可能的本地化。即便出現貿易摩擦,在客戶所在地,我們也具備生產和研發能力。」這也是面對如今這個特殊環境時的某種必行之策。
我們在對全行業諸多層級參與者財報追蹤的這半年時間裡,幾乎所有企業都表達了對於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的擔憂。但與此同時,若僅行業發展周期來看,新一波的行業增長期已經近在眼前了——這是個共識。
實際就行業的一個驅動力,如5G,僅5G海量基站的部署,它對電解電容行業、電源模塊行業、FPGA製造商、射頻前端等各方各面的推動,在我們早前的報道中就已皆有提及;更不必說AI、IoT這些熱點的持續;也更不必說底層材料供應商所能感受到的推力。
目前默克完成對Versum的收購僅幾周時間,「現在說融合過程還有點兒太早了」。據說雙方的首次領導團隊會議是在上海進行的。Versum收購當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很快發揮作用。
參考來源:
[1]Merck KGaA to Buy Chemical Maker AZ for $2.6 Billion – Bloomberg(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3-12-05/merck-kgaa-to-buy-chemical-maker-az-for-2-6-billion)
[2]Half-Yearly Financial Report 2019 - Merck Group(https://www.merckgroup.com/content/dam/web/corporate/non-images/investors/reports-and-financials/earnings-materials/2019-q2/en/2019-Q2-Report-EN.pdf)
[3]Annual Report 2018 - Merck Group(https://www.merckgroup.com/content/dam/web/corporate/non-images/investors/reports-and-financials/earnings-materials/2018-q4/en/2018-Q4-Report-EN.pdf)
[4]Changes within the leadership team at Merck Performance Materials – CHEMEUROPE(https://www.chemeurope.com/en/news/1158625/changes-within-the-leadership-team-at-merck-performance-materials.html)
[5]Versum Materials Reports Fiscal Third Quarter 2019 Financial Results – BusinessWire(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190806005251/en/Versum-Materials-Reports-Fiscal-Quarter-2019-Finan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