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國慶節放假7天,但是因為疫情的原因,想帶孩子出遠門,似乎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於是把孩子留在本地就成了很多家長的選擇。但是7天不帶孩子出門也不太現實。
國慶節特別推薦家長帶孩子去博物館,為什麼呢?
首先國慶就是一個愛國的節日,我們走在路上,都可以看到一些紅旗迎風飄揚,而在博物館也會有相應的活動。
在舉國歡慶的時節讓孩子去感受歷史,讓孩子去感受科技,讓孩子感受國泰民安帶給我們的幸福感,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但是帶孩子去博物館之前,要做好這幾件小事,否則帶孩子去博物館的意義就大打折扣
第一件:先考慮好去哪個博物館
每一個省市都有各式各樣的博物館,比如在廣西南寧就有廣西博物館,鄧穎超博物館,廣西科技館,南寧科技館,自然博物館。
更加推薦可以帶孩子去科技館,因為科技館的互動性會更強一些,不僅給孩子看,還能給孩子玩!
就像在南寧科技館裡面就有機器人,孩子們可以通過操作螢幕來操控機器人,讓機器人的臉蛋變得紅一些還是綠一些,機器人的眼睛是有燈泡還是有紅心,這些都可以通過操控螢幕來完成,機器人還會給孩子們講故事,還可以跟孩子們講話。
科技館從一開門到休息,機器人的螢幕上都圍著很多孩子,因為實在是太有意思了。
當然如果孩子對自然感興趣的話,可以帶孩子去自然博物館。
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帶孩子多去逛一下,但是如果家長沒有太多時間,那麼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帶孩子逛科技館。
第二件:提前了解需要準備的東西
現在疫情,所以很多博物館都需要是健康碼,以及48小時或者是72小時的核酸檢查結果,所以想要去博物館,要提前帶孩子去做相應的核酸檢測,否則到了門口進不去,那麼就白浪費時間了。
還有很多博物館需要提前預約,因為要控制人流,所以要在網上先提前預約,一般要提前一天,或者是早上可以預約下午的,否則太多人預約了就預約不到。
第三件:提前做一些功課
了解這個博物館是在哪裡?路線怎麼走會更好一些?博物館裡面有什麼可以看的?這些在網上都可以搜索得到,或者是關注博物館的公眾號,裡面也有相應的介紹。
讓孩子提前了解裡面有什麼東西看,否則容易遺漏,因為孩子看東西喜歡跑馬觀花!
很多的公眾號裡面不僅有圖片,可能還會有視頻介紹,能讓孩子對自己將要去的地方有一個認識,也能讓孩子產生期待。
也讓孩子先做一些功課,能夠對參觀有更深的體會。
第四件:了解博物館的活動
關注自己將要去的科技館或者博物館的公眾號,裡面會告訴你從什麼時候開館?在什麼時候閉館?什麼時候有活動?
因為有些博物館可能會在某一天的某一個時間段,會有相應的講解員免費講解。
第五件:可以考慮請講解員
特別是去一些歷史比較厚重的博物館,可能大人看了都有點懵,這時候孩子在問你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的時候,大人就支支吾吾地講不出來。
那還不如直接在一開始就給孩子請一個講解員,能夠比較清楚地了解博物館裡面的擺設陳列。
第六件: 進博物館之前先看序言和介紹
很多博物館在前面會有相應的序言和介紹,能夠清楚地了解博物館或者是科技館裡面有什麼樣的陳列?有什麼樣的活動?有什麼樣的互動?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參觀能夠完整一些。
第七件:要有回顧
大多數小學的孩子都開始要寫日記了,很多時候並沒有要求主題,所以帶孩子去博物館之後就讓孩子開始寫日記,我們就能很好地回顧參觀的內容,也能讓孩子感受到祖國的歷史以及科技的進步。
國慶節帶孩子去博物館,做好7件小事,能夠讓孩子更好地感受到歷史和科技。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