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研究:源氏木語0-1崛起之路,未來3年,將達到100億規模?

2022-03-15     太平洋家居網

原標題:深度研究:源氏木語0-1崛起之路,未來3年,將達到100億規模?

「夢想是成功的驅動,尋找消費者,是生產過剩時代緊迫的商業課題。」

你能想像,源氏木語創始人最初想做實木家具,竟是因為一次自己裝修挑不到自己心儀的家具?既然沒有心有所屬,不如自己成就,話雖說的硬氣,一般人或許只是紙上談兵,但他們真的做到了。

十年前,中國正處於電商發展高速階段,源氏木語創始人張群峰和張曄正是坐了」電商「這趟快車,十多年來步履不停,打造了3000多個獨有的源氏風格產品,為全國近500萬家庭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

品牌記錄歷史,也見證著時代。只是一家注重產品,不重營銷的企業,或許大多數人也只看到源氏木語的後半段,卻未了解它的」前半生「。

其實源氏木語在2015就有了線下第一家實體店。那源氏木語是如何一步步成為90後,z世代人群的喜愛?是如何成為新消費品牌?深入了解品牌成功背後的底層邏輯,去偽存真,帶你走進源氏木語。

從消費者到創始人的轉變

正如前文所說,當源氏木語創始人處於一個消費者的角色,想要環保健康、好看,又能符合普通家庭條件的價格,這樣的家具實在難找。消費者的痛點往往就是商業的契機,而這也促使源氏木語創始人萌發做實木家具的想法。

品牌是需要一個載體來撐起整個的商業邏輯。就像農夫山泉礦泉水是主產品,而源氏木語是主打大件家具,實木床、實木沙發、實木衣櫃等,也會延伸到一些軟體家具,但不變的是圍繞家、消費者需求以及對實木材質的堅持,堅持打造健康環保、高性價比的家具。

團隊初成長的商業邏輯

」從店鋪設計,選品、拍照、摳圖、美工、售後,當年都是我們自己來。「源氏木語創始人張曄依舊記得最初忙碌的場景。

創業起初,人手不夠,很多事情都是張群峰和張曄親歷親為。不斷探索,不會就去學,是他們最簡單直接,卻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慢慢從2個人變成上百的小團隊。

創業真的就這麼容易嗎?也許創過業的人知道,賣產品,供應鏈的重要性。由於用戶的購買率是未知數,積壓的庫存就意味著資金無法快速回籠、要承擔倉儲成本等等,而供不應求則讓用戶體驗差。早年的源氏木語,就曾有過因庫存不夠的教訓。

」創業踩坑是有過的,大坑小坑都踩過。「張曄在採訪中曾說。最嚴重的是有一年面臨缺貨,應該是雙十一賣多了,一邊是消費者急著要貨,另一邊工廠又很難在短期內擴大產能,同時還要保證質量,所以那個年就過的非常忐忑。

而正因為這次,團隊對供應鏈問題有了更多的思考,要提高預測、提前規劃的能力、加大供應鏈管理,在大促的時候,供應鏈需要隨時應對頻繁波動的需求變化。

那時的他們逐漸意識到,對於實木家具,價格固然重要,更多的應該是態度,這件事不再是個人志趣的表達,更是面向大眾,服務大眾的家居事業。

有了這個商業邏輯,源氏木語便開始根據不同的用戶需求,提供綜合化的服務能力,包括倉儲、配送、客服、質量管控等功能。

如今,源氏木語以金牌服務,購物無憂為宗旨,作為北美最大硬木採購商之一,與全球12家大型木場合作,保證供應量、質量和價格的穩定。

源氏木語在國家質量標準上,結合消費者需求,對原材料、製作工藝進行控制,做到成品全檢、入庫抽檢、定期送檢,所有產品可以追溯到人。

在物流方面與多家物流公司建立深度合作,物流可送達全國2000+城區,總部直發,提供完善物流、安裝、售後服務,客服人員,全天24小時在線。

有了強大產品服務供應鏈,或許正是他們這幾年穩居天貓實木家具類目TOP1的原因之一。

源氏木語如何做新品創新設計?

不斷升級創新產品,也是源氏木語能長久屹立於市場的原因所在。

創業早期,張群峰和張曄也是直接在工廠拿貨,但他們漸漸意識到消費者其實都已經喜歡宜家,muji這種現代簡約北歐的風格,不喜歡那種粗、笨、老的線條或者舊的顏色,工廠其實是沒有設計能力的。源氏木語新品設計團隊就是在這時建立。

設計一件家具,讓它在消費者家裡面實現價值,價值不在於好看,更重要的是發揮功能 ,比如一張床,是斜背還是直背,用戶的舒適度是源氏木語在做設計時非常重要的衡量標準。

源氏木語創始人張曄曾在採訪中說:」我們去設計東西的時候一定是要讓設計回歸它的本質,設計是在傳遞一個價值,這個價值是包括產品本身的功能價值、它對人的關懷、它的審美價值,同時也是消費者承擔得起的一個東西。「

現在,源氏木語每年都會推出上千個新品,有的是在原來經典產品上重新設計,有的是根據用戶不同需求創新設計......在源氏木語,每年都有大量爆款誕生。

新消費品牌的黃金時代,各個細分賽道迎來全面爆發,通過產品創新打造差異化,或許正是新消費品牌成長的一條絕佳路徑。

100%純實木的高性價比到底如何實現的?

堅持100%純實木,鎖定年輕一代群體,這意味著產品要好看實用,真實又平價,源氏木語高性價比到底是如何來的?

源氏木語創始人表示:」影響產品價格會有幾個主要因素,第一肯定是產品成本,第二是利潤觀和營銷渠道,是跟創始人或者定價人的價值觀相關的。「

在早期,源氏木語其實並沒有什麼產品成本優勢,但有了規模以後,在原材料的購買上增加效益,在訂單的處理上降本提效,因為訂單量夠大,源氏木語敢做這個事情。

在產品銷售策略上,源於張群峰和張曄的利潤觀。源氏木語創始人覺得創造出來一個好的東西,消費者不需要很高的溢價就能享受到這個好的東西,用好的東西去服務儘可能多的人,這種價值感,形而上帶來的滿足感比錢還來得重要一些。

而在營銷策略上,源氏木語更是少打廣告,儘管現在源氏木語開了很多線下店,也會開直營店,也有加盟店,但是給加盟商的提成率是很低很低的。張曄說:」低到我們招商的時候人家一聽,說你這開玩笑啊,然後就走了「。

十年前的消費主力軍是70、80後,但今天的90後,95後,00後的消費者,已經不再單一對某個產品有很大需求,而是對品牌帶來的生活方式,情感溢價和社交網絡有更大需求。源氏木語創始人表示,在後期也將會增加消費者情感連結、提升品牌心智。

源氏木語創始人認為現在的市場,營銷固然重要,但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產品本身。

品牌力+產品力 做難而重要的事

」我們的產品,多數用戶不會高頻消費,我們的價值是,用戶需要的時候,就能想到我們。」源氏木語創始人曾這樣說。

在網際網路時代,各個企業在致力於擴展多元化的經營方向,智能家具,網際網路家裝等,源氏木語也沒有「坐以待斃」,挖掘用戶深度需求,產品設計從需要向喜歡升級,依靠品牌影響力和產品力,雙輪驅動。

而對於淘寶這一渠道,張群峰和張曄則表示不僅僅是當一個店鋪來運營,而是看成一個品牌來對待。源氏木語創始人非常重視產品和用戶的體驗,堅持把核心的事做好到90分甚至100分,剩下的沒那麼好,但也不會差。

思維本質上的不同,也造就了源氏木語和一般網紅淘寶店的不同。

在經歷線上的高速發展,源氏木語也在線下快速布局,2018年源氏木語開啟對外加盟模式,線下門店進入快速發展軌道。創始人曾說,預計3年內,全國門店將突破1200家。

源氏木語的使命是」做健康家具,創美好生活「,願景是」讓消費者買到真正環保、健康、放心的家具「,每一步都將理念與願景結合,因為每一步都走的很穩,很紮實,所以壁壘也愈來愈高。

帶著這份自信,張群峰和張曄認為源氏木語,未來3年,可以達到100億規模

創業是不易的,做好一個品牌12年亦是艱辛,但好在他們堅持下來了,尋找消費者,是生產過剩時代緊迫的商業課題,而源氏木語品牌的崛起,或許是因為他們一直在做難而正確的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4d6348f6e85db03f5c4690d293a2c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