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猛了!宋威龍成了男小三

2023-10-24     電影派

原標題:起猛了!宋威龍成了男小三

要小鮮肉,有宋威龍「小三式」going。

要實力派,有「大娘子」和「鍋姨」聯手。

兼顧流量與實力的演員配置。

加上《愛很美味》的導演陳正道。

很難想像這樣一部劇會難看?

然而現實就是如此幽默。

不開玩笑。

真·科幻片翻車現場——

《仿生人間》最核心的設定就是「仿生人」。

他們不論是在外表上還是情感表達上,都和人類幾乎相同。

唯一的區別是他們大腦中的神經元,被經過了定向基因編輯,有著單一且必須遵從的初始執念。

比如至死不渝的伴侶、乖巧孝順的孩子、效忠老闆的員工。

有點《銀翼殺手》那味兒了。

然而......

本以為是科幻劇集的春天,沒想到這個春天寸草不生。

因為拍得實在太潦草了!

這部劇給人的第一觀感是——

沒有科幻感。

一部科幻片沒有科幻感。

奇葩!真的奇葩!

首先,時空背景劇中就沒有詳細說明。

只是籠統地交代了一句「基因編輯技術取得了快速發展」。

Ok,Fine!

但科學技術都發展到1:1復刻人類的水平了。

怎麼著也得用鏡頭展現一下這個未來世界吧!

結果一個有科技感的畫面都沒有。

劇中的場景,三四線城市一抓一大把。

頂多算是蹭到了一丟丟廢土風。

反正光看畫面,很難說這是一部科幻片。

再看男主程諾(宋威龍 飾)、女主安秋(文淇 飾)

兩人都是明眸基因研究所調查員,負責配合警方調查仿生人案件。

一開始製造仿生人是為了服務人類。

不過後面人們發現。

一方面,越來越多人沉溺於仿生人提供的虛假情感中 。

另一方面,仿生人的思維和情感,也極易在初始執念的束縛下變得畸形,進而導致很多惡性事件發生。

之後仿生人被大量召回。

當然,少不了漏網之魚。

如何把這些人揪出來。

方法很簡單很粗暴——注射鑑定藥劑。

如果瞳孔變色就是仿生人,不變色就是普通人。

不過這種藥劑對普通人有極大傷害,所以它的使用被嚴格限制。

嗯~怎麼說呢?

作為一款鑑定仿生人的藥劑,沒有90%的把握都不敢使。

還有萬一打到普通人,把人打壞了誰負責?

到底是哪個大聰明研究出來的藥劑啊?

還有這種混到人群中幾乎追蹤不到的仿生人安全隱患極大,為什麼會批准生產呢?

全tm是糊塗帳。

總之,編劇為了給主角上難度,已經拋棄邏輯了。

可我瞅男女主也沒啥了不得的本事啊。

男主是「莽夫」人設。

[眼裡只有案子,滿腦子只知道橫衝直撞的人]

咱就是說,女主你其實形容的十分準確。

意外?根本不存在。

男主給人的感覺就是急火攻心。

哪怕對方自閉症,他激動起來也照吼不誤。

女主就不一樣了,同情心特彆強。

沒辦法,人家公司的選人標準就是這樣。

唯愛「聖母」。

實話實說,女主面試這場戲,我掰著手指頭看了10遍,沒看懂。

考生請聽題——

畫面里需要安撫的這個男人,他兒子剛出生就夭折了。

妻子瞞著他買了一個仿生人當做兒子。

上周妻子和兒子出了車禍,這件事才爆出來。

問:有什麼辦法能在儘可能不刺激男人的情況下讓他了解真相?

答:balabala......

結果不是哦!

是大家依次進去和這個男人溝通。

也就是說,這件悲傷的事男人要聽好多次。

進去一個考生刺激一次。

有沒有人性啊?

這個男人不知道是悲傷過度還是咋地,全程木頭人,情緒沒有出現任何水花。

直到女主進去。

‍男人終於有了反應,還哭了。

完事後,考官給了女主一個大大的贊,還錄用了她。

不是,題目不是不刺激男人嗎?

女主都給人說哭了還被選上。

這腦迴路尊嘟很「科幻」。

整體來看,《仿生人間》有兩條敘事線。

明線是男女主偵破仿生人被殺的真相。

確切說,是死亡姿勢極其詭異的連環殺人案。

暗線是男主調查母親墜樓的死亡真相。

最後,在追兇的主線串起一個個感人的單元故事。

框架完美!

然而說好的懸疑,給人的感覺卻像是「 實景沉浸式劇本殺」。

很多時候,推動劇情的是「小紙條」。

一旦追查陷入瓶頸,就會出現這麼一份文件或者資料「指導」男女主接下來的行動。

更玄的是,主角不知道為啥一下就抓住了重點。

嫌疑人待過的地方多了去了,怎麼就肯定「夢鄉俱樂部」發生過什麼?

別問?問就是直覺。

反正去了肯定有收穫。

瞅瞅!夢鄉俱樂部地上的圖案不就是仿生人的死亡姿勢嗎?

而且這裡也發生過仿生人被殺事件。

這個線索非常重要。

然後下一秒,男主就收到了同事顧姐發來的資料。

這現場圖片真高清啊!

死者以及死者身下的圖案能看得清清楚楚。

不得不夸,男女主真勤快。

明明坐在辦公室都能get到的線索,非要自己跑一遭。

關鍵是你們跑完現場得出的結論還沒有同事找的資料詳盡。

不覺得尷尬嗎?

劇本殺的味兒也太沖了。

不是沒有推理,也不是推理不合理。

而是毫無波瀾,毫無意外。

一步一個腳印跟著線索走就成。

再說說單元故事。

第一案,小男孩為了保護母親殺掉了突然襲擊他們的瘋女人。

然後查著查著反轉了。

原來刺死瘋女人的不是男孩而是他的媽媽。

可這個媽媽其實是男孩親生媽媽為了照顧男孩定製的仿生人。

而男孩的親生媽媽就是那個死掉的瘋女人。

在初始執念的影響下,仿生人媽媽產生了取代男孩媽媽的想法。

於是她下藥把男孩的母親囚禁在地下室。

事發當晚是雷暴天氣。

地下室的門因為斷電自動打開了。

男孩媽媽因此逃了出來。

於是就發生這場襲擊。

最後,仿生人失手殺了瘋女人,也就是男孩真正的媽媽。

那麼,男孩為什麼還要替仿生人頂罪呢?

挺感人~

但也僅限於此。

後面仿生人媽媽被殺死了。

第二個故事——雕刻的愛情。

簡單說就是妻子常年遭受丈夫家暴,後面失手殺了丈夫。

之後,她定製了仿生人丈夫。

仿生人丈夫身份被揭穿,案發。

最後仿生人丈夫替她認了罪。

第三個故事,一句話概括——

仿生人這次換成了孩子。

反正就是一個套路反覆用。

各種角度來講仿生人和人類之間的複雜情感。

仿生人感情是真的還是因為初始執念呢?

如果仿生人和人一樣有情感,人類該不該給予仿生人「人權」呢?

節奏快到飛起。

但,一點[like tears in rain]的啟迪時刻都沒有。

對比《銀翼殺手》,越發覺得這劇缺點什麼。

要知道,軟科幻魅力來源就是對未來社會中科學技術的無限發展和應用進行深刻思考。

思考不夠,深度不夠。

每個故事都胎死腹中。

《仿生人間》雖然沒支棱起來,但回想初看這部劇的期待感。

派爺意識到「軟科幻」在國內還算是一個比較新奇的題材。

特別是在電視劇領域。

比起硬科幻這種需要超前科幻理論作為支點的硬骨頭。

軟科幻簡直是香餑餑

簡單說,就是借用現有的科幻背景講一些別的東西。

各種形式都可以嘗試。

科幻+喜劇《瘋狂外星人》、科幻+愛情《我的女友是機器人》、科幻+懸疑《機械姬》等等。

軟科幻可以摻雜,不意味軟科幻就好拍。

在沒有特效加持的情況下,如何做到以深度吸引人?

最極端的例子是《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僅僅通過人物交談對話的不同情緒反應,來展現人類萬年曆史的浩瀚與神奇。

瞎扯淡也能科幻,你敢信?

科幻——符合科學的幻想。

想像的邊界有多廣,科幻題材的創作範圍就有多大。

所以,內娛真的可以好好開發一下科幻題材。

只有拍出來才有市場,什麼都不拍永遠不會有市場,更不會有精品產出。

想一部就拍出精品是「科幻」的。

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拍得不好,建議多拍。

反正,「愛情」兩個字。

臣妾都看倦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3a442695b90741832ceaae3e718e5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