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拚經濟丨2023年鄭州富士康產值再創新高 「十二連增」是如何煉成的
本報記者 楊凌 趙同增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亞坤
1月19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傳來好消息,富士康鄭州科技園2023年產值再創新高,實現「十二連增」,增長1.4%,助推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外貿進出口規模躍居全國第一。
在發達經濟體增速放緩、全球經濟持續下行背景下,鄭州富士康何以穩中有增?近日,記者深入實地採訪,向您講述鄭州富士康年產值再創新高和「十二連增」背後的故事。
向創新要效益
走進富士康「燈塔工廠」,看到的景象令人眼前一亮:偌大的生產廠區,不見工人來回走動,只見機器歡快運轉——工廠採用全自動化製造流程,配備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型設備自動優化系統、智能自我維護系統和智能生產實時狀態監控系統,可實現從採購、物料準備、物料統計、叫料到生產、包裝、良率、庫存、出貨速度等端到端、全產業鏈的自動化控制。
據了解,「燈塔工廠」採用柔性自動化生產,不僅實現了生產率翻倍,而且綜合設備效率大幅提高,突破了傳統製造業的困境。
2023年,鄭州富士康持續推進技術創新,通過引進先進設備以及自主研發,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構建自動化生產體系。
此外,富士康還與清華大學、上海理工大學、德國漢堡大學、鄭州大學等多所大學建立研發合作關係,從世界各地招募復合型人才,與多家供應商建立深度合作,共同研發尖端技術,建立全球技術生態體系。
既要開源,又要節流。2023年,鄭州富士康還充分利用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機器學習等先進技術推動能碳管理和數字化高度融合,大力發展「綠色製造」,實現100%綠電供應,用水密度降低27%,成功入選「河南省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
向服務要動力
2023年,鄭州富士康所在的新鄭綜合保稅區引進包括港區首家「漢堡王」在內的8家餐飲店、9家員工生活便利店、483台自動售賣機、1個多元化餐廳、1個便民服務中心等便利設施。據了解,在全國166個綜保區中,已開展生產性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工作的,新鄭綜保區是頭一家、獨一份。
近年來,鄭州航空港區職能部門和鄭州富士康一道,千方百計為員工生活提供保障做好服務,讓產業工人住得更舒適、吃得更可口、生活更便利,不斷增強大家的「幸福指數」。
——累計投入4.6億元升級改造宿舍,新添了鞋架、行李架、書桌,擴大了儲物櫃,空調、熱水器也全部升級換代,居住環境煥然一新。
——開設通勤福利班車16條,新鄭綜保區方圓50公里內實現1小時通勤。
——與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院區深度合作,所有公寓區均設有醫療室,配備心電圖、AED除顫儀、彩超等設備,提供24小時線上線下問診服務。
——2023年舉辦文體活動、員工送溫暖活動共計1000餘場,包括端午晚會、中秋國慶晚會、觀影活動等,將員工關愛落到實處。
生活越順心,工作越有幹勁。地方黨委政府和企業同心同向,用貼心服務為員工創造良好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讓員工以更大熱情投入到生產中,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動能。
向轉型要未來
「感謝、感恩、再攜手!」2023年2月至4月,富士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在短短60多天時間裡三訪河南,承諾要「在河南再造一個『新富士康』」。
2023年4月25日,富士康新事業總部揭牌儀式在鄭州舉行。富士康方面稱,將持續深耕河南,加快實施包括電動車、半導體等方向在內的「3+3」轉型發展戰略。
作為雙方戰略合作的核心內容,富士康新事業總部將主要聚焦新興產業轉化落地、制定發展規劃、開展核心技術研究、進行產業投資統籌管理、實施產業項目孵化和落地等。河南將全力支持富士康以及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上下游合作夥伴來豫投資興業,構建最優生態圈。雙方商定,共同努力將富士康新事業總部打造成為富士康全球創新和產業布局的核心基地和重要標杆。
自2010年富士康入駐鄭州以來,河南、富士康雙方不斷深化戰略合作,鄭州富士康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終端生產基地之一。數據顯示,建廠以來,鄭州富士康累計進出口額約占河南省進出口總額的60%、鄭州市的80%。
在富士康帶動下,「十三五」時期,累計有200餘家智能終端相關產業鏈企業入駐鄭州航空港,完成投資3000億元,以智能終端為代表的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在鄭州航空港穩步擴容,形成了研發、核心製造在航空港區,配套、零部件生產在全省布局的良性互動局面。
發展向「新」前行,鄭州富士康未來可期,河南電子信息產業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