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隻紅利主題基金規模翻倍 還有「利」可圖嗎

2024-06-18   第一財經

[ 即使近期略有回調,但紅利策略熱度不減,資金也在持續湧入。數據顯示,截至6月14日,有超過四成紅利主題ETF產品年內凈流入1億元,7隻「吸金」超過10億元,多隻紅利ETF份額實現翻倍增長。同時,公募機構也抓住投資者的需求,紅利主題基金的發行持續活躍。 ]

在2月迎來一波反彈後,A股市場近期震盪中再度下行。在這之中,紅利類資產表現相對強勁。數據顯示,截至6月17日,紅利低波、中證紅利等指數年初至今的累計漲幅為13.31%、9.52%,而同期上證指數僅上漲1.38%,創業板指累計下跌4.5%。

即使近期略有回調,但紅利策略熱度不減,資金也在持續湧入。數據顯示,截至6月14日,有超過四成紅利主題ETF產品年內凈流入1億元,7隻「吸金」超過10億元,多隻紅利ETF份額實現翻倍增長。同時,公募機構也抓住投資者的需求,紅利主題基金的發行持續活躍。

在業內人士看來,紅利策略儘管存在擁擠度和存量博弈的擔憂,但還未到「高位站崗」的程度,中長期來看,基本邏輯沒有發生改變,可能會成為近兩年的主流投資話題。不過投資時要特別注意公司利潤和分紅比例的可持續性。

紅利主題產品熱度持續

目前,資金正在持續流入紅利主題ETF。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4日,名稱中帶有「紅利」或「股息」的ETF產品共有38隻,今年以來有超過163.57億元的資金凈流入相關指數產品。

其中,超過四成紅利主題ETF產品年內「吸金」超過1億元。如華泰柏瑞紅利低波動ETF年內凈流入55.97億元,易方達中證紅利ETF、南方標普中國A股大盤紅利低波50ETF等6隻產品有超過10億元資金凈流入。

在資金的不斷進場下,紅利主題ETF的規模也在刷新。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4日,天弘中證紅利低波動100ETF基金份額為32.8億份,較去年年底的2.3億份,增加逾13倍。

此外,工銀中證港股通高股息精選ETF、華夏恒生中國內地企業高股息率ETF、易方達中證紅利低波動ETF的年內份額均實現2倍以上的增長,華泰柏瑞紅利低波動ETF、南方標普中國A股大盤紅利低波50ETF、嘉實滬深300紅利低波動ETF、華夏中證紅利質量ETF均實現翻倍。

規模快速增長的背後,也有來自業績的驅動。第一財經結合名稱中帶有「紅利」或「股息」以及Wind紅利分類,篩選出184隻主題產品(不同份額合併計算,僅計算初始基金),有超過七成產品年內回報為正。

在65隻年內回報超過10%的基金產品中,永贏股息優選A以28.58%的年內回報居前,工銀紅利優享A、前海開源股息率50強等產品今年以來的累計回報分別為25.79%、21.05%;中歐紅利優享A、平安股息精選A等19隻產品的業績回報在15%至20%之間。

不過,也並非所有的紅利產品均有好的表現。在37隻年內回報跌超1%的相關主題產品中,虧損最大的國聯智選紅利A已虧超16.99%,交銀股息優化、浦銀安盛紅利精選A、中海分紅增利等5隻產品跌超10%。換言之,這類產品首尾業績相差超過45個百分點。

回調不改配置邏輯

在股市震盪期間,以高分紅、高股息為主的紅利資產熱度不減,各家公募機構積極布局相關產品。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7日,以基金成立日計算,今年以來共有35隻名稱中帶有「紅利」或「股息」的產品上新。

同時,還有11隻相關主題基金正在排隊發行。其中,來自南方基金、廣發基金、景順長城基金的首批三隻中證國新港股通央企紅利ETF在6月11日集體開啟首發認購,成為繼央企股東回報、央企科技引領、央企現代能源後,國新1+N指數體系又一央企主題ETF產品。

談及公募機構持續發力紅利策略產品的原因,華南一位基金市場部人士與記者交流時表示,紅利策略被視為一種相對獨立於牛熊市周期的長期投資策略,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是有吸引力的投資選擇,投資者對這類產品的需求也會比較大。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紅利主題投資已經持續火熱了。「漲了這麼多了,現在入場會不會追高?」「會不會『高位站崗』」……近來也有部分投資者對這一主題心存疑慮。

「市場整體回撤或者波動較大時,紅利低波表現較好,所以吸引到了投資者的關注。」嘉實滬深300紅利低波動ETF基金經理王紫菡對第一財經表示,紅利低波策略在熊市情景下回撤更小,具備較好的防禦屬性;在某些市場環境下,也具有還不錯的進攻屬性。

王紫菡認為,當前市場風險偏好偏低、現金股利等確定性相對高的資產吸引力提升。當市場波動大、下跌的板塊較多時,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下降,不那麼看重股票能上漲多少了,反而會更看重股息收益,市場更偏好高分紅的公司。

「其實簡單講,就是投資者在當前的環境中更願意去追逐確定性。」王紫菡告訴第一財經,當前時點正處於長期利率下行、股票市場波動較大、不確定性因素較多的時期,政策面也利好大盤+高分紅資產,紅利低波資產吸引力就提高了。

另一方面,一位固收類基金經理在與第一財經交流時也表示,他在構建組合時也會關注紅利類和高股息分紅資產,為產品的防禦性做準備。「高股息股票往往來自盈利穩定、現金流充裕的成熟企業,低利率環境下,這類資產能夠提供相對穩定的現金流,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他說。

記者注意到,隨著近期市場波動較大,紅利相關指數也有所回調。對此招商基金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短期看,紅利資產震盪整理甚至階段回撤一定幅度,也屬持續新高下的正常調整。中長期看,高股息概念長線配置邏輯仍在。

「國內外宏觀環境上看,確定性仍較稀缺,紅利資產配置風格上或持續占優。」在該人士看來,市場對於分子端預期仍相對謹慎,高盈利質量、穩定分紅的紅利資產就成了市場相對收益的重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