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廢除漢字長達76年,但有三個漢字卻沿用至今

2024-01-15   康康歷史

原標題:越南廢除漢字長達76年,但有三個漢字卻沿用至今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之所以傳承至今,從未間斷,是因為古老的漢字充當了中華文化的載體。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的周邊國家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也曾經使用過漢字,越南就是其中之一。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各種原因,漢字在越南逐漸消亡。時至今日,越南廢除漢字雖然已經長達76年,但有三個漢字卻沿用至今,是哪三個漢字呢?

漢字歷史悠久,我國早在商周時期,就有已經成型的文字,但在春秋戰國時期,文字有了許多不一樣的版本。秦始皇嬴政在一統六國後,為了便於統治,開始進行統一文字的工作,最終形成了一種名為「小篆」的文字,後經不斷演化,形成了我們今天所使用的漢字。

雖然六國已被平定,但嬴政並沒有放棄擴張的野心,他開始將目光轉向了越南地區,隨即發動了對這一地區的征伐,很快,越南就納入了秦國的版圖。

秦代滅亡後,駐防越南的秦將趙佗趁機自立為王,建立了南越國。漢武帝時期,南越國被西漢征服,這塊土地再度被納入了華夏的領土版圖。

在此期間,中華文化對越南的影響越來越深遠,漢字也在越南使用的越來越廣泛,逐漸成為了越南的官方文字。需要說明的是,越南流傳至今的許多珍貴典籍,均是用漢字寫作而成的,越南古代甚至還有科舉考試,其考試內容也是完全使用漢字,足可見當時漢字在越南應用之廣。

在當時,越南人除了使用漢字外,在過春節等風俗上也逐漸模仿中國,這些風俗流傳至今。此外,當時的越南統治者還將儒家思想奉為圭臬,作為其治國理政的根本,這種情況延續了上千年,直到十九世紀。

十九世紀中葉,越南成為法國的殖民地。法國殖民者為了消除中國對越南的影響,同時也為了對越南民眾進行奴化教育,將西方的拉丁字母同越南的拼音相結合,創造出了一種名為「國語字」的文字。1919年,越南傀儡政府正式頒布法令,宣布廢除漢字和喃字,推廣這種所謂的國語字,導致漢字和喃字逐漸被邊緣化。

1945年,越南宣布獨立,時任越南最高領導人胡志明並沒有廢除國語字,而是將其作為官方語言進一步推廣。也就是從這時起,漢字逐漸退出了越南的歷史舞台。胡志明之所以要繼續推廣國語字,也是想要消除中華文化對越南的影響。

此外,國語字比較簡單,大概類似於我國小學教育階段所學的拼音,只要學會發音和拼寫規則,僅用幾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完全掌握這門語言。

在越南的一些名勝古蹟中,漢字依舊隨處可見,而且越南人至今還保留著春節貼「福」字的習俗,此外,由於「壽」和「祿」寓意著吉祥和長壽,越南人自然不會捨棄這樣的漢字,因而保留至今。需要說明的是,越南至今還有專寫「福、壽、祿」的書法家,由此可見漢字對越南文化的影響是不可磨滅的。

值得一提的是,漢字的廢除使越南很多用漢字書寫的歷史文獻成了晦澀難懂的東西,因而導致越南的文化傳承出現了斷層,這對一個民族而言無疑是可悲的。

漢語和漢字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語言和文字,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流傳至今,已經經歷了幾千年的風雨,但仍生生不息,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有義務將漢字傳承下去,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