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的山山水水,總在不經意間出現在你的左右。青山疊翠,綿延不絕,山中有泉水涌流,匯成綠水,歸入甌江,歸向大海。作為一個古老而經濟活躍的沿海城市,現代與古村鎮,嘈雜與清幽,常常就在舉目抬足之間交替。若是身在溫州的你,只知道西塘、烏鎮、周莊等地方,可就太不了解咱們大美溫州的文化底蘊了,今天,就給大伙兒講講咱溫州的蒲城古鎮。
蒲城古鎮即蒲壯所城,位於浙閩交界處的蒼南縣馬站鎮蒲城鄉,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海防城堡建築。原系沿浦灣一角,因潮汐漲落,泥沙淤積,漸成菖蒲、蘆葦叢生的海灘。明清時期為了抗倭寇而建,現在還保留有多處遺蹟。
古城因北面城牆依山而築,故沒有設置城門,其餘東、南、西三向皆設有城門,各城門皆建有城樓,城門外各設有護城門。城牆周長2400米,高3-7米,底寬6-8米,頂寬4-7米,均用條石和塊石分內外各三層包砌,中間填夯土。東、南、西三座瓮城都呈方形,城樓除西城樓已毀外,另二處尚存。石頭壘砌的城牆很有年代感,牆體的石頭縫隙中爬滿了藤條, 天長日久已經融為一體了。走在城牆之上,古城內外盡收眼底。城外一條護城河環繞,與通蒲江相通。城內布局分明。
從門洞走過,穿過瓮城,才算真正進入了「蒲壯所城」。古城裡不要說遊客了,就是當地人都很少,冷冷清清的。古老滄桑的城牆後面,是街巷交錯,生活氣息濃厚的老民居,隨處擺放的農具,晾衣架上掛著的衣服,偶有車子騎過,讓人驚醒這早已不是百年前的古城,只是歲月在此沉澱多年。這裡基本保留了原建築格局及一批歷史、人文建築,周圍的山上還有一些烽火台、墩等。老建築還有不少,祠堂林立,巷口眾多,倒是個攝影的好地方,有古樸之感。 白牆黑瓦,質樸典雅,莊重威嚴。
蒲壯所城,有著600餘年歷史的海防古城,斑駁的城牆,依牆而困的瓮城,破舊的城樓,磨成鏡面的青石板路,香軟的戚光餅,這一切的一切,無不在述說著曾經的鼎盛與榮光,城中鱗次櫛比的古宅大院,滄桑盡顯,又似乎在低語著往昔的奢華與氣度,瓦當上的神獸,守護百年的安寧,而今已無執戈之士,留下的是滿城的善良與淳樸,還有那因古老而模糊的傳說……
蒲城不但景美,民俗文化也很耀眼。在正月十五元宵節時,蒲城人拔五更(抬晏公,具體不多說)有花燈看,也會向大家免費提供熱騰騰的五更飯等;另外,因蒲城人大多是北下來做官的,大多講吳語或蠻話,幾種語言互相混合,使蒲城話與眾不同,蒲城也成為了「語言孤島」。600多年來,這個語言孤島一直未受周邊的閩南語同化,這也是個奇蹟。當你試圖與他們聊天時才發現,原來他們口中講的這種叫做「城裡話」的方言,只有蒲壯所城內的八千人才聽得懂。
那麼,你有聽說過蒲壯所城嗎?對於這個古老的海防城堡您都有哪些要說的?你能夠聽懂「城裡話」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