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我不喜歡和婆婆住在一起,寧願自己帶孩子」:真實心理

2022-04-27     城東李公子

原標題:「坦白說,我不喜歡和婆婆住在一起,寧願自己帶孩子」:真實心理

01

看到個帖子,問:婆媳有矛盾,無法容忍,要不要因為婆婆而放棄十多年的婚姻?

說實在的,夫妻十多年,一路走來不容易,為家庭添磚加瓦,建設到現在,輕易離婚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而且離婚這件事,常常比我們想像的還要糟糕,遠不是問題的結束,只是問題的開始。

解決,也沒有什麼不好解決的,只需記住一句話,婆媳關係從來都不是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重點關係。

家庭中的內部關係,都是從夫妻關係沿伸出去的,所以只有夫妻關係才是重心,才是重點關係。

先把關係理清,再把生活分開。

婆媳關係,就只是一種關係,不存在那些內在的內容。很多的矛盾,往往發生於我們非要去強求與計較內在的內容,你和你的丈夫做夫妻,婆婆是婆婆,你和你的丈夫離了婚,婆婆就是路人。

如果婆婆鬧得你沒法兒生活,這個要分割,一定要分割,是原則,當然你也不能再想著去貪婆婆的好處。從此當成客人,面子上過得去就行。

婆婆不要把兒媳當成女兒,兒媳也不必把婆婆當成親媽,婆婆就是婆婆,兒媳就是兒媳。許多人嘴上說,我把你當成女兒,我把你當成親媽,這只是嘴上說的,永遠也做不到事實,至少情感上勉強不得。

關係先不要混亂了,否則永遠找不到正確的相處之道。同時這也意味著,婆婆與親媽,兒媳與女兒,一定是有區別的。

就像待自己的孩子,哪怕滿臉鼻涕時,還是會不嫌棄地親吻她,但對別人的孩子肯定做不到。

02

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件真事兒。

燕姐生了二胎,隨後就拒絕了婆婆的好心,想搬過來幫她帶孩子的好心。寧願自己的生活,每天忙碌的好像趕戰場一般,送大寶上學的時候,盯著二寶睡覺的監控,或者用背帶將二寶背在身上,再回來買菜、洗衣、做飯、打掃衛生。

是燕姐不知道累嗎?就喜歡忙碌嗎?不是的,是她不想把當下維持的非常簡單的婆媳關係,搞得複雜了。

只要在一起生活了,關係就一定會變得複雜,不由誰說了算,到時候就難以處理和維持了。不管怎麼說,那終歸不是自己的親媽。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燕姐不想,用她自己的話說:

「坦白說,我不喜歡和婆婆住在一起,寧願自己帶孩子,哪怕再辛苦、再忙碌,至少情感上覺得痛快。」

雖然那是自己的婆婆,大家都是女人,可生活在一個屋檐下,難免有很多的不方便。這就會導致,家不再能成為自己可以放肆與任性的地方,包括洗澡上廁所這些小事,還有做什麼事情都要先考慮婆婆的看法,很有壓力。

比如擦馬桶這件事,家裡的馬桶無非就自己、丈夫和孩子在用,自己不覺得膈應,有時候常會用手拿著抹布一點點清潔。但婆婆用過就不一樣了,偶爾婆婆忘記沖馬桶,這對她來說更是絕對無法容忍的。

還有畢竟是兩代人,生活習慣差異太大了,親媽再怎麼說她,或者親媽再有什麼讓她看不慣的地方,大家都不會真的往心裡去。

但婆媳之間不同,大家都會計較,在這件事上,沒有誰能把包容、寬容做得那麼好。互相肯定有看不慣的地方,也無法接受彼此。

讓燕姐無法接受的,婆婆的嗓門兒大,說話總像吵架一樣,而且事兒特別多,喜歡囉嗦念叨,在家裡橫衝直撞。

有一點,還是要坦誠,嫌棄心。

不管是不是婆婆在個人衛生這一塊,做得不夠好,還是會有嫌棄心,包括嘴裡的氣味,身上的氣味,以及等等老人的特徵。

什麼道理都懂,但你就是勉強不了自己的情感和心理,缺少那份特殊的親密感,總讓你覺得不舒服,很不是滋味。與其勉強自己的意志,倒不如自己辛苦與忙碌些,換來心理上的輕鬆。

03

如果你不想著貪婆婆的好處,那婆婆就沒有不好的地方,即使有缺點,落在你的眼裡也只是缺點,不會被放大。如果你總想著貪婆婆的好處,那在你眼裡,婆婆一定有很多不好的地方,而且缺點會隨之被放大。

關於生孩子這件事,如果你沒想好去承擔這份責任,為什麼要生?儘管許多事情不能只講理,也要講情,但在你需要的時候,婆婆最多是幫襯,主要責任的承擔還是自己。

不帶孩子有怨言,帶了孩子還是會有矛盾,可能矛盾還會更大更多。畢竟無論誰帶孩子,都不可能處處如你的意。

自己的責任自己承擔,在生活上分開,大家過得都輕鬆。

其實婆媳關係,真的就是那回事兒,誰都別較真,在你動了「應該」的念頭時,關係的維持就會偏離方向,最後給你帶來更大的痛苦。

不願和婆婆在一起生活,這也很正常,家畢竟是私密的地方,很不方便。但是起碼要保留對老人的敬愛,管理好自己的嫌棄心,多想想自己也有老的時候,需要家人的接納,有享受家庭溫暖的願望。

當然了,婆媳之間,也別有過高的期望,無論誰,無論什麼事,做得差不多就行,差不多就已經很好了。永遠不要以虛無縹緲的幻想和理想去經營現實生活中的關係,所有的方式和想法,都應該建立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11c9f3b3aef6447b83300a52fe4b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