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隴西》大結局,2人結局被改寫,3人意料之中,1人意料之外

2022-05-07     電影七

原標題:《風起隴西》大結局,2人結局被改寫,3人意料之中,1人意料之外

雖然國劇出海並非什麼稀奇事,但是今年的國劇已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年代大劇《人世間》被流媒體平台Disney+收購,《開端》已經上線了Netflix,流媒體Watcha買下《贅婿》翻拍權。

而《風起隴西》還未播出,更是被韓國花重金買去了版權。

作為央視大劇,《風起隴西》已經連續2天收視第一,連續4次熱度奪冠。

自開播以來,它不斷打破質疑,展現了央視大劇的真正實力。

各大官媒包括CCTV電視劇、光明網等一次次為它破例,這樣的待遇真的很少見。

在我看來,《風起隴西》能夠獲得如此大的成功,完全源於它的創新。

古裝劇,無論是《大明王朝1566》,還是《三國演義》,往往都是圍繞著大人物和大事件。

一說到三國時期,廣為人知的往往是曹操、劉關張、諸葛亮等人的故事,往往背後的小人物,都無人關注。

而《風起隴西》從創作伊始,就是視角對準了「小人物」身上。

於是如觀眾所見,從糜衝到無名小兵,每個小人物都被刻畫得如此用心,視角格外平實。

隨著劇集漸漸進入尾聲,每位角色堅守著自己的信念,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結局。

相比原著,劇中的這群史書無名的小人物,命運又有哪些不同?

一、3人結局在意料之中

1.陳恭(陳坤 飾演)

劇中的陳恭,人設與原著大致相同。

故事發生於三國時期,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大意失街亭,揮淚斬馬謖後。

陳恭作為蜀國情報機構的「白帝」,潛入了曹魏的陣營,臥薪嘗膽數十年。

然而,不管是原著,還是電視劇,陳恭的結局都令人唏噓。

在我看來,他無疑是劇中最慘的角色。

為了蜀國大業、光復漢室,他不得不騙那個完全相信他,並視為他兄弟的郭剛。

而當郭剛從別人口中得知陳恭的真實身份後,他內心的難過可想而知,那種被背叛的感覺也不言而喻。

於是這段友誼和信任,從此煙消雲散。

街亭失守、北伐失敗,蜀國內部都認為陳恭是賣國賊。

唯獨,好兄弟荀祤相信陳恭不是。

即便如此,陳恭一邊忍受著罵名,一邊繼續為蜀國付出。

為了保護情報和掩蓋身份,陳恭眼睜睜地看著愛妻,死在自己懷裡卻無能為力。

這種痛,只有他自己懂。

後來,陳恭接替「燭龍」,成為了雙面間諜。

沒想到,又要面臨著親手除掉自己的結義兄弟荀詡。

到最後,陳恭為了家國大義,成為了全劇中最孤獨的人。

毫無疑問,陳恭才是整部劇中最悲劇的角色。

父親陳黼、妻子翟悅、兄弟荀詡,他們皆為了國家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結局,陳恭的身份被公布,被蜀國認定為功臣,並給予了他高官俸祿。

然而,或許是看透了刀尖上舔血的日子,他謝絕了一切的功名利祿,從此獨自過上了與世無爭的生活。

2.荀詡(白宇 飾演)

同樣悲劇的角色,其實還有荀詡。

在原著中,荀詡是個有信仰、重情義、不畏強權的角色,堪稱一股清流。

可是,偏偏這樣一個近乎完美的人,結局卻不太美好。

荀祤是司聞曹的得力幹將,為了蜀漢大業殫精竭慮。

在陳恭被懷疑時,他認定了自己的好兄弟絕對不會叛國。

為了證明清白,他不惜以身犯險潛入敵人內部,結果身受重傷。

然而事與願違,從一開始,荀祤只不過這盤棋局中的一顆棋子。

他用盡全力,也未能阻止蜀國機密被曹魏盜取。

最讓他震驚的是,讓自己寢食難安多年的「燭龍」,竟然是自己的好兄弟陳恭。

而整個計劃的謀劃者,是自己一直尊敬的諸葛丞相。

到頭來,只有荀祤被蒙在鼓裡。

經過多次生死考驗,荀祤遇到了自己喜歡的人——柳瑩。

但是他不善於表達,只好將這份感情埋在心裡。

然而,當他得知了柳瑩是間諜後,果斷放棄了這份感情,無條件選擇家國大義。

於是荀詡在實現人生理想的道路上,他失去了很多。

先是最信任的好朋友高堂秉竟是蜀國間諜,然後無法與心愛的人柳瑩有情人終成眷屬,最後妹妹翟悅為了蜀國犧牲了自己。

看著自己親人一個個離去,他卻說了句:「我的祖輩都在為蜀漢做間諜,這是我們家族的使命,而我也做到了。」

在原著中,在「燭龍」事件結束的三年後,荀詡染病離世。

以義字為底色,荀詡的赤子之心貫穿整個故事。

而劇中的荀詡,依然生死未卜。

3.糜沖(王驍 飾演)

雖然與主角們所處的立場不同,但是糜沖這種恪盡職守的人設特點,帶來了許多情感衝突。

受郭剛的指派,糜沖一路喬裝打扮,躲過了荀詡的阻擊,順利潛入了蜀國。

他此次前來的目的,就是盜取蜀國弩機的圖紙。

想要完成任務,他必須與「燭龍」合作。

沒想到,接連兩次受阻,但是幸虧糜沖技高一籌,還是成功盜取了圖紙。

當他成功完成任務後,再次與燭龍見面,準備將圖紙送回曹魏。

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整個事件都是諸葛亮計劃的一環。

最終,他還是落入了陳恭的陷阱,只是淡然感慨「就是不信我」。

面對朝著自己衝來的眾多敵人,他毫無懼色拔出了自己的刀。

一夫當關,直到戰鬥到最後一刻。

糜衝到死才明白,從他遇見燭龍的那一刻,他的結局已經註定。

在我看來,糜沖無疑是最清醒的人。

他堅信陳恭就是「白帝」一心求證,並緊咬線索不鬆口,面對上級的問責也不卑不亢,甚至主動請命陪同陳恭一起執行任務直至犧牲。

相比電視劇,糜沖命喪蜀軍的刀下。

在原著中,他是被燭龍滅口,反而多了一分淒涼。

二、1人結局在意料之外

1.馮膺(聶遠 飾演)

在三國這段歷史上,並沒有馮膺這個人,是馬伯庸在《風起隴西》里杜撰出來的角色。

在原著中,馮膺的存在感並不高。

但是在劇中卻截然相反,他的戲份卻很足,是推動劇情的關鍵人物。

馮膺一直以沉穩示人,是個有謀略知進退,懂得為官之道的人。

在他的心中,國家利益高於一切,隨時做好了為國赴死的準備。

於是他為了心中的大義,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局中局、計中計。

他先是打破了陳恭「白帝」的身份,幫助他成功潛入五仙道,然後策劃了擒獲燭龍的事件。

為了把這個局做得圓滿,馮膺假意投靠李嚴,還給他獻上了「謀逆之策」。

馮膺所做的這一切,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幫助諸葛亮掃清北伐障礙。

最終,馮膺的計劃成功了,李嚴因撤了諸葛亮的糧草,而被貶為庶民。

而馮膺因與曹魏的郭淮聯絡,被安上了個通敵叛國的罪名。

所以,等待他的結局,只有慷慨就義。

三、2人結局被改寫

1.柳瑩(楊穎 飾演)

《風起隴西》中的女性角色戲份很少,但是卻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管是劇情,還是人設,原著中的柳瑩跟劇版天差地別。

在原著中,柳瑩的真實身份是五仙教的人,平日裡和老父親一起經營酒館,背地裡幹著間諜的工作。

荀詡在調查五仙教時,意外結識了柳瑩。

儘管他使盡渾身解數,但都無法接近柳瑩。

沒想到,遇到幾個壯漢調戲柳瑩,高堂秉挺身而出英雄救美,兩人的感情因此迅速升溫。

後來,高堂秉的身份敗露,愛上他的柳瑩在最後時刻,為了愛情勇敢赴死。

而在劇中,柳瑩的人設大改,表面上是一名樂姬,背地裡是曹魏的女間諜。

為了她的結局名正言順,劇中刻意營造了柳瑩和荀詡的感情線。

黃預身份暴露,躲在柳瑩那裡,發現她和荀詡的關係要好。

他便懷疑是柳瑩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便威脅柳瑩殺了荀詡,結果柳瑩設局除掉了黃預,然後自殺,保護了荀詡的安全。

2.翟悅(孫怡 飾演)

古裝劇中的美人,多數都以悲劇收場,而翟悅也不例外。

翟悅本是陳恭的妻子,荀詡的妹妹,為了家國大義,她被安插在五仙教里當間諜。

潛伏三年後,翟悅成為了五仙教里的聖姑,大祭酒黃預的未婚妻子。

後來,翟悅被黃預發現了身份後,被關進了伸手不見五指的地牢。

在獄中,翟悅被嚴刑拷打,還被逼著吃下了神仙丹。

而陳恭在身份即將暴露之時,頂替了糜沖的身份潛入五仙教。

夫妻兩人相見,卻不能相認,這段劇情太虐心了。

而翟悅不想連累陳恭,便想讓自己丈夫親手結束自己的生命。

最後,翟悅被活活折磨死。

陳恭好不容易逃離魏國,想與分隔多年的妻子翟悅見面,沒想到這一見卻是最後一別。

在看劇的期間,我把《風起隴西》原著讀了一遍。

相比電視劇,文字所帶來的代入感,似乎更強烈一點。

在歷史的洪流中,那些籍籍無名的小人物,為家國大義奮不顧身,觸動了很多讀者的淚點。

儘管《風起隴西》是虛構的故事,但是放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卻顯得格外的真。

雖然歷史可能不會記下所有人的名字,但是史書無名,卻精神永存。

他們看似渺小,實則偉大。

總的來說,當這些小人物拼湊起來的故事,匯入歷史的河流中,就變成了一部書寫壯麗篇章的史詩。

如此,才成就了《風起隴西》這樣一部有血有肉的國產大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10fb51b0887b023e5482b9769c88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