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拳迷心目中的綜合格鬥領域的領軍人物;他是新疆職業體育的傑出代表;站在賽場上的他無所畏懼,回到生活中的他溫和善良。
6月初,這位中國MMA領軍人物李景亮帶著妻子和孩子們一起回到了他的家鄉塔城,來到了讓他感覺最親切的巴斯阿不都拉西村。20多年來,經過不懈的努力,李景亮的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職業生涯站上了越來越高的舞台,同時,他的夢想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清晰,可是,在他的心中,家鄉始終是最深情的地方,他希望為家鄉做更多的事。
熱愛種地的孩子
6月11日的上午,記者在烏魯木齊市的龍創格鬥健身俱樂部見到了李景亮,他耐心地與每一個練拳的小朋友、家長、教練們合影。他也和記者聊起了他過去的經歷、當下的規劃和未來的夢想。
李景亮今年35歲,從小學開始,特別懂事的他就承擔起了家裡的農活。玉米、油菜、瓜子、土豆......他都種過,翻地、播種、除草、挑水、收割......他都用小小的身軀承擔過來。那時,農戶們灌溉農田是輪替,經常輪到李景亮家時,就到了凌晨兩三點,每到此時,李景亮沒有任何怨言,麻利的穿上衣服、扛起鐵鍬、拿著手電筒,開開心心地去澆水。
「當時,我的夢想就是種地,把地種好,當個好的莊稼把式,比啥都好。」李景亮笑著說,「當時,媽媽身體不好不能幹農活,姐姐學習不錯,我家就我一個兒子,需要我多分擔一些。雖然,現在成為職業拳手,但我是真心喜歡種地,一直期待著能有一天,回到家鄉塔城,有一個自己的農場。」
在他13歲那年,塔城地區業餘體校的教練,看中了比同齡小孩壯實一圈的李景亮,希望他能來學校練體育。
「當時,我就覺得種好地更重要,媽媽覺得男孩子能出去闖一闖,看看不一樣的世界,更好!」李景亮的媽媽幫他選擇了人生最關鍵的一步。父親也很贊同他出去闖一闖,告誡他:「好男兒志在四方。」
從摔跤轉行散打
就這樣從塔城地區業餘體校,李景亮開啟了自己的體育之路。後來,他進入新疆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學習,練習摔跤幾個月後,他在全疆運動會的自由式摔跤69公斤級比賽中獲得第三名。他也憑藉這次比賽中展現出的不俗實力,入選了新疆成立的武術散打隊。在這裡,他遇到了在新疆擔任武術散打教練的寶力高。
寶力高有著「中國散打王」的美譽,在他的指引下,李景亮開始接觸MMA。MMA是指綜合格鬥,這是一種規則極為開放的競技格鬥運動。綜合格鬥比賽使用分指拳套,賽事規則既允許站立打擊,亦可進行地面纏鬥,比賽允許選手使用拳擊、巴西柔術、泰拳、摔跤、跆拳道、空手道、柔道、散打等多種技術,被譽為搏擊運動中的「十項全能」。
從摔跤到散打,再轉項MMA,李景亮起初很不適應,但是從不肯放棄努力的他,每次都能從對手身上學習到很多東西。「三人行必有我師,不論是賽場上還是賽場下,不論是對手、教練還是身邊的朋友、隊友,從他們的身上,我總能學到一些適合我的東西。」李景亮生性豪爽,頑強、倔強的外表下,有一顆細膩,且時刻保持謙遜和學習狀態的心。
開啟職業格鬥生涯
2007年9月,19歲的李景亮迎來人生第一場MMA比賽,這是當時國內最好的綜合格鬥賽事《英雄榜》,他的對手是俄羅斯人塔西耶夫。第一回合,李景亮直接被打懵了,「我感覺自己就像沙袋一樣,被對手踢來踢去,我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教練在下面喊什麼,我也完全聽不見。」
局間休息時,教練一巴掌扇在李景亮臉上,被打醒的李景亮再次上場後,像一頭野獸一樣,直接TKO了對手。
2008年,為了有更全面的提升,懷揣著全國冠軍夢的20歲的李景亮,走出了新疆。來到北京,他跟隨「鐵哥」張鐵泉全面練習MMA。在中國格鬥界,張鐵泉是中國人在UFC賽場上的「拓荒者」。2010年,30歲的張鐵泉成為UFC中國第一人。在張鐵泉的訓練下,李景亮馳騁中國格鬥界,隨著一場場勝利,他的名聲也越發響亮。
「鐵哥為人善良、耿直,對我跟親弟弟一樣。無論訓練、比賽,還是為人處事,都教會我很多。我最討厭那種『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說法,鐵哥對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在張鐵泉的幫助下,李景亮在2014年成為了中國第三位簽約UFC的拳手。
連戰連捷天下知
如今,李景亮目前戰績為19勝8負,其中10次KO,4次降服獲。
從2016-2019年,這四年是李景亮生涯的第一個巔峰時刻,他在這段時間裡的8場比賽中贏下了7場,官方排名一度接近於前十位。這也讓李景亮成為中國關注度最高的格鬥者之一。而在過去幾年裡的5場比賽中,李景亮勝負交替地打出了2勝3負的戰績。去年9月,李景亮在UFC279中對陣比自己身大體沉的丹尼爾-羅德里格茲,結果以頗具爭議的點數分歧判定敗北,官方排名次中量級第15位。
作為UFC選手,競爭十分殘酷,如果連續輸掉比賽,就會失去合同。這也需要拳手掌握各個方面的技能,場下需要吃的苦、流的汗是難以想像的。
「苦練是必須的,場上的表現取決於場下的付出,還取決於你的頭腦和應變能力,這樣的能力和平時的觀察、學習和思考是分不開的。大家都同樣努力,決定勝負的往往就是後者。」李景亮坦言,「我一直在學習,現在只能算是一名拳手,我的偶像是李小龍那樣的格鬥家。」
雖然,身處國內格鬥界的頂級選手,但以他目前的收入,還在北京買不起房,只能租房住。每場比賽,即使贏了獎金也只有幾萬美元,若是輸了收入會更低。而所有的收入還需要支撐團隊的付出。在國外備戰訓練時,李景亮和團隊必須精打細算。為了省錢,他們通常都會選擇在租的房子裡自己做飯,這樣每月整個團隊也會有近萬美元的開銷。
排除萬難專注格鬥
之前,武打明星吳京經常來看李景亮的比賽,也曾邀請他一起拍電影。但是,李景亮謝絕了這份好意,他希望能更專注于格斗本身,不能為此分心。
「作為一名職業格鬥選手,我的工作就是比賽,並通過赤手空拳取得的榮譽來養活我的家人。只要身體允許,我就會一直在打下去。」李景亮話語中充滿了堅定。
多年的比賽和訓練,讓李景亮的身體越來越多地積累了傷病,今年四月,在備戰與基耶薩的過程中,他的脊椎受傷,無奈退賽。
「自去年以來,我已經為這個機會等待了很久,因此我嘗試撐過這一切,直到我的疼痛不斷加劇並一直蔓延到了我的上半身。再多的物理療法和止痛片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醫生向我解釋了如果繼續下去會造成的危險後果,因此我決定接受醫生的建議,讓我的身體能夠痊癒。」李景亮無奈地說。
在訓練之餘,李景亮會把更多時間留給家人。他有兩個孩子,由妻子一人照顧。每天訓練後沒有別的重要安排,他都會回家和家人一起吃晚飯。最近的李景亮處於休整期,他因此回到家鄉,看望父母和親戚朋友。
心中有夢家國情懷
在烏魯木齊市短暫停留後,李景亮將回到北京,先要幫助拳天下俱樂部的拳手沙依蘭·努爾丹別克備戰8月的比賽,他個人今年12月在上海也會有一場重要的賽事。
在李景亮的16年的格鬥生涯中,不僅有讚譽,也會遭遇不少質疑。「不論是黑粉也好,還是看不慣我的人,我覺得他們都是自卑的。我能做的就是,不斷在專業技術、知識、經驗和內心方面,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李景亮面對波瀾,會選擇硬剛,隨著成長和強大,更會平和地看待周遭環境的變換。
對於未來,李景亮有四個夢想——第一是帶更多新疆的年輕人走向國際賽場,從中培養出中國的國際冠軍。第二是掙夠買房子的錢,給家人在北京一個安定的家,能在家鄉有自己的農場。第三是通過比賽和其他平台宣傳家鄉,宣傳大美新疆。最後一個夢想也是李景亮認為最為重要的:
「近幾年,很多人都能明顯地感覺到一部分年輕人,尤其是男孩,少了一些陽剛之氣,這對於我們國家而言,是不好的事情,每一個中國的武者都有責任去改變這種現狀和趨勢,去傳播自強精神,這是中華民族的國粹,這不僅是強身健體,更是培養孩子們勇敢面對各類挑戰的志氣。這也是我們國家立足於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種精神!」
李景亮還未完成的夢想有很多,他依然在不懈努力的路上奮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