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孕姐
昨天,媽媽群里有小夥伴提到這樣的問題:聽說預產期一點兒都不准,半數以上的孕媽都不會在預產期當天生孩子,是這樣嗎?
我現在已經超過預產期兩天了,可是胎兒還沒有任何動靜。雖然知道這也算是正常情況,但心裡還是既緊張又焦慮。我是盼著小傢伙趕緊出來,這樣我也能早點解脫,不用整天提心弔膽。
和往常一樣,群里的媽媽們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和經歷。我大致看了下,發現果然大多數人,還真是沒在預產期當天生娃。
那麼問題來了,預產期到底準不準呀?
預產期是根據孕媽末次月經的日期來推算的。一般是從末次月經的第一天開始算,月份加9或者減3,日期加7。
如果孕媽記不太清自己末次月經的來潮時間,或者月經不規律的話,預產期必然是不準的。
當然,就算孕媽的月經規律,而且末次月經來潮時間也記得很準,預產期和實際生產期還是有可能存在時間差(通常是相差1—2周)。
也就是說,預產期並不是精準的分娩時間,一般是不準的。等生孩子的時候,很可能會存在提前幾天或者推遲幾天的現象。
據臨床數據顯示,大概只有一半的孕媽,會在預產期當天生。
既然預產期不准,為什麼還要推算呢?
預產期並不是告訴你,胎兒在哪一天出生。而是提醒孕媽,寶寶在某個時間範圍出生是安全的。
一則是讓孕媽做好心理準備以及提前備好待產包。不至於等生的時候,手忙腳亂,啥都沒帶。
二則是提醒孕媽,如果超過預產期2周還沒有發動的話,就屬於過期妊娠,要趕緊到醫院進行人工干預。
那麼,胎兒出生早晚到底是由什麼決定呢?
研究發現,分娩啟動的機制是比較複雜的,通常由多種因素控制的。其中,較為重要的是孕媽體內激素變化。
當胎兒發育成熟後,孕媽的腦垂體會分泌大量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該激素會促使胎盤分泌大量的雌激素,使孕媽的關節、韌帶變得鬆弛,為分娩做準備。
而雌孕激素的比值變化,會增強子宮肌對催產素的敏感性。
此外,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還會刺激子宮內膜分泌前列腺素。而前列腺素會誘發子宮出現有力的收縮,垂體釋放催產素,以及促使宮頸軟化成熟。
當然,也有研究發現孕媽的情緒狀態,也會影響分娩發動。
如果臨產前,孕媽比較焦躁,壓力很大,情緒波動比較大,胎兒是很有可能提前出生的。
臨產有哪些信號?
臨近預產期,孕媽要注意留意臨產信號,即有規律的宮縮、見紅和破水。
有規律的宮縮
孕媽會感到腹部出現有規律的下墜感和疼痛感。
見紅
分娩發動前24-48小時內,有些孕媽會出現見紅。這說明宮頸開始變軟變短,子宮口在逐漸擴大。但這並不代表馬上就會生。
孕媽不必過於緊張,可以開始收拾生孩子需要的東西。如果住的離醫院比較遠的話,這時候就可以到醫院辦理入院手續了。
破水
如果孕媽發現破水的話,這表示很快就要生了,一定要趕緊去醫院。途中注意要平躺,拿東西將臀部墊高一點,避免羊水流出來。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
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育兒、孕產護理、寶寶健康、孩子成長發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