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許多新劇都扎堆上線,但是大獲好評的似乎沒有幾個,《完美關係》、《我在北京等你》、《安家》都難逃大夥的奚落。
這其中,孫儷主演的《安家》在隔壁友劇的襯托之下,相對來說收視率和熱度還不錯。
口碑兩極分化的情況之下,《安家》是否在一眾嘲諷國產職場劇倒退的聲音中,被低估了呢?
《安家》作為職場劇不及格,作為都市劇被低估
首先,在大呼國產職場劇倒退的浪潮中,《安家》如果當作是一部房產中介的職場劇來看的話,確實不及格。
幾年都沒有賣出去的跑道房,一到孫儷手中,幾天時間裝修就搞定了,(哪家裝修公司?莫非是巴啦啦小魔仙?)然後動動嘴皮子,扯一扯詩和遠方,仰望星空,就賣出去了。
偏偏就這麼巧,買主自己家的老房子就被買了一次早餐的早餐鋪老夫婦給看中了,而且還沒怎麼看房,就因為其他看房子的人嘰嘰喳喳說了一通,就定下來了。
這一賣一賣,不僅賺的盆滿鍋滿,女主」
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
「
的賣房子天才的人設也就定下來了。
但是真正的中介哪有那麼輕鬆,《安家》某些方面還是戲劇化了,太輕鬆了。
所以我們換一個角度,索性就別把它當作是職場劇,就當成是一個都市劇好了。
就是《安家》這個標題,重點也不是中介,而是那些在大城市裡想要扎穩腳跟的人,想要一個溫暖的家庭的人,這個家從房子擴大到了虛化的家庭。
於是,無論是徐姑姑的家庭變故,還是房似錦的悲慘身世都有了存在的道理。現在才播出了十幾集,安居天下的其他職員的自身故事並沒有過多的展現出來,但無論是從上下鋪合租,還是父母要幫兒子在大城市買房子,又或是上海土著宮蓓蓓,後期一定會有自己的故事線。
而想要看到更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賣房子的各種形態,以中介為視角無疑是最聰明的。
於是每一個找上門來的客戶都有自己的故事,買不起房子的高材生夫婦,被啃老的老夫妻,為小三安置的老闆。
通過安居天下的一個小小門店,每個客戶都是獨立的單元,又被巧妙地聯繫起來。人生百態,盡在眼前。
《安家》翻拍日劇,本土化程度被低估
《安家》是翻拍的日劇《賣房子的人》,按照日劇的套路,總是習慣採用誇張的手法,比如劇中的女主角三軒家,每一集必定會喊一聲「GO」
,然後鏡頭極速拉近,鼓風機更是不能少,瞪大的眼睛,立馬氣場就出來了。但是這種拍攝手法顯然是不能夠用在國產劇上的,否則必定不正常不類。
所以,《安家》的本土化工作是做得非常到位的。比如,被人詬病的十幾年前就在拍的房產證上是不是該加上媳婦的名字,就出現在《安家》中。老套是老套一點,但現實就是這樣,這種問題依舊是社會熱點,是大家都會遇到的,社會沒有改變,又怎麼去苛責編劇老套呢?反而是反映了社會現實,刺痛了電視機前媳婦們的心。
而高知夫婦奮鬥了許多年,依舊要一家人擠在小房子裡,連辦公都要躲在衛生間,坐在馬桶蓋上,伸個手都會碰到掛在頂上的身材罩。又是展現了多少年輕人在大城市奮鬥的心酸,一輩子所求的不過就是一個房子而已。
大老闆給小三買公寓,要求在公司和家中間,男人有錢就變壞,心思縝密。不忠誠男的心理又是赤裸裸,一覽無餘,諷刺又現實。
每一個故事,都紮根於我們周圍,發生在我們的社會中,或許你身邊沒有,但新聞里也是層出不窮。
職場的那些專業性,《安家》沒有做到,但是揭露現實生活,《安家》做到了。
孫儷極致還原原型,真實細節被低估
拍中介的電視劇不是第一次,但是相比於之前的《我的真朋友》,《安家》顯然真實了許多。
賣房子賣得太輕鬆是硬傷,戲劇化的後果就是如此,但是不戲劇化,可看性就降低了許多。
《安家》之所以口碑兩極分化,就在於此。
女主角孫儷為了演好這個角色,親自去拜訪了故事的原型,了解原型的生活狀態,心理變化。
孫儷還問原型女孩要了一些東西,也就是她平時工作的時候會用的一些東西。在劇中孫儷有一隻包,那隻包是孫儷自己的買的,但是做舊了。
包里有她做中介用了七八年的筆記本,還有她的錢包、名片夾、計算器、充電寶、總之,原型女生的包里有什麼,房似錦的包里就有什麼。
包里還有鞋套,就是海清進門前,孫儷從包里掏出來的。還有測距儀,這個也出現過。薄荷糖、口氣清新劑,也是包里必備的,也都出鏡過。
正是有了這些小細節,才使得在劇情有些誇張的情況下,中介的身份依舊立住了,不少中介看到這些細節都感嘆,自己平時就是這樣的。
孫儷每天早上狼吞虎咽地在辦公室吃包子,真實中介就說,忙起來,啃兩口包子就是這樣的,太真實了。
想要角色立得住,就得深入實地考察,孫儷拍戲前也前前後後去了幾次房產中介。劇組在這方面也很是上心,比如黑板上貼的房源信息、牆上掛的備用鑰匙。
孫儷發現原型女孩家中唯一的電器就是電熨斗,所以孫儷和劇組提議,把這個細節加進去,租的房子可以沒有燙掛機,但要有一個特別簡易的熨燙,於是劇組就設計了這個動作。房似鏡每天回家就把衣服掛在門背上。
孫儷還發現中介的很多衣服都是免燙的,所以要求造型師不能有麻質的衣服,也要是免燙的,而且不能有很多套。這部戲孫儷總共就只有12
套西裝,但是卻可以搭配出五六十套造型。
孫儷穿的鞋子是原型的舊鞋子,為的就是能夠樸實一些,沒有那麼洋氣。
所以說,細節決定成敗,正是有了孫儷和劇組在這些細節上的考究,才讓觀眾覺得這部戲接地氣。
《安家》作為職場劇想必是不及格的,但作為一部都市劇,還是可以的。劇中的演員各個演技都在線,對於角色的揣摩也非常到位。
所以說,《安家》怕不是被低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