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敷設是指沿經勘查的路由布放、安裝電纜以形成電纜線路的過程。根據使用場合,可分為架空、地下(管道和直埋)、水底、牆壁和隧道等幾種敷設方式。合理選擇電纜的敷設方式對保證線路的傳輸質量、可靠性和施工維護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電纜敷設基本要求
電纜敷設的基本要求如下:
1)為防止損傷電纜絕緣,不應使電纜過度彎曲。
2)在可能受到機械損傷的地方,如進入建築物、隧道,穿過樓板及牆壁,從溝道引至電桿、設備、牆壁表面等,距地面高度2m以下的一段電纜需穿鋼管或加保護罩,鋼管內徑為電纜外徑的1.5倍,保護管埋入地面不小於100mm。
3)敷設在廠房、隧道內和不填砂電纜溝內的電纜,應採用裸鎧裝或非易燃性外護層電纜。電纜如有接頭,應在接頭周圍採取防止火焰蔓延的措施。
4)油浸紙絕緣電纜敷設的最低點與最高點之間的最大位差應不超過規程的規定。若超過規定,可選擇適合高落差的其他形式的電纜。
直埋敷設
(1)適用範圍
直埋敷設是將電纜直接埋在地下,具有投資小、施工方便和散熱條件好等優點,是最經濟而廣泛採用的一種敷設方法。但直埋敷設易受地中腐蝕性物質的侵蝕,且查找故障和檢修電纜不便,特別是在冬季土壤凍結時事故搶修難度很大。
直埋敷設適用於地下無障礙,土壤不含嚴重酸、鹼、鹽腐蝕性介質,電纜根數較少的場合,如郊區或車輛通行不太頻繁的地方。
並排敷設的電纜之間需有一定的砂層間隔,可以提高供電的可靠性。
(2)技術要求
1)直埋電纜一般應選用鎧裝電纜,周圍泥土應不含有腐蝕電纜金屬表皮的物質。
2)電纜表面據地面的距離應不小於0.7m。冬季土壤凍結深度大於0.7m的地區,可適當加大埋設深度,使電纜埋於凍土層以下。引入建築物或與地下障礙物交叉時可淺一些,但不得小於0.3m,且應採取保護措施。
3)電纜相互水平接近時的最小凈距是:10kV及以下的電纜為0.1m;10kV以上為0.25m;不同使用部門的電纜(包括通信電纜)為0.5m。若電纜用隔板隔開時可降為0.1m,穿管時不作規定。
4)電纜相互交叉時的最小凈距為0.5m,穿管時不作規定。
5)電纜直埋敷設時,應鋪100mm的軟土或砂層。電纜敷設好後,上面再鋪100mm的軟土或砂層。然後沿電纜全長蓋混凝土保護板,覆蓋寬度應超出電纜兩側50mm。在特殊情況下,也允許用磚代替混凝土保護板。
6)為便於檢修,禁止將電纜平行敷設在管道的上面或下面,也禁止將一條電纜平行地敷設在另一條電纜的上面。
7)電纜與城市街道、公路、鐵路或排水溝交叉時應穿鋼管保護。管內徑不小於電纜外徑的1.5倍。
電纜直埋敷設
電纜溝敷設
(1)適用範圍
電纜溝敷設適用於發電廠、變配電站及一般工礦企業的生產裝置內。但地下水位太高的地區不宜採用電纜溝敷設。
電纜溝的形式有兩種:一般場所可採用普通電纜溝;在有比空氣重的爆炸介質和存在火災危險的場所可採用充砂電纜溝。充砂電纜溝內不用安裝電纜支架。
(2)技術要求
1)電纜可直接放在溝底或用電纜支架承托。
2)充砂電纜溝內,電纜平行敷設在溝中,電纜間凈距不小於35mm,層間凈距不小於100mm,中間填滿砂子。
3)電纜溝的全長應裝設連續的接地線,接地線兩頭與接地極相連。
電纜溝敷設方法
電纜隧道敷設
(1)適用範圍
電纜隧道敷設維護檢修方便,在運行中異常現象較容易發現,又不易受外界的各種損失,同時能容納較多的電纜。但它滲水嚴重,比空氣重的爆炸性混合物進入隧道會威脅安全。這種方式適用於地下水位低,配電電纜較集中的電力主幹線,一般敷設大截面電纜30根以上。
電纜隧道斷面圖
(2)技術要求
1)隧道的全長應裝設連續的接地線,接地線兩頭與接地極相連。
2)隧道應有良好的通風和排水設施。
電纜隧道敷設
排管敷設
(1)適用範圍
在市區敷設多條電纜,在不宜建造電纜溝和電纜隧道的情況下,可採用排管。排管敷設具有以下幾種優點:
1)減少了對電纜的外力破壞和機械損傷。
2)消除了土壤中有害物質對電纜的化學腐蝕。
3)檢修或更換電纜迅速方便。
4)隨時可以敷設新的電纜而不必挖開路面。
電纜排管結構示意圖
(2)技術要求
1)敷設在排管內的電纜應使用加厚的裸鉛包域塑料護套電纜。排管應使用對電纜金屬表皮沒有化學作用的材料做成,排管內表面應光滑,管的內徑不小於電纜外徑的1.5倍,且不小於100mm。
2)為便於檢查和敷設電纜,每隔一段距離應設置電纜人井。
電纜排管敷設
架空敷設
(1)適用範圍
在工礦企業內部,地下管道和排水溝都多,化工廠土壤中含有嚴重的腐蝕性介質,直埋和電纜溝等敷設方法都不適合,此時往往採用架空敷設的方法。電纜架空敷設的路徑選擇餘地大,配置靈活,與管道交叉容易處理。它不受地下水、地下腐蝕介質和比空氣重的爆炸危險物質聚積等條件的影響,也不受地下管道和水溝的限制。電纜架空敷設可有以下三種形式。
1)支架和梯架敷設適用於廠房內、廠房間的配電線路。它結構簡單,敷設方便,適用於各種情況,在電纜根數不太多的配電線路中尤為適宜。它可利用牆壁、房梁或工藝管道架作為安裝支柱,節省材料,還有引線方便的優點。
2)架空廊道(即電纜橋)敷設適用於電纜根數很多,負荷又較集中的室外主要供配電線路,如從總變壓器到各高壓配電所、廠房的線路。電纜橋也可與工藝管道合用支柱。
3)鋼索懸掛敷設適用於電纜根數少,地下敷設有困難的場合,或用於短期使用的臨時設備。這種方式施工方便,在生產變動或對進度要求很急時,能縮短工期。
(2)技術要求
1)電纜與熱力管架或熱力設備之間的凈距,平行時應不小於1m,交叉時應不小於0.5m。如無法達到時,應採取隔熱保護措施。電纜儘量不要平行敷設於熱力管道的上方。
2)室外敷設的電纜應儘量避免太陽直接照射,必要時應加遮陽罩。
電纜吊架敷設
電纜支架敷設
水底電纜的敷設
水底電纜敷設技術要求如下:
1)水底電纜應是整根的。當整根電纜超過製造廠的製造能力時,可採用軟接頭連接。
2)電纜應敷設於河床穩定及河岸很少受到沖損的地方。
3)水底電纜的敷設,必須平放水底,宜埋入河床(海底)0.5m以下。
4)水底電纜平行敷設時的間距不宜小於最高水位水深的2倍。
5)水底電纜引至岸上的部分應穿管或加保護蓋板等保護措施。
6)電纜線路與小河或小溪交叉時,應穿管或埋在河床下足夠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