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頂英國小說排行榜的新人處女座 | 疾病肆虐下的隔離區,愛情和希望仍在生長

2020-09-17     elvita威生活便簽

原標題:登頂英國小說排行榜的新人處女座 | 疾病肆虐下的隔離區,愛情和希望仍在生長

人類在面對災難的時候,會本能地生出勇氣和智慧。

前段時間,黎巴嫩首都發生巨大爆炸,導致上百人死亡,數十萬人流離失所。然而在一片廢墟中,有一位老奶奶卻安然地坐在鋼琴前,緩緩地彈奏一曲,給了無數人安慰和力量。

圖片為網絡視頻截圖

很多人在這條新聞下留言說,一切都會好起來,這裡日後會重建,變得比以前還要好。

這並不是人們的主觀臆想。

早在一個世紀前,希臘就有一個被視為死亡禁區的小島,那裡曾經隔離著瀕死的麻風病人。

如今,這個叫做斯皮納龍格的小島,成了著名的旅遊觀光勝地。而它的成名,卻是因為一本名叫《島》的小說。

《島》(2020版)書封

01. 與希望近在咫尺,卻又遠在天涯的小島

2006年,英國作家維多利亞·希斯洛普以斯皮納龍格島為背景,出版了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島》。 這本書剛一上市,便打敗了當年炙手可熱的《哈利·波特》《達·文西密碼》,登上英國小說排行榜第一名。也是這本書,讓她一夜之間,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專欄作者,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暢銷小說家。

書中的故事發生在斯皮納龍格島上,它位於希臘最大島嶼克里特島中南部。

這裡緊靠愛琴海,因此有著美麗綿長的海岸線。海岸線上種著一片墨綠色的橄欖樹林,在樹林的掩映下,隱約可以看到其中的小村落,紅色的屋頂,白色的牆體,就像誤入了童話小鎮。

順著窄窄的馬路一直走,沿途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玫紅色的三角梅,一直延伸到一個停靠著大大小小數十隻遊艇的小港灣,站在碼頭向海里眺望,會看到離海岸線不遠處,有一座暗黃色的小島,那就是斯皮納龍格。

斯皮納龍格,被網友譽為「有故事的島」

從1903到1957年間,在長達50多年的時間裡,這裡一直被當作麻風病人的隔離區。一旦附近有人患上了麻風病,便會被立即送到這裡隔離起來。

如今,一個世紀過去了,斯皮納龍格島依然肅然沉寂,島上的建築遺蹟依然保持原來的樣子,仿佛可以看到那些曾經在這裡掙扎著想要活下去的人。

踏上斯皮納龍格島,會發現這裡跟普通的小村落沒什麼兩樣。窄窄的街道兩邊錯落著芭蕉樹,樹蔭下是一些低矮的兩層樓房,房子前都有一塊類似花園的空地,散落著枯枝敗葉。可以想像得出,被隔離在這裡的人們雖然隨時面對著死亡的威脅,但依然積極樂觀地活著,他們種花養草,盡力把自己的生活打點得生動有趣。

在島的最高處,有十面黑色的旗幟,據說是當時的病人為了抗議希臘政府對他們的漠視而設置的,站在旗幟下面,可以看到那近在咫尺,卻又遠在天涯的對岸碼頭。這段距離曾給病人們帶來巨大的痛苦與絕望,他們可以看到那一切,卻又始終無法觸摸到。

那意味著生的希望。

02.兩個女人相同的命運,卻又不同的結局

《島》並不是一個冷冰冰的故事,它紮根於悲涼的現實,卻又充滿生的力量——小說講述了一個家族兩代人相繼罹患麻風病,被驅趕到斯皮納龍格島上的故事。在這個死亡禁區,他們並沒有悲觀地等待死亡,而是與疾病抗爭,帶領島上的人自我救贖,改寫了自己的命運。

麻風病是一種古老的皮膚病,由於這種病無法治癒,患者最終會面部畸形、四肢殘疾,因此人們認為,患麻風病的人都是受到詛咒的人,他們殘酷地處置麻風病人,不是燒死,就是活埋或淹死,至少也要把他們趕出居民區,進行強制隔離。

除了斯皮納龍格島之外,世界上還有很多隔離麻風病人的孤島,比如夏威夷的莫洛凱島、中國廣東的泗安島等,都是讓人聞之色變的「麻風島」。

斯皮納龍格島實景,圖片來自網絡

在小說中,剛剛被送到斯皮納龍格島的麻風病人,往往絕望不已,很多人都試圖跳海來結束痛苦的生命。

的確,在其他人看來,這座島是「活死人墓」,他們認為麻風病會通過空氣傳染,甚至打算帶上足夠的汽油去燒毀它,以此來去掉他們土地上的污點。

島上的年輕人尼克斯想在孩子生日時偷偷回家看望,卻被當場射殺。

這樣的生活環境,怎能不讓人懼怕?

女教師伊蓮妮不幸患上了麻風病,她踏上斯皮納龍格島,見證了島上的荒涼和恐怖,但她依然努力適應島上的生活。

她教授孩子們學習文化知識,努力改變命運,然而最終沒能抗爭過病魔,到死也沒有離開這個死亡之地。

幾年後,母親的命運在女兒身上重演了,伊蓮妮的女兒瑪麗婭也患上了麻風病,來到了這個死亡之島。與母親不同的是,這裡卻成了瑪麗婭人生的轉折點。

在島上,她收穫了友誼和愛情,還和島上的人們齊心協力把這個流放之地改造成了一個充滿愛與互助的世外桃源,也讓這塊污穢荒涼之地重新煥發了生命的活力。

這個被世界隔絕的孤島,逐漸形成了一個小社會,在這裡,那些在外界受歧視的人再次變得平等,他們可以推選島主,就連危重病人都可以得到一張選票。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斯皮納龍格不是他們的生活的終點,而是新生命的開端。因為他們的心靈獲得了解放,而這才是真正的自由。

1941年,德國人入侵克里特島,一直占領了4年之久。而斯皮納龍格島卻因麻風病人的存在而倖免,連納粹都不敢涉足半步,生怕沾染了不潔凈的病毒。因此,在充滿硝煙的戰爭期間,這裡竟成了一個不那麼完美的世外桃源。

更讓人感到寬慰的是,瑪麗婭奇蹟般地得以治癒。

在離開斯皮納龍格島時,瑪麗婭反而無比留戀島上的生活。在她看來,斯皮納龍格島就是一座沒有上鎖的監獄,儘管這是一座令人恐懼的孤島,但島上的病人卻擁有著心靈的自由;島外的生活看似健康,實際上卻充滿了貪婪、爭鬥、嫉妒和爾虞我詐,那才是一個真正可怕的世界。

作者維多利亞·希斯洛普試圖通過小說來告訴我們:是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感情,讓這禁忌之島成為一片沒有戰爭沒有歧視的凈土。

03.一段被試圖抹去,卻又重新提起的歷史

如今,斯皮納龍格島早已不再是人人談虎色變的禁區。

1957年,麻風病被徹底治癒,隔離解除了,希臘政府宣布廢棄了這座島。

倖存者和當地政府都嘗試抹去這座島的歷史痕跡,假裝沒有存在過。直到由《島》這部小說的出版,人們才意識到,這座島上暗藏著歷史的厚重與明媚的生機。直到那時,人們逐漸開始重新談論起斯皮納龍格島的過往故事。

前不久的熱播劇《三十而已》中,陳嶼的睡前讀物也是這本充滿了愛與救贖的《島》,導演大概是想通過這本書的寓意,暗示婚姻雖然會經歷坎坷,但最終會有一個美好的結局。

電視劇《三十而已》(截圖中為舊版書封)

這座島見證了疾病、殘缺和逝去,也見證了善良、頑強和希望,重新回歸平靜,以特色的歷史故事和醉人的風景成為了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

人們不會忘記,在這個疾病肆虐下的隔離區里,曾經有過那麼多向死而生的愛和自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w3MnnQBeElxlkkaU0R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