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過來人,袋鼠麻麻經常會遇到朋友或者讀者的這些提問:
頭胎剖,二胎能順嗎?
頭位可以順產嗎?
哪些情況會順轉剖?
……
生活中,很多孕媽媽,可能越臨近預產期就越緊張,糾結於是剖還是順,看到影視劇里關於生孩子堪比「九死一生」的場景,心中害怕不安……
其實,我們對於分娩的恐懼,往往來自於對分娩的未知。今天,袋鼠麻麻就分享一些關於分娩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孕媽媽們有所幫助。
1、頭位可以順產嗎?
很多媽媽問:檢查的時候胎兒是頭位,是不是就一定能順產?
我們知道,胎兒頭部衝著骨盆和會陰的方向,就稱為頭位,屬於正常的胎位。
一般來講,在孕晚期通過超聲檢查,如果發現胎兒是頭位,只能說孕媽具備了順產的一個初步條件,可以嘗試陰道分娩;但這並不代表所有的頭位一定都能順產。
因為在分娩過程中,胎兒的頭部會隨著產程進展、宮口開大逐漸進入骨盆更深的位置,發生適應性旋轉。
如果發生了異常旋轉,經醫生判斷不能進行順產的,就需要剖腹產。
2、哪種情況需要順轉剖?
有的人問:如果順產到一半實在疼痛難忍,可以轉剖嗎?
一般這種情況的順轉剖很少出現,無痛分娩為越來越多的人提供了新的選擇,因疼痛難忍而剖腹產的比例大大降低。
出現順轉剖,最常見的原因是胎兒窘迫和難產。
如果在分娩過程中,醫生髮現發生胎兒宮內窘迫,或者產婦宮縮已經很久了,但是宮頸口持續不開或胎頭不再下降等,診斷為難產的情況下,為了寶寶和產婦的安危,就需要轉剖腹產了。
3、頭胎剖,二胎能順嗎?
不少二胎孕媽媽一定問過這個問題:一胎剖腹產,二胎能順產嗎?
其實,並不是說頭胎剖,二胎就一定得剖,但如果想順產是需要具備一定條件的。
比如,如果頭胎是因為胎兒臀位而進行剖腹產的,二胎分娩前檢查是正常胎位,就可以嘗試順產;如果頭胎是因為骨盆比窄小選擇了剖腹產,那麼下一次分娩可能依然得剖。
此外,如果上一次剖腹產是縱形切口,或者胎兒屬於巨大兒等,那麼也是不建議順產的。
具體是選擇剖還是順,一定要根據醫生檢查評估建議為準,不要盲目執意順產或者為了所謂的良辰吉時而剖腹產等。
4、哪些情況下需要側切?
有的孕媽媽分娩時是順產,但還是沒有避免挨一刀——側切。
這是為什麼呢?
側切可以擴大陰道口的大小,減少對胎頭的阻礙,讓胎頭更快地娩出。
一般而言,大部分的會陰側切是由於胎兒因素而進行的。
劇烈的宮縮,本身就會導致胎盤供血變差,再加上會陰部擠壓胎頭,如果分娩過程中發現胎兒有明顯的缺氧表現,醫生就會進行側切。
若是早產,劇烈的壓迫會增加胎兒顱內出血的風險,這種情況下也可能進行側切。
此外,如果孕媽媽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不能夠耐受較長時間的產程,為了減少因疼痛刺激加重原發疾病的風險,醫生會進行會陰側切術,縮短疼痛的過程。
袋鼠麻麻有話說:
其實,生孩子就如同上戰場,恐懼、焦慮、緊張只會增加痛苦,對於分娩沒有絲毫益處。提前了解分娩的相關知識、技巧,就能大大緩解焦慮的情緒,有助於順利闖過分娩這一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uZLyncB9wjdwRpvhas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