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參加「一會一節」開幕活動:讓文化優勢變成經濟優勢

2019-08-28     南粵古驛道網

由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貿促會、甘肅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四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和第九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簡稱「一會一節」)於7月30日至8月1日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舉辦。廣東省有關領導率團出席了開幕活動,期間對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工作進行了調研。

「一會一節」開幕活動

圖為「一會一節」開幕式現場。

7月30日上午,第四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和第九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在甘肅省甘南州合作市盛大開幕。吉爾吉斯前總理卓奧瑪爾特·奧托爾巴耶夫出席開幕式。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林鐸,文化和旅遊部部長雒樹剛,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副局長張宏森,蒙古國自然環境與旅遊部長納·策仁巴特,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執行主任祝善忠,世界銀行全球文化遺產和可持續旅遊協調主任艾哈邁德·艾威達出席開幕式並致辭。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仁健主持開幕式。來自36個國家和地區的800多位嘉賓出席開幕式。開幕式期間,舉辦了「論、展、演、游、貿、創」6大類10項主體活動;推介了「三區三州」旅遊大環線;舉行了「三區三州」文化旅遊項目簽約儀式。開幕式後,與會領導和嘉賓還出席了「百千萬」游「三區三州」旅遊大環線啟動儀式。

圖為開幕現場,外國嘉賓被智能機器人吸引。(高翔/攝)

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和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由甘肅省和國家有關部委聯合主辦,已經連續舉辦多屆,成為推動甘肅和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品牌節會和打造絲路旅遊共同體的重要平台,對傳承絲路精神、融通絲路文化、實現絲路共贏起到了顯著作用。受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和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等重要平台和品牌影響,近年來,甘肅文化和旅遊產業增長強勁。2018年,甘肅省旅遊接待人數達3.02億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2060億元,分別增長26%和30%,文化旅遊產業占比已達到全省GDP的7%,在十大生態產業中是首位產業,已成為甘肅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

甘肅省舉辦「一會一節」的成功經驗

(一)黨政領導高度重視,提升「一會一節」層次規模

甘肅省「一會一節」由書記、省長親自領銜,親自作出部署要求。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任執委會主任,省政府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省政府秘書長等省領導任執委會副主任,省委副秘書長、省政府副秘書長、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省發展改革委主任、省財政廳廳長、省交通運輸廳廳長、省商務廳廳長、省文旅廳廳長、酒泉市委書記、甘南州長等37位省市領導任執委會成員。執委會下設「一辦十組」:辦公室(秘書處)、論壇活動組、展覽展會組、文藝演出組、接待聯絡組、新聞宣傳和輿情管控組、安全保衛組、交通保障組、志願服務組、資金籌措組、場館建設保障組。甘肅省把辦好「一會一節」作為提升全省對外開放水平、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重大舉措,加強組織領導,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組織實施,樹立大局意識和「一盤棋」思想,舉全省之力,在人力、物力、財力上充分保障「一會一節」各項活動有力、有序推進。

圖為觀眾在絲綢之路旅遊商品展上參觀。

(二)活動模式大膽創新,樹立文旅融合發展典範

甘肅省首次將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與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放在一起舉辦,不僅是舉辦節會的創新之舉,還是甘肅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縱深發展的大膽探索,這是一個實踐突破,也是甘肅文旅產業發展的新格局。「一會一節」開啟文旅深度融合新篇章,「一會」與「一節」優勢互補、相得益彰,極大豐富了節會活動的內涵和外延,有利於形成產業互促共進的疊加效益。文化和旅遊部雒樹剛部長給予其高度評價:甘肅省「一會一節」整體水平遠遠超出了預期,很好地做到了文旅融合,可以說是文旅融合的典範。同時,這次「一會一節」放在甘南州召開,旨在更好推動「三區三州」旅遊大環線建設,進一步借力「一帶一路」、生態文明建設,為擴大絲綢之路沿線人文交流提供了廣闊平台;為消除貧困、造福百姓注入了文旅力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現鄉村振興增添新活力、構築新支撐,讓人充滿期待。

(三)文藝演出精彩紛呈,各族人民共享民族藝術盛宴

以「美麗中國,吉祥高原」為主題,先後組織策劃多場專場演出和配套演出,講述「三區三州」精彩故事,謳歌各族人民熱愛和平、嚮往美好生活的真摯情懷。開幕式迎賓演出「三區三州」文藝展演,來自中直文藝院團和四川、雲南、西藏、青海、新疆等「三區三州」各省區的省外10個文藝團體、省內11個文藝團體的藝術家們,共同奉獻了一場精彩紛呈、極具民族特色的藝術盛會。九色香巴拉文藝演出暨「百、千、萬」游「三區三州」活動,上萬名當地群眾和藝術工作者先後表演了獨具藏族特色的歌舞節目,近20萬各族群眾在現場觀看,共享民族藝術盛宴。演出過程中,還舉行了參會嘉賓為百家旅行社、千輛自駕車、萬人游「三區三州」的代表授旗活動,場面壯觀,令人振奮。

圖為「美麗中國 吉祥高原」主題的「三區三州」文藝展演。

(四)展覽宣傳豐富多樣,讓文化優勢變成經濟優勢

一是舉辦以「薈萃絲路名品,助力脫貧攻堅」為主題的絲綢之路旅遊商品展,設「一帶一路」國際展區、「三區三州」展區、東西部扶貧幫扶展區、文創和旅遊商品大賽區、動漫遊戲文化展區、唐卡藝術展、民族服飾展等11個展區,布展面積達10000平方米。俄羅斯、法國等1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三區三州」及國內其他省區市的74家企業參展,充分發揮平台推動藝術交流、文明互鑒、合作共贏的作用。二是精心製作「三區三州」旅遊大環線宣傳推廣片,通過深入挖掘並聯動「三區三州」壯美的自然景觀、濃郁的民族風情和豐厚的文化旅遊資源,以自駕游消費為主體,串聯絲綢之路、茶馬古道、唐蕃古道等歷史文化和自然風情並重的傳統路線,以及新藏公路、珠穆朗瑪峰、三江併流等高海拔地區旅行的極限體驗和多元民族歷史文化線路,線路可長可短、可繁可簡,力圖構建主題突出、傳播廣泛、社會認可度高的系列化旅遊品牌體系,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讓文化優勢變成經濟優勢,真正使文化旅遊這個幸福產業、美麗產業助力群眾增收,打造經濟與社會相互促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改革開放新格局。


啟示

甘肅「一會一節」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群眾參與度高,民族團結氛圍濃厚,活動模式新穎多樣,文藝演出精彩紛呈,展覽展會匯聚精品,「三區三州」旅遊大環線引人入勝,給參會嘉賓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為廣東省辦好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廣東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廣東旅遊文化節提供了學習借鑑的經驗。

未來,廣東省相關部門可考慮積極創新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廣東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廣東旅遊文化節的辦會辦節模式,深入挖掘南粵古驛道的歷史古蹟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及自然資源和價值內涵,聯動古驛道周邊旅遊線路,融入文創、遊學、音樂和展覽等元素,積極探索借鑑甘肅省甘南藏區「浪山節」[1]模式,舉辦各項特色文化和旅遊活動,進一步做好「古驛道+旅遊」產品設計和宣傳推廣,講好「北有茶馬古道 南有南粵古驛道」的故事,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和休閒旅遊需求,紮實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


注釋:

[1].浪山節,藏語稱「香琅節」,據考是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拉卜楞寺數百名僧侶在每年特定的時間赴野外採薪習俗的延續和發展。在藏語中,「浪山」是「採薪」之意。甘肅甘南藏區,每到農曆六月間,氣候溫和,陽光明媚,農事間歇,家家戶戶收拾鍋灶炊具、飲食物品,全家老少出動,到野外山坡、草地、河邊選好地點,搭起帳篷,穿起盛裝,會餐、飲酒、歌舞。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由南粵古驛道網采編綜合整理。)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本站所刊文章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uW212wBJleJMoPM6yiG.html








阿瑞:歸途

2019-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