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胎動是寶寶跟媽媽的第一次接觸,大部分人認為,胎兒相對活躍,說明發育得好,將來性格也會活潑一些,而有些寶媽卻表示,自己感受到胎動的次數很少,即便遇到了,也非常輕微,這是怎麼回事呢?「別人胎動明顯,我卻沒感覺」,為啥孕媽感受不同,看完就明白了
了解胎動!
1、胎動出現的時間
胎動指的是胎兒發育到一定程度,具備活動能力時,孕媽所感受到的一種生理狀態。一般來說,胎兒成長到4個月後,身體就已經基本成型,且具備了一定的活動能力,是可以發出胎動的,不少孕媽都是在懷孕4、5個月(懷孕18至20周)的時候體驗到胎動的,雖然寶寶的力量很輕微,但對於孕媽來說,卻是一種神奇的感覺。
2、幅度會逐漸變大
隨著胎兒發育,機體各方面功能增強,胎兒的力量會變大,動作也更加流暢,這個時候孕媽感受到的胎動是相對明顯的,有些人甚至可以從肚皮觀察到胎動,充滿視覺衝擊。
3、有規律可循的
胎兒在健康情況下,活動是規律進行的,一般為12小時內30至60次,平均到每小時也就是3至5次。但由於胎兒不同階段狀態不同,一天當中的胎動次數會隨著發育發生變化,但只要胎動一直保持規律進行,就無需擔心。
4、胎動變化要警惕
如果胎動次數短時間之內出現了大幅度的變化,比如從12小時35次突然降低到12小時不到10次,則建議早點就醫確認為妙。
「別人胎動明顯,我卻沒感覺」,為啥孕媽感受不同,看完就明白了
1、孕媽的感知能力不同
有些女性對身體的輕微變化很敏感,即便胎兒只是做了輕微的動作,孕媽也能察覺到,而有些女性的感知能力則比較弱,再加上胎兒發出的動作較為輕微,孕媽難免就會忽視掉。
2、生活環境不同
有些孕媽生活在相對安靜的環境當中,周遭沒有其他聲音時,胎兒活動就會顯得尤為突出,但如果孕媽所處環境比較複雜,經常能聽到雜音,那麼即便胎兒發出了胎動,孕媽的注意力也被雜音所吸引,自然不能很好的感受胎動。
3、身材條件不同
有些孕媽肚皮比較薄,沒什麼肉,當胎兒活動時,肚皮的感受就會相對清晰,甚至能從肚皮觀察到胎動,而有些孕媽肚子上肉很多,胎兒的力量被脂肪緩衝掉,感受也就不那麼明顯了。
4、羊水量不同
每個女性的懷孕狀態不同,羊水量是存在差異的,即便處於正常值,也會出現量多或量少的情況。對於一些量多的孕媽來說,胎動時羊水會對力量進行緩衝,降低孕媽的感受,而對於一些量少的孕媽,羊水緩衝作用則不那麼明顯,胎動感受也會更強一些。
看到這大家應該明白了,每個孕媽對胎動的感受不同,其實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但只要胎動有規律地進行,產檢時胎兒狀態正常,大家就不必擔憂。各位寶媽,你在懷孕時感受到的胎動明顯嗎?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