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飛彈打十萬噸核航母,命中都打不沉?模擬結果令美軍心涼

2024-09-02     三金武器說

隨著飛彈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中國東風系列反艦飛彈的出現,這一局面正在發生變化。關於「東風飛彈能否擊沉美國的10萬噸級核動力航母」的討論,不僅牽動著軍事界的神經,也引發全球戰略學者的廣泛關注。

對於這個問題,北京理工大學學報曾刊登過一篇論文,模擬了東風飛彈直接命中航母時的場景,其結果讓美軍心涼。

東風飛彈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飛彈部隊的核心裝備,涵蓋從短程、中程到遠程的多種型號,其中東風-21D和東風-26被稱為「航母殺手」,專為打擊海上大型目標而設計。這些飛彈擁有高超音速飛行能力,具備極高的打擊精度,並能夠突破敵方防空系統,從而對敵方航母編隊構成致命問題。

反艦飛彈的設計目的在於摧毀敵方艦艇,通常通過高速飛行和精準命中來實現這一目標。飛彈攜帶的高爆炸藥頭在命中目標後,會產生巨大的衝擊波和高溫,將艦艇的甲板、隔艙等關鍵部位摧毀。此外,還可能引發艦艇內部的連鎖爆炸,如燃料或彈藥庫爆炸,從而進一步加劇艦艇的破壞程度。

而東風-21D和東風-26飛彈的作戰效能,不僅體現在其精確打擊能力上,還包括其強大的毀傷能力。

以東風-21D為例,該飛彈能夠以10倍音速的速度沖向目標,這種高速衝擊使其在命中目標後產生的動能極大,加上飛彈本身的高爆炸藥頭,足以對航母這樣的大型艦艇造成嚴重的結構性破壞。

接下來,我們再來分析一下:模擬結果。

北京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在論文中對東風飛彈命中10萬噸級核動力航母的場景進行詳細的模擬。模擬過程考慮:飛彈的飛行速度、爆炸威力、衝擊波傳播等多種因素,並對航母的結構強度、甲板和內部隔艙的抗衝擊能力進行精確的建模分析。

模擬結果顯示:即使是相對小當量的反艦飛彈,若直接命中航母,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和高溫也足以導致航母甲板的嚴重變形,並可能破壞其內部隔艙。這種變形,不僅影響航母的正常運行,還可能導致艦載機無法起降,從而削弱其作戰能力。

更為嚴重的是,如果飛彈命中航母的關鍵部位,如彈藥庫或核反應堆,可能引發更大的災難,甚至導致航母的沉沒。

儘管,美國航母在設計上考慮多種防護措施,如多層防空系統、分隔結構的設計等,但面對東風飛彈這樣的高超音速武器,這些防護措施的效能大打折扣。

而模擬結果表明:東風飛彈的高速和高能量,使其能夠在極短時間內穿透航母的防禦系統,並對其結構造成難以修復的破壞。

模擬結果的公布無疑讓美軍感到心涼。一直以來,美國依賴其航母編隊在全球範圍內投射軍事力量,航母的安全性是其全球戰略的基石。

然而,東風飛彈的威脅迫使美軍重新評估其航母編隊的作戰模式。美軍可能會考慮增加防禦能力,甚至調整其航母的部署方式,以應對可能的東風飛彈攻擊。

東風飛彈的出現引發關於航母未來發展的廣泛討論。雖然航母在現代海戰中的地位仍重要,但隨著反艦飛彈技術的進步,其生存能力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一些軍事專家認為:未來航母可能會向更小、更靈活的設計方向發展,或者通過技術革新,提升其防禦能力,甚至發展新型防護系統以應對新型飛彈威脅。

對於中國來說,東風飛彈不僅是軍事技術的進步,更是國家戰略威懾力的體現。通過發展高效的反艦飛彈,不僅能夠有效威脅敵方航母編隊,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潛在敵對勢力進入中國近海。這種戰略威懾力的提升,增強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地位,並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總而言之,東風飛彈對美國10萬噸級核動力航母的威脅,是現代海戰技術發展的一個縮影。

隨著飛彈技術的不斷進步,傳統的海上作戰力量如航母,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儘管航母的地位依然重要,但東風飛彈的模擬結果無疑給全球軍事戰略帶來深遠影響。

未來,隨著中國飛彈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全球戰略格局的變化,航母的角色和作戰方式可能會迎來新的變革。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東風飛彈的成功不僅展示其在高科技領域的巨大潛力,更強化其在國際舞台上的軍事威懾力。而對於美國及其盟友而言,如何應對這一新型威脅,將成為未來海上作戰的重要課題。這場技術與戰略的博弈,必將在未來幾年內持續影響全球軍事力量的平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ffec897352171a7680a2160aa62f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