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王」「蟹後」比去年長個啦!今年上海河蟹的產量和品質均為歷史最好水平

2023-11-16     浦東發布

原標題:「蟹王」「蟹後」比去年長個啦!今年上海河蟹的產量和品質均為歷史最好水平

「蟹王」「蟹後」比去年長個啦!今年上海河蟹的產量和品質均為歷史最好水平

「蟹王」642克,比去年的重了72克;「蟹後」521克,更比去年的增加了88克!

11月14日,上海海洋大學第十七屆蟹文化節暨2023年「王寶和杯」全國河蟹大賽在王寶和大酒店正式開賽。來自上海、江蘇、安徽、浙江、山東、湖南、江西、四川等地120家單位選送的2800餘只河蟹相聚滬上,角逐全國河蟹產業界一年一度的「奧斯卡獎」。

本屆賽事的參賽代表數量創下賽事的新高,參與「蟹王」「蟹後」比拼的優質河蟹普遍比去年要大了一圈。經過激烈追逐,「蟹王」由南京市高淳區固城湖中華絨螯蟹原種場奪得;「蟹後」由吉水縣盤谷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拿下。

當前,全國成蟹養殖產量穩定在80萬噸左右,養殖產值約700億元,已從以前的高密度、大養蟹階段進入低密度、養大蟹階段,從以前的追求產量時代進入追求品質時期,從數量擴張型轉入質量提升型。自2014年以來,全國河蟹產量雖已基本穩定,但養成規格卻不斷攀升,大規格蟹的門檻已從當時的雌蟹3兩和公蟹4兩,提升至當前的雌蟹4兩和公蟹5兩。隨著規模的提升,品質也不斷增強,全國河蟹產業進入了穩定發展的「質量時代」。

「今年的大閘蟹個體大、品質好,而價格卻是去年的『腰斬價『,消費者可以很低的價格品嘗到養殖歷史上最好的大閘蟹。」上海市中華絨螯蟹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上海海洋大學教授王成輝表示,全國大閘蟹已集中上市,量足質優價格低廉,用往年買三兩規格河蟹的錢,今年可以買到半斤規格的河蟹。

上海已形成崇明、松江、寶山和浦東為「四足」,青浦和金山為「兩翼」的「四足鼎立、兩翼協同」河蟹產業發展格局,本地大閘蟹從外觀、規格、口感、品質等方面已進入全國前列。由於良種、良法的高效配合,加上今年的氣候條件整體較好,上海河蟹的產量、規格和品質也都達到了歷史最好水平。

文字:符佳

編輯:倪竹馨

* 轉載請註明來自浦東發布官方微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ffd26f66832b97bdaf85d7e3a368f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