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下蛋,漢王穿越產業周期的商業秘籍

2023-05-03   懂懂筆記

原標題:沿途下蛋,漢王穿越產業周期的商業秘籍

前些天,參觀了漢王科技成立三十周年的舉辦的展覽,感觸很深。作為中國科技產業的發源地,中關村過去幾十年間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知名科技企業,他們穿越不同的時代,但像漢王這樣能走過三十年的企業真的不多。四通、方正、長城等當年響噹噹的企業,後來都在歷史的大潮中慢慢褪去。

漢王不僅成功走過三十年,今天還是走在最潮頭——這次展覽了很多人工智慧相關的技術與產品,讓我們既看到這家公司的技術底蘊,也看到始終走到技術最前沿的創新精神。

漢王為什麼可以走得這麼久、這麼穩?總結為兩點:第一是技術底座,始終堅持技術創新,是一家技術驅動型的企業。第二是沿途下蛋的商業策略。AI技術成熟需要很長曆程,一方面企業需要資金源源不斷地持續發展,另一方面技術也需要在一個一個產品中慢慢成熟。漢王就挑准了這個仿生撲翼機器人的這個賽道,先在這個地方創造出一款從0到1的產品,然後擺在市場上,逐步有了核心技術的這種積累以後,再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終局是人形機器人,但這需要企業的技術一點點積累,團隊不斷打磨,也要在這個過程中創造商業落地的場景。

中關村幾十年間,技術創新的企業並不少,但是很多企業沒能走得太遠,就是因為缺少「沿途下蛋」的商業思維,步子往往邁得太急、太大,有技術沒市場,或者投資過於激進,沒有熬到技術成熟就已經倒下了。

作為中關村的「長青樹」,漢王的商業思維最值得當下的科技企業借鑑。特別是今天,ChatGPT大火,無數的企業、創業者、投資人一擁而入,有的是砸巨資做底層研發,有的是追概念造熱點。其實,真正的商業是樸實的,底層技術需要持續投入、長期積累,不可能一蹴而就。企業運營下去也要有成熟的商業規劃,而不能憑著熱情和對未來的野望就縱身一躍。

今天的漢王,擁有手寫識別、OCR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一些核心技術,公司將這些技術整合輸出為一些針對B端的應用和針對C端的產品,公司現在共有人臉及生物特徵識別、文本大數據、筆智能交互、智能終端產品四大板塊。

在B端,基於OCR和NLP技術的文本大數據板塊衍生出垂直行業業務,比如漢王智學主要做數字金融,漢王影研是做數字政法和數字民生,漢王數字在做圖書館和檔案館業務。漢王科技還和多個領域的不同企業進行合作,比如和郵政合作的有聲明信片印表機、和醫療系統合作的信用就醫設備,患者可以通過該設備實現先就醫後付費,解決了患者資金上的燃眉之急。還有醫保自助項目、醫保零星報銷智能識別項目等等。看過展覽你會發現,漢王的業力已經深入很多民生項目,我們平時可能沒有感覺,但已經得到了漢王技術的支持。

在C端,漢王有很多深受用戶喜愛的產品。比如電紙本一直是漢王的明星產品,漢王從2005年開始電紙書研發,在2008年發售首款電紙書N510,同年9月,N516就跟隨神七載人飛船一起進入太空,這些都是有實力的企業才能做到。其打造的漢王N10系列電紙本更是突破常規,去掉了電容屏和導光板,增加了螢幕的透光性,還原清晰的閱讀體驗,而其也憑藉流暢的讀寫體驗與屏白如紙的顯示效果,不斷破圈,深受用戶好評,成為學生及職場商務等人士學習和工作的好幫手。

漢王的「智能仿生撲翼飛行機器人玩具」吸引了很多觀眾,無論從外觀還飛行姿態上都和真實的鳥類非常接近,而且操作十分簡單,即便是小朋友都可以輕鬆享受飛行的樂趣,在未來仿生撲翼飛行機器人應該還會有更加廣闊的應用場景。

其實這些年,沒有太關注漢王這家企業。直到ChatGPT大火時,漢王科技收穫了7個漲停板,當時還有些詫異。這次參加了30周年慶典,對漢王又有了新的認識。三十年積累,在多個領域都有著雄厚的技術研發實力和多款產品的落地應用,當別人都在每天喊著AI的時候,漢王已經腳踏實地走了很遠。

中關村需要漢王這樣的企業,中國科技創新也需要更多的「漢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