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又是一次思維碰撞,也是一場民生問題的「大思考」!
撰文丨李不易
編輯丨風子頔
2022年取消中考分流,很多人誤以為不分流了,然而並非如此。事實上,教育部只是取消了50%的分流比例,並沒有取消分流政策。所以,作為家長我們不得不去關注當下的職業教育情況。
本文將披露職業高中的亂象,內容已做相關處理,請放心閱讀。
隨著教育政策的改變,各地原有的職業高中逐漸趨向於「職教園」的發展。職教園的出現本身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情,可到落地後卻出現了各種亂象,損國害民。
職教園設立的初衷是為了培養不同類型的職業人才,讓中考後未能進入普通高中的孩子「多條路可走」。小陳便是這樣的學生之一,根據他的親身經歷,我們做了相關了解,結果大跌眼鏡。
2020年小陳初二輟學(實際上是被老師勸退的),從此成為了無業游民。15歲的他在社會上流蕩了1年多後,想再次回到校園。後在初中老師的「幫助下」,小陳於2022年春季進入到B市職教園讀書,可到了之後他才發現:「這裡不是學校,就是『託兒所』。」
在職教園內的學生分為兩類,一類是面向春季高考的,一類是面向就業的,每個專業的學費均在4000元左右。小陳表示:入學3個多月來,老師幾乎不上課,同學們課堂上除了玩手機就是睡覺,對此他非常失望。
接到小陳的信息後,我們對該職教園做了一些調查,並整理出了整個「套路」。該職教園招生範圍並不限於應屆畢業生,每招一名學生國家將補貼6000元,對於提供生源的「老師」,職教園學校將獎勵3000元/生。如此就形成了一條灰色產業鏈,許多初中老師每年在春秋季都會進行兩次「推介」,從而謀取利益。
而學生到了職教園以後,尤其對選擇就業方向的學生格外放鬆,課堂上不是給學生放電視看,就是讓學生「自習」,根本沒有什麼教學內容。如此下來,大部分學生在入學一年後選擇了離開,而這「並不影響學校的收入」。對此,還有職教園老師表示「太正常,套取的就是國家的錢」。
職業教育的設立本是為了培養不同類型的專業人才,而結果卻成了某些利益團體的「致富路」,這種行為無異議堂而皇之的詐騙。輟學後的學生流入社會,沒有一技之長,甚至由於未成年而對社會造成了某種危害。
面對如此情況,試問教育管理層:你們有過嗎?
倡導教育公平性,讓更多人獲得技能,才是國家發展的前提。人才不分類別,職業不分貴賤,希望職業教育能夠擔起責任,為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或許小陳的經歷只是個例,那麼放眼全國:職業教育如何,就留給大家評論吧。
(圖片僅供參考與本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