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記者 孫淼 通訊員 尹士平 張子潔 常彩雲 濟南報道
2024年11月1日是第六個「世界流感日」,主題是「預防流感,守護健康」。秋冬季是冷空氣的主場,這個時候,病毒、細菌、支原體等病原體躍躍欲試,其中就包括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那麼,什麼是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易感人群有哪些?如何科學預防避免中招?日前,濟南市疾控中心專家就為廣大公眾來支招。
什麼是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是由病毒、細菌、支原體等病原體從呼吸道感染侵入、傳播而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統疾病。受涼、淋雨、氣候突變、過度疲勞等原因都會讓原本已存在於上呼吸道的或從外界侵入的病原體迅速繁殖,導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禦功能下降,從而誘發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有哪些臨床症狀?
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一般起病急,常伴有發熱、畏寒、頭痛、肌肉關節酸痛、極度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還可伴有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狀和(或)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嚴重者可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器官衰竭、休克,甚至導致死亡。
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途徑
急性呼吸道傳染多發於冬、春兩季,有傳播迅速、流行性強的特點,傳播途徑主要包括空氣傳播和接觸傳播。
空氣傳播:病人或病原攜帶者在呼氣、噴嚏或咳嗽時,病原體經口鼻排出,易感者吸入後可引起感染。
接觸傳播:易感者直接或間接接觸攜帶病原體的分泌物、血液、體液或排泄物時,有可能造成感染。
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的易感人群
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易感性強,老幼體弱、免疫功能低下、職業暴露等是這類疾病的高危因素,重點關注的易感人群有:
(一)5歲以下的兒童,特別是2歲以下的嬰幼兒;
(二)孕婦;
(三)65歲以上的老年人;
(四)慢性疾病患者,特別是患有呼吸疾病或者慢性心臟疾病的人;
(五)醫療機構、農貿市場等特殊場所從業人員。
如何預防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遠離傳染源
儘量避免密切接觸家禽和野生動物,不屠宰或使用病、死禽畜或野生動物。儘量避免與患者近距離接觸,特別是在患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保持至少1米的距離。儘量避免到人群聚集、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提高防護警惕,必要時要佩戴口罩。
注意衛生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勤洗手,特別是在接觸可能帶有病原體的物品或場所後,使用肥皂和清水徹底洗手。咳嗽和打噴嚏時用紙巾或彎曲的肘部遮住口鼻,以防止病原體傳播到空氣中。立即將使用過的紙巾丟棄,並徹底清潔雙手。避免觸摸眼睛、鼻子和口腔。
開窗通風
定期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有助於減少空氣中病菌的濃度,如周圍有呼吸道症狀病人時,應增加通風換氣的次數,同時注意保暖。
增強免疫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充足的睡眠,加強體育鍛鍊,增強體質,減少焦慮,均衡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多飲水,增加機體免疫力。根據醫生或衛生部門的建議,可以接種流感、肺炎等疫苗來預防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
及時就醫
如果出現發熱(腋下體溫≧37.3℃)、咳嗽等症狀,應自覺避免接觸他人,佩戴好口罩後儘快到正規醫院就診,主動向醫生描述旅遊史、職業及接觸史,並積極配合治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f756997da801edb09f447e6dc3a5c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