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個說法挺有意思的,說「永遠不要和跟你不在同一層次的人爭辯,因為他會把你的智商和他拉到同一水平,然後以他在那個水平豐富的經驗打敗你。」我相信生活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感受吧?和人爭論,你講邏輯,人家胡攪蠻纏;你列證據,人家說你抬槓。其實不僅是我們有這樣的苦惱,從古至今也有不少過來人苦口婆心勸誡:不要再和不同層次的人爭辯啦,怎麼說?
《莊子·天道》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說士成綺崇拜老子,跋山涉水來見他,見了老子卻覺得他不像個聖人,說老子宅院混亂,還浪費糧食,為富不仁,憤怒噴了一頓於是離去。老子漠然不理,沒有反駁。
第二天士成綺又回來,說,我昨天出言傷害您,今天我已經醒悟,請您來指導。
老子卻我的內心和聖人名分沒什麼關係。之前你說我是牛我在稱呼上便是牛,你說我是馬我也就是被稱為馬,如果確實有那種樣子,人們給了稱呼卻不接受,抗拒它,反而受到第二次災禍。又不是你說是什麼我就是什麼了。
這正是昨天老子不予理睬的原因,而士成綺也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非常愧疚。其實很多時候,爭辯是沒有意義的。一方面如果對方以他局限性的視角來判斷你,存在偏見,爭辯未必有用。比如啊一個人說你的事業啊理想啊鑽研啊都沒什麼用,不如出去多跟人打打交道交幾個朋友掙點快錢,那我們如何辯解都很難改變對方的想法,生活總是充滿各式各樣的惡意揣測,不是嗎?而另一方面,就像莊子所說,「夏蟲不可語冰」,跟夏蟲講冰這種無意義的爭辯其實是對自己的消耗,我們能得到什麼呢?較真的名聲、時間的耗費,還有壞心情罷了。因此,點到即止就好。
當然我認為這句話也有局限性,層級是什麼?什麼人是和我不同層次的人呢?人不分三六九等,只是在認知和經驗上稍有區別,動不動評價別人層次不如自己,反而是一種傲慢。因此重要的不是判斷他人,而是判斷你的爭辯是否能取得效果,免得無謂地消耗自己的時間與精力,反而收穫一堆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