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悅:中國繪畫史上第一位以畫竹為著名的畫家

2022-08-26     羲和奇談

原標題:蕭悅:中國繪畫史上第一位以畫竹為著名的畫家

中國的畫家和世人都熱愛大自然,體會大自然中的一舉一動,很多詩和繪畫都蘊含著奇妙的自然景觀。

不管是詩人還是畫家都非常喜歡"梅蘭竹菊"著四種植物被象徵了"四君子",同時也是古代文人墨客的精神代表。

在唐朝絕大部分對於畫竹有著難以割捨的感情,風格豐富而多樣,就連唐朝的蕭悅也是畫竹的一個高手,眾多人對他的畫情有獨鍾,"千金難買一根竹"也成為蕭悅繪畫的一個評價。

一、文人墨客皆愛竹

我國古代人歷來就非常喜歡竹子,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竹子的國家,從竹子在中國的發展來看,我國的歷史文化中都有竹子的存在。

竹子也成為我國歷史文化發展和精神文明的一種象徵,竹子在中國詩歌和繪畫中的歷史源遠流長,中國也被稱為"竹子文明的國度"。

中國自古與竹有分不開的關係

我國的文化歷史上,"松竹梅"被稱為"歲寒三友","梅蘭竹菊"則被成為"四君子",竹子能夠在兩種稱號中都出現,可見中國人對竹子的喜愛。

竹子因為形狀筆直,四季常青,非常符合中國人的審美標準。

竹子在中國也被廣泛種植,從南到北都能看見它的身影,蘇東坡還以自己的經歷來評價竹子對自己的重要性"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竹子在中國歷史上的腳步處處可尋,竹子已經成為人們精神文化上的象徵,竹文化成為一種做人的標準,竹子的氣節和散發出來的魅力,成為古代比喻人的一種標準。

竹子在一年長青,被人們認為是生命延續的一種象徵,中通外直的形態,受古代文人墨客的喜愛。

竹子也是中國詩歌和繪畫的重要體裁,從《詩經》開始,歷代就有畫竹的習慣,美術在古代一直是生活的一種象徵。

竹作為美術品的重要源泉,數千年來畫竹的名家也是才人輩出,因為竹是繪畫中最熱衷的對象,所以造就了中國繪畫水平的不斷攀升。

因為有前人的參照,所以繪畫水平一直都呈現一種上升趨勢,可見竹是中國美術文化中不可替代的物質載體。

2.想入繪畫之路,先畫竹

畫竹也是從唐朝開始的。唐代上到皇親國戚,下到平民百姓都喜歡竹子,唐玄宗、王維、吳道子都喜歡畫竹。

在唐朝畫竹的方法就出現了很多種,不管是雙勾著色法,還是工筆、寫意都會畫竹,在唐朝畫竹的名家也是層出不窮,只要是畫山水或者花鳥的畫家,沒有不畫竹的。

正是這種繪畫之風,對畫家畫竹提出了更高的標準,開始逐漸強調繪畫當中展現出來的氣勢,在眾多的畫家中,白居易畫也是一絕,他的竹不拘一格受到了唐朝的一致好評。

古代畫家必須先畫竹,同時還有"梅蘭菊"這些是花鳥畫最基本的工作,對於畫竹也有唐朝人自己的評分標準。

觀察竹的形態,在運筆上體現竹自己對竹的一些感知,竹的神韻與氣節都是繪畫人的一種體現,畫竹能夠體現出繪畫人的精神氣質、一種審美標準。

畫竹也是一種繪畫門檻,如果能夠達到一種境界,所畫的竹當中能夠展現出一種"神韻"。

二、竹之神韻,皆為上乘

竹古往今來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他們面對竹子有自己的感情,創造了數以千年有關竹子的故事、書畫、詩歌等,竹已經成為一種獨立的繪畫成分。

我國的傳統繪畫藝術自古就把竹放在一個較高的地位,竹子的風尚和精神風貌和特殊的審美價值,能夠激發藝術家的創作靈感。

唐朝的畫竹風氣

在唐朝中期,畫竹以唐代的蕭悅和白居易最有名,山水畫和花鳥畫在這一時期達到了鼎盛,畫竹的畫家也越來越多,水墨山水的畫法在唐朝時期就已經成熟。

盛唐時期的王維創立了潑墨山水,就是直接用水墨體現出山水。

王維認為,用水墨進行繪畫才能展現出山水的氣質,用水墨寫"竹"在當時卻並不流行,是因為眾多畫竹的畫家出現,才讓水墨畫竹出現,山水畫出現了李成,關仝、范寬等大家。

在畫竹上,也以水墨畫竹為上乘,因為那樣能夠表現出竹子的自然自然之感,但是當時唐朝畫竹有一個通病,就是喜歡把竹身畫的臃腫,竹稍也顯的毫無神韻。

但是畫家蕭悅的畫卻不同,他的竹不僅能夠做到形態比准,還能成為畫中的點睛之筆,充滿了畫中和畫外的雅致情趣,是唐代畫竹界的一座高峰。

雖然唐朝畫竹的畫家不少,但是真正能夠將"竹"作為單獨題材的卻少之又少,畫家基本把竹放在了一個陪襯的位置。

喜歡用竹來襯托其他植物或者禽鳥,因為竹很少被當做主題,所以有關竹為主題的畫作能夠流傳下來的也非常少。

唐朝人借竹子來表達人生態度

繪畫雖然是一種情感的表達,但是也要有嫻熟的技法,更要付出自己的情感,才能畫出一幅好的作品,一個好的作品不僅是以技法做支撐,更是一個有情有感的作品。

在唐朝就已經有人將感情放在畫作上,人們通過畫竹來表達自己的感情,觀賞者也能夠從畫作中體會作者為何畫竹,這也是唐朝文人愛畫竹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唐朝人們傾情畫竹,也領略竹子本身的精神內涵,所以經常通過畫竹來感悟人生。

唐朝人畫竹重形,也更重神韻,竹子在唐朝人手中,已經不再是單單是一顆竹子了,畫竹的過程更是畫家在表達自己的情操和精神意志。

竹子雖然有很多精神內涵,但是唐朝人因為竹子的堅韌不拔讓唐朝人感同身受,進而將人生態度和竹子的形象融為一體。

在繪畫中追求展現竹子的精神,不去過分的修飾自己,也不去炫耀自己的本質,這種品格也非常像唐朝人嚮往的生活,所以唐朝人喜歡拿竹子跟自己做對比,喜歡畫竹。

舉頭忽看不似畫,低耳靜聽疑有聲

唐朝雖然喜歡畫竹,但是畫竹最厲害,能獲得最高評價的還屬蕭悅,他在中國繪畫史上也是第一位以畫竹為著名的畫家,也可為是畫竹界的先驅,是他在唐代創始了畫竹的地位,才讓後代爭相模仿。

1.以竹為創作的畫家

雖然唐代畫竹的作家很多,在朱景玄所著的《唐朝名畫錄》中,把唐朝的畫家們分為神、妙、能、逸四品。

蕭悅也是唯一能夠以畫"竹"為創作母體的畫家,他將"竹"當做主體來進行創作,都說藝術是一體的,不管哪一類藝術項目都有所關聯。

蕭悅當時,是一名小官吏,在太常寺工作,主要的工作也是在祭祀和慶祝節日時組織演奏樂曲,所以在精通繪畫的同時他也精通音律,所以從畫中能夠看出,音律的影子。

當時蕭悅畫竹水平已經達到了無人能及的地步,他手中的竹子都是論"根"賣,很多人願意花高價買蕭悅畫的竹子,但是都很難買到。

蕭悅見到白居易之後,如遇知己蕭悅更是一口氣為白居易畫了十五根竹子,作為答謝,白居易寫了一首《畫竹歌》送給了蕭悅。

白居易用詩描繪了蕭悅畫竹的技法,"不根而生從意生,不筍而成由筆成"在蕭悅手中的竹子,都隨性生長,不僅形態逼真,而且還從內到外散發出一種自然的感覺。

蕭悅畫竹喜歡用雙勾畫法,這樣來表現竹的自然,從古至今也沒有能達到他這種水平的畫家,蕭悅的竹更是奠定了我國畫竹最早的萌芽。

2.人生唯愛竹

蕭悅以畫竹為人生樂趣,喜歡觀察竹的生長環境。

蕭悅的竹仿佛就從大自然中生長出來一般,他的畫筆直挺拔、生機勃勃加上蕭悅送給白居易畫中的竹,生長在野塘旁邊,在畫幅中分布在兩側,單看一眼就讓人喜愛至加。

受蕭悅的影響,很多人都相繼模仿,因為在很多壁畫之中都能看得出來,大家開始注重對植物的自然之感,而且多以雙鉤設色,色彩艷麗華麗,注重表現植物的質感。

同時植物本身的結構生長的也非常隨性,用筆自然流暢,對於植物的繪畫,也開始用一種用水墨來大面積塑造樹幹的技法,在樹葉的處理上,依然非常精細。

在很多壁畫當中,也開始出現竹子的身影,對蕭悅來說"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讓唐朝的畫家也開始善於用水墨淡彩的方式繪畫山水。

竹子作為一種常見植物,不僅僅藉助於外形來寄託文人墨客的情操思想,就是因為蕭悅才讓中國的畫竹提高了一個層級。

結語

歷史上最早的畫竹大概開始於唐朝,儘管南北朝也有記載竹的模樣。

但是在唐朝才有對畫竹法的不斷改進,也正是從唐朝開始,到了北宋,畫竹已經到了鼎盛,在唐代畫竹已經具有一種這些層面的精神層面。

參考文獻:

《中國竹文化》

文/史海觀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efe01423995f826dda71ff53679fe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