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出事

2022-06-07     Lady美人日記

原標題:胡歌出事

author: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From: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 ID:lixiaoyilhyxqdnz

1.

後台有讀者給我們講了一個素材。

這段故事主角是胡歌,看完我的內心波瀾起伏。

2006年8月29日晚上,胡歌在橫店片場拍完《射鵰英雄傳》部分戲份之後,乘坐商務車回上海,這樣可以趕得上第二天的工作。

開車的是胡歌貼身助理兼司機小凱,同行的還有另一名女孩子,助手張冕。

胡歌原本坐前排,臨上車時,張冕特意跟他調換座位,說他累了一整天,坐後排方便休息。

有時候人的命運,就是因為極其細小偶然的一件事而徹底改變的。

夜裡十點多,行到滬杭高速嘉興路段時,意外發生了,他們的商務車與一輛大貨車猛烈追尾。

胡歌在後排昏昏沉沉睡著,突然從劇烈的震盪中醒來。車子被擠壓變形,外面四處是人影攢動。渾身劇痛,右眼看不清,能感覺到血正從脖子湧出。

一行人被救護車緊急送往嘉興武警醫院。胡歌經過六七個小時的急救,縫了一百多針,半邊臉接近毀容,頸部傷口再深一毫米大動脈就要破裂。

胡歌事後寫文回憶自己的樣子:「鏡子把一個迷茫、恐懼的男人丟在我面前,他滿臉傷痕,渾身血垢,像從裁縫鋪里爬出來一樣,緊繃的表情讓他的眼神看起來呆滯又彷徨。」

經紀人來探望,他忍痛開玩笑「看我這新造型怎麼樣?」經紀人怎麼也擠不出笑容,面色凝重。

胡歌又問小凱和張冕怎樣了。經紀人擔心他頭上剛縫合的傷,只搪塞說「還好」。

真相卻是,雖然醫生奮力搶救,還是沒能留住張冕的生命。

胡歌傷情基本穩定之後,才從別人口中知道這個噩耗。他崩潰了。女孩才23歲,還在讀研二,既是工作上的助手又是生活中的好友,活潑愛笑,喜歡美食,大家一起吃飯是最快樂的時光……

另一個讓他不得安寧的事實是,那個副駕駛座位原本是他坐的。

強烈的自責,讓胡歌很久走不出不來。傷愈後,他多次去看望張冕父母,把自己出書的版權費、車禍賠償金都給了女孩家人,儘可能給他們一些彌補。

後來,他把《射鵰》的片酬全部拿出來建希望小學,以張冕的名字命名,為好友積善。

這些年裡,他陸續以張冕的名義援建了30多所小學,幫助貧困孩子上學。

每次去山區學校看孩子,看著陽光下那些笑臉,他會感覺到安慰。

另外,他作出一個許多人沒料到的決定。

小凱疲勞駕駛交通肇事,不可避免被追究刑事責任。小凱獲釋後,胡歌居然親自登門,請他回來繼續給自己開車。

眾人都不理解,但胡歌說:「小凱他一定也是痛苦充滿自責的,全世界都可以怪他,唯獨我不行,如果我都不能原諒小凱,那麼他也就真的完了。」

他還反省,是自己那段時間太忙,行程安排太滿,小凱沒有足夠的時間休息才會疲勞駕駛,不能只怪他一個人。

重大變故後的反目成仇,追究責任時的撕扯翻臉,離合悲歡後的漸行漸遠……我們都見過了太多。

唯獨這樣「寬恕」的橋段,見的真不多。

這也是特別讓我百感交集之處。

車禍之後,胡歌沒在公眾面前講述不幸。他活得像一隻靜默的蛹,把劇烈的痛苦一寸一寸吞了下去,再緩緩化成蝶。

事故10個月後,《射鵰》劇組迎來了胡歌的回歸。剛開機沒多久他就遭遇車禍,唐人老闆蔡藝儂果斷拒絕換掉胡歌的提議,表態說寧願砍掉這部戲,也要等胡歌回歸。接著,全劇組為他停工近一年。

胡歌十分感激,投桃報李,後面也用十多年的時光來報答唐人這份情義。

面容受損、痛失朋友、多次手術、身心俱疲。任換到誰身上都是一場PTSD,都足夠毀掉一個人。

他不再是風流劍客李逍遙,也不再是白面書生寧采臣。改變了「仙氣」的,不僅是面容的傷痕,更是內心的負重。

人在經歷了重大的變故之後,會有兩種走向。一種是頹廢和逃避,另一種是對生命報以反思,也更直面自己的內心。從心境到心智,都會影響餘生。

胡歌靜下心來沉澱,拿出了《偽裝者》《琅琊榜》等一批好作品。就像梅長蘇那一句台詞——我既然活了下來,便不會白白地活著。

2018年央視《朗讀者》,董卿邀請胡歌參加,他不肯,董卿花了八小時才說服他。

在節目裡,胡歌第一次談到那次車禍,提到那個名字,說:既然活下來了,就要為張冕多活一點。

他獲得了寬恕,張冕家人的寬恕;也給出了寬恕,對小凱的寬恕。在內心,自己也給了自己寬恕。

獲得寬恕,明白無常,這是真正的劫後餘生。

2.

暢銷小說《原諒石》,講了一個關於受傷與寬恕的故事。

女主漢娜法爾,擁有世俗定義的一切成功:美貌,事業,以她名字命名的電視談話節目,還有個身居市長高位的男朋友。

但光鮮外表下,她的痛苦並不為人所知。事業瓶頸,收視率嚴重下滑,年輕女主持人對她當家花旦的位子虎視眈眈。感情危機,男友權衡利弊,遲遲不願給她一個婚禮。

內心的秘密也讓她煎熬,她放不下跟媽媽多年的仇怨。

13歲的時候,媽媽執意與爸爸離婚,帶著漢娜離開亞特蘭大,跟新男友鮑伯住到遙遠的小鎮上。

青春期的漢娜憤怒、不甘,極力想把父母重新粘合在一起,恢復那個富足的中產之家。

暑假的一天,漢娜給爸爸打電話,敏感地捕捉到了慈愛之下的敷衍。掛掉電話,她躺在沙發上流眼淚。

這時媽媽和鮑勃回到家,帶了她喜歡的爆米花。漢娜討厭鮑勃,於是閉上眼睛假裝睡著。

媽媽讓鮑勃把女兒抱到房間去。正是熱天,漢娜衣著單薄,內衣也被她隨手扔到沙發底下。鮑勃的手不可避免碰到漢娜裸露的肩和腿。

一個念頭突然湧起,她厲聲尖叫起來。

鮑勃以為女孩是夢魘,只是把她抱得更緊,試圖叫醒她。漢娜順勢對媽媽大叫,說鮑勃侵犯她。然後恢復冷靜,說要報警控訴鮑勃犯猥褻兒童罪。

第二天,爸爸來了。

一番爭吵和指責後,又過了6小時,漢娜跟爸爸踏上回亞特蘭大的飛機。

但令她失望的是,媽媽並沒有跟父女倆一起回到過去。漢娜從此跟父親過著優越的生活,但她的家還是支離破碎了。

漢娜沉浸在自我情緒之中,並不知道自己的誣告害鮑勃丟了工作,眾叛親離,像推倒第一張多米諾骨牌一樣,還波及了連串無辜的人。

20年後,漢娜終於和病床上的媽媽見了面,才知道了當年塵封的真相。

母女分別後,媽媽每個月都寫信給漢娜,但信件全部被前夫銷毀,漢娜一個字也沒有看見。

她終於了解,媽媽當年發生婚外情、堅決離家的背後,是一段已經千瘡百孔的婚姻關係。

這些不堪的過往,像洋蔥一層層剝開。被愧疚感折磨的漢娜,在節目上坦白了自己年少時犯下的錯誤。

但,一個當紅女主持人自曝隱私,換來的並不會是公眾的深度思考,而是獵奇目光,口碑翻車與連番網暴。

高官男友害怕影響公眾形象,忙不迭劃清界限離她而去。

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漢娜卻如釋重負,她主動去尋求原諒,獲得了鮑勃和他子女的寬恕,居然還順便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

她也終於明白,最該寬恕的人是自己,唯有與過去和解,才能找回平靜和安寧。

莫言在獲頒諾貝爾文學獎後,也講過他記憶中最痛苦的一件事。

小時候為了填飽肚子,他跟著媽媽去集體的地里撿收割剩下的麥穗。看守麥田的人來了,撿麥穗的村民紛紛逃跑。媽媽是小腳,跑不快,被抓住。

那個身材高大的看門人罵罵咧咧扇了媽媽一記耳光,她搖晃著身體,跌倒在地。看守人沒收了她撿到的麥穗,吹著口哨揚長而去。

媽媽嘴角流血坐在地上,眼裡的絕望莫言一輩子也忘不掉。

多年後,成年的莫言陪媽媽去集市,又看見那個看門人,他的頭髮全白了。莫言想衝上去揍他一頓,被母親拉住,平靜地說:他不是當年那個打我的惡人,只是一個老人。

莫言生長在飢餓、病態的年代,卻活成了善良、正直的人。因為他寬恕了雲煙過眼的,那些醜陋的人和事。

3.

今年已經近半,寫這樣一篇文章,並不是為了雞湯而雞湯。

疫情兩年半,「辛苦」「不易」是所有人共同的感受。但經歷過這些籠中困獸的蹉跎之後,人們對世事無常的理解和寬容度也在上升。

2020年,清華大學曾經開發了一套品格優勢與美德量表,收集了有效數據1.16萬人次。

分析這些數據發現,僅有 「幽默」一項優勢顯著下降(疫情當頭這是自然,玩梗也不免帶幾分苦澀)。

其他10項品格優勢明顯上升,它們是:寬恕、勇敢、自控力、誠實、公平、謙虛、好學、公民精神、希望、善良。

當危機來臨,為了應對劈面而來的變故,我們會調動內在的心理資源,讓自己變得更勇敢,自控力更強,更善於合作,更能寬容別人。以及,擁有更多的善良和希望。

沒有失去,就無所謂得到。沒有涅槃,也無所謂重生。

經歷過越多的煎熬起伏,越會明白無常就是如常。而成熟,也總是從失去開始的。

來聊聊

這兩年多來你的心態有什麼變化嗎?

▍作者:紫宸,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ID:lixiaoyilhyxqdnz)簽約作者。資深編輯、媒體評論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新榜原創top20作者,深度研究中國女性情感和社會心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e95af695168e95b7195343a23243c00.html










誰是小三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