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李光正、通訊員徐裕春、貢移朝)8月12日,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2名工作人員與5名童伴媽媽督導師,到鄂州市鄂城區走訪童伴媽媽項目村,推動童伴媽媽項目順利開展。2024年度,該基金會在我省24個縣(市、區)新增了175個童伴媽媽項目村。
據介紹,童伴媽媽項目是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於2015年發起的,通過培育鄉村女性開展鄉村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採取「一個人、一個家、一條紐帶」的模式,以童伴媽媽為抓手,以童伴之家為平台,以縣級橫向聯動機制為保障,建立村級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監護網絡,確保兒童福利服務遞送到「最後一公里」。2019年,該項目在我省巴東縣落地。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會有怎樣的心理訴求?孩子遇到困難,該如何幫助解決?記者曾走訪部分童伴媽媽項目村,發現鄉村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在童伴媽媽的陪伴與關愛下,從膽小、內向變得開朗、活潑,養成了愛閱讀、愛運動的好習慣,健康成長。
省民政廳兒童福利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童伴媽媽一部分由村(社區)兒童主任兼任,一部分由當地有愛心的女士擔任。她們學習兒童關愛保障政策文件和專業兒童社會工作方法,開展家訪,陪伴鄉村兒童成長,重點關注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面臨的親情陪伴、學習教育、生活保障、臨時監護、心理健康和安全等問題,對符合救助保障政策的兒童,及時幫助他們申請政策保障,及時將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他們手上。
童伴之家是鄉村兒童學習、玩耍的好地方,深受兒童喜愛,裡面有兒童書籍、桌椅和品種多樣的兒童文體活動用品。根據活動消耗情況,每年定期新增或者補充其他兒童喜歡的活動物資。童伴媽媽帶著兒童一起制定「規則」,讓孩子們參與童伴之家的管理和維護,大家都把這裡當成了「第二個家」。
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給每個童伴媽媽項目村每年投入5萬元,用於物資採購、活動開展等。童伴之家定期舉辦日常活動及主題活動,讓兒童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發掘興趣、激發潛能、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