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的頂級小遊戲,居然是這麼來的?

2023-05-15     豆瓣電影

原標題:全球第一的頂級小遊戲,居然是這麼來的?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玩過《俄羅斯方塊》,簡單的玩法,消方塊時的解壓感,讓它風靡全球。

這款樸實的遊戲憑藉 5.2億份的銷量, 一直是 全球最暢銷遊戲(直到2019年才被《我的世界》打破紀錄)

然而,你知道它為什麼叫「俄羅斯方塊」嗎?

更加魔幻的是,這款殺時間遊戲的鼻祖,居然是因為上班「摸魚」而創造。

而且是冷戰時期的蘇聯科學家,為了上班摸魚,搗鼓出的這款遊戲。

今年3月上映的電影《俄羅斯方塊》,講述的就是這款經典遊戲背後不為人知的傳奇故事。

《俄羅斯方塊》可能是遊戲版權最狗血最複雜的一個。

多方人馬爭奪,鬥智斗勇堪比諜戰。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電影——

俄羅斯方塊Tetris導演: 喬·拜爾德

編劇: 諾亞·平克

主演: 塔倫·埃哲頓 / 邁爾斯·巴羅 / 尹成植

上映日期: 2023-03-15(西南偏南電影節) / 2023-03-31(美國網絡)

片長: 117分鐘

《俄羅斯方塊》這款遊戲的誕生,可以說是 摸魚改變人生的勵志故事。

1984年,一位名叫 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的年輕人, 在前蘇聯科學院計算機中心從事極其枯燥的工作。

在當時壓抑封閉的環境中,也沒有什麼娛樂活動。

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帕基特諾夫試著在電腦上開發一些簡單的小遊戲。

他讓不同形狀的圖形依次下落,在底部堆疊,相互嵌合成完整的一行後消除,這就是《俄羅斯方塊》最初原型。

帕基特諾夫給這個遊戲取名為《Tetris》,源自希臘語Tetra(意思是「四」) 與他最愛的運動網球Tennis這兩個詞的組合。

當時他的電腦連顯卡都沒有,所以那些落下的方塊,初的是拼在一起的方括號。

之後,帕基特諾夫和幾個同事把這個遊戲做成與IBM電腦兼容的版本,於是遊戲有了顏色和音樂。

簡單的操作,解壓的玩法,讓 《俄羅斯方塊》很快就成為了蘇聯程式設計師最喜歡的摸魚方式。

甚至連全蘇聯的政府工作人員,每天都要玩好幾個小時俄羅斯方塊。

蘇聯黨中央不得不編了個程序,把它從所有電腦上屏蔽掉。

這款小遊戲很快就紅出圈,即便在封閉的蘇聯,也還是傳到了海外。

在美國的一次遊戲展會上,亨克·羅傑斯偶然看到了《俄羅斯方塊》,簡潔的設計和有趣的玩法令他驚艷不已。

亨克本來也是個遊戲開發者,但設計了幾款遊戲都不成功,他索性干起了銷售,靠賣遊戲維生。

亨克看到了俄羅斯方塊的潛力,盤算著如果拿到遊戲版,那銷售利潤將無法估量。

亨克想與任天堂合作購買《俄羅斯方塊》的版權。

他來到任天堂的西雅圖分部,得知他們正在秘密製作第一代Game Boy遊戲機,而遊戲機捆綁遊戲原定為馬里奧。

但亨克的一句話,點醒了在場的研發人員。

亨克對任天堂的人說:

「如果你們想把幾十萬個Game Boy賣給小孩子,那就捆綁馬里奧。

但如果你們想把數以百萬計的Game Boy賣給所有人,無論男女老少,那就捆綁俄羅斯方塊。」

之後的事實證明他是對的。

然而,這款遊戲誕生於封閉的蘇聯,想取得版權並非易事。

而且已經有人先他一步,英國的一個遊戲公司經理羅伯特·斯坦恩,聲稱收購了俄羅斯方塊的版權,並且在買到版權之前把它們倒手賣給了英國的鏡報軟體。

然而,斯坦恩其實沒有正式合法的版權。

第三號競爭者就是鏡報軟體的老闆,英國億萬富豪羅伯特·麥克斯韋。

他則想利用與戈巴契夫的私交,免費獲得授權。

情勢緊迫,亨克決定直接去莫斯科購買版權。

而斯坦恩覺察出風頭,也乘飛機前往莫斯科。

與此同時,羅伯特·麥克斯韋的兒子凱文·麥克斯韋也在向莫斯科進發。

就這樣,三路人馬幾乎在同時趕到了冰天雪地的紅色都市。

在社會主義的蘇聯,任何發明創造都屬於國家,就連創造者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也不擁有遊戲版權。

想談《俄羅斯方塊》的版權,得找政府機關ELORG(全聯盟電子設備聯合會)

亨克很快被特務組織克格勃盯上。

克格勃視資本主義國家來的亨克為敵人,想驅逐他離開。

更深層的原因是特務頭目已經被羅伯特·麥克斯韋收買,他們只要幫羅伯特·麥克斯韋拿到版權就能從中獲利。

克格勃特務為了阻撓亨克的交易,毆打並威脅他,而且還迫害帕基特諾夫,致使簽約困難重重。

在這一團夾雜著政治和商業的混戰中,電影最動人的部分是兩個程式設計師的友誼。

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和亨克·羅傑斯成了惺惺相惜的朋友。

因為倆人都是程式設計師出身,又都是遊戲開發者。

雖然來自不同的環境,卻一見如故。

最終,經過一番複雜的交涉,亨克和任天堂成了最大贏家。

以500萬美元的天價,加上賣出一份50美金的提成,成功拿下俄羅斯方塊的掌機版權。

亨克,成了這場版權大戰的通關者。

而捆綁了俄羅斯方塊的Game Boy一上市就風靡全球,在美國第一個聖誕季的銷售額就超過1億1千萬美元。

沒有人知道任天堂賣Game Boy到底賺了多少錢。

與此同時,東歐也在發生巨變。

克里姆林宮的紅旗降下,1991年,蘇聯宣布解體。

吃水不忘挖井人,遠在美國的亨克·羅傑斯沒有忘記自己的蘇聯朋友。

蘇聯解體後,他幫助帕基特諾夫一家移民到了美國。

並且在1996年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從ELORG手中買下《俄羅斯方塊》的全部版權,讓這個遊戲回到了他的創作者手中。

兩人又共同成立了Tetris Company(俄羅斯方塊公司) 來管理遊戲的版權和後續開發,光靠版權就賺得盆滿缽滿。

在此之前,「俄羅斯方塊之父」帕基特諾夫,並沒有從高昂的銷量中分得多少錢。

前期《俄羅斯方塊》的授權交易一直由蘇聯政府主導,帕基特諾夫只得到了國家獎勵的一台286電腦和優先分房待遇。

帕基特諾夫和蘇聯政府獎勵給他的286電腦

如今帕基特諾夫過上了安逸的退休生活。

在他那輛特斯拉的車牌上,還驕傲地印著自己帶給世界的禮物:「TETRIS」

一款遊戲就這樣改變了帕基特諾夫的人生。

近年來出現了不少遊戲改編電影,一方面提升遊戲魅力,另一方面收割一波粉絲情懷。

像《寶可夢》、《索尼克》、《馬里奧》都推出了電影作品,尤其是《馬里奧大電影》高度還原了角色形象,也是最近的熱門電影之一。

而全球銷量第一的遊戲《俄羅斯方塊》,在改編方面卻很尷尬:缺乏角色和故事,幸好它還有一段傳奇的背景。

無論是遊戲的誕生還是版權爭奪戰,都十分戲劇性。

電影為了體現遊戲感,轉場都採用有趣的像素動畫,把電影角色設定為遊戲玩家,版權爭奪戰的每個環節都象徵一個關卡。

电影後段的與克格勃的汽車追逐戰直接像素化,這也是《俄羅斯方塊》電影化的無奈吧,只能以這樣的方式與遊戲聯結了。

此外,電影中還出現了戈巴契夫、山內溥、霍華德·林肯、荒川實,高度還原歷史。

而亨克從莫斯科逃亡的那段,精彩程度不遜色於一部諜戰片。

總之,這部製作精良的商業片,極具娛樂性的同時,還科普了一段重要歷史,十分值得觀看。

如今,《俄羅斯方塊》被公認為最經典的遊戲之一,創造了在最多平台上運行的視頻遊戲的世界紀錄。

從80年代到現在,賣了5.2億份,這還不包括大量盜版。

有超過50種語言的版本,運行在幾十種遊戲平台上,甚至還有電競比賽。

如今的《英雄聯盟》、《CS:GO》職業聯賽,在《俄羅斯方塊》面前都得叫聲爺爺。

早在1990年的任天堂世界大賽,也是世界上第一場有主流影響力的大型電競賽事上,《俄羅斯方塊》就是決戰項目之一。

2015年,GameBoy 版《俄羅斯方塊》從任天堂商店中下架,象徵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原因是授權到期,版權現在歸育碧(Ubisoft Entertainment)所有。

作為一款伴隨GameBoy風靡世界的遊戲,俄羅斯方塊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

但它並沒有退出歷史舞台,如今很多殺時間的小遊戲,其實都是俄羅斯方塊的變體,依然沿襲著堆疊+消塊的模式,可謂萬變不離其宗。

《俄羅斯方塊》的偉大不僅在於它的風靡,更因為這款小遊戲超越了意識形態之爭,跨越了地域和文化。

無論在GameBoy上,還是在手機里,男女老少都能領略這款遊戲的樂趣,在忙碌的生活中得到片刻放鬆。

最妙的是,這款遊戲出自一位身處封閉高壓環境中的蘇聯程式設計師。

《俄羅斯方塊》的成功說明了一個道理:

無論身處什麼樣的環境,都不要放棄尋找快樂。

感謝「俄羅斯方塊之父」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感謝他為「摸魚」做出的努力。

*本文作者:RAMA

票房第一,口碑炸裂,漫威終於回春了

「國產劇」又殺出一匹黑馬,只可惜無法播出

挖到一部被低估的好片,真實又殘酷

好片等你一起「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e400459055edab20e6130c70db3fe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