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時空追兇,這部黑馬懸疑美劇,太驚艷​!

2022-06-07     24樓影院

原標題:超時空追兇,這部黑馬懸疑美劇,太驚艷​!

今年上半年的流媒體之爭,Apple TV+傲視群雄。

幾乎每個月,都有佳作問世。

2月上線的《人生切割術》,用大膽設定扒光了職場黑幕;3月上線的《彈子球遊戲》,用史詩質感講述移民傳奇;4月上線的《流人》,用冷峻氣質加持英式諜戰。

與此同時,在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Apple還憑《健聽女孩》拿下最佳影片,令死敵Netflix艷羨不已。

可以說,從2019年推出《早間新聞》到現在,Apple TV+只用短短兩年時間,就在流媒體之爭中站穩了腳跟,與Netflix、Disney+、HBO Max分庭抗禮。

本月,Apple TV+又乘勢而上,推出了一部王牌作品——

《閃亮女孩》

《閃亮女孩》是一部圍繞「女性傷害」話題展開的迷你劇。

全劇一共8集,目前已臨近尾聲。由於片名拉胯,剛開始該劇並不被觀眾所看好。但播出過程中,它卻口碑逆襲,從豆瓣8.4一路飆至8.9,成為近期最值得關注的口碑劇。

「女性傷害」是當下引領全球的熱點話題。

國內很多創作者都以此為核心,跟風產出熱點內容。只2021年,就問世了《門鎖》《江照黎明》等話題之作。

雖然這些作品有著不錯的創作初衷,但整體看下來,卻總是噱頭大於內容,有些淺嘗輒止。

而《閃亮女孩》卻反其道而行。它沒有打著「女性傷害」的幌子去招攬人氣,而是用懸疑、犯罪、科幻等吸睛元素裝點門面。直到觀眾層層深入,才豁然開朗,發現它其實有更大的野心與訴求——替女性伸張正義

《閃亮女孩》由作家Lauren Beukes創作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而來。原著口碑一般,節奏緩慢,故事線相對簡單,人物缺乏合理的行動動機。

書中故事從一起連環兇殺案引出,受害者都是紅裙長發的性工作者,設定與開膛手傑克犯下的連環兇殺案類似,但兇手的作案動機卻缺乏明晰的描畫與解釋,單薄如紙片人。

改編之後,該劇對原著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對兇手做出了更具體的刻畫描摹,讓故事從一張閃亮的小甜餅變成了一張餡料充足的厚披薩。

與改編一樣出彩的,還有本劇的創作團隊。

憑藉主演《使女的故事》《隱形人》而名聲大噪的伊莉莎白·莫斯,兼任了本劇的製片、導演與主演。

這些年,伊莉莎白·莫斯異軍突起,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女英雄」形象,成為好萊塢女性主義的最佳代言人。她飾演的「女英雄」往往貌不驚人,剛開始對世界懷有甜蜜幻想,但最後卻被周圍的人和事摧毀,倒逼成一個反抗者。

無論是《使女的故事》中的奧芙弗雷德、《隱形人》中的西西莉亞,還是《閃亮女孩》中的柯比,都可納入此類。

與她搭戲的男主角,是主演過《精英部隊》和《毒梟》系列的巴西男星華格納·馬拉。

華格納之前出演的角色,大多是氣場強悍、荷爾蒙爆棚的男性角色,這次他在劇中飾演芝加哥《太陽報》的記者丹——一個染有毒癮的失意中年男人。

這個角色,大概可以算是他表演履歷中最不強悍的一個角色。

此外,該劇還集結了年少成名的傑米·貝爾。

作為演員來說,傑米·貝爾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幸運的是,他年紀輕輕就主演了《跳出我天地》這種載入影史的經典作品。不幸的是,自那之後他始終缺了點運氣,再未超越前作。

如今,人們提起他,大多不甚了解,只覺得就外形來看,他有點像是「中年版的荷蘭弟」。

《閃亮女孩》是一部慢熱的燒腦劇,非常考驗觀眾的耐心和智商。

前幾集,它遵循了傳統探案劇的路子,用一起跨越多年的連環兇殺案吊起觀眾胃口。

1992年,女主柯比在《太陽報》做檔案整理員,她總是低著頭、戴著耳機,將自己與外界隔開,整日渾渾噩噩,看上去有些戒備,還有些神經質。

這一切,都源於6年前的一次死裡逃生。

1986年,柯比遭遇了一起嚴重的傷害案。一個男人突然向她發起襲擊,將她開膛破肚,並在她腹中留下了一個火柴盒。

康復之後,她改了名字、搬了家、換了工作,試圖從傷害中走出。可龐大的陰影卻如影隨形,不時將她吞噬。

這天,警察在下水道發現了一具女屍,死者是兩年前(1990年)失蹤的茱莉亞。

警察將柯比傳喚到警局調查此案,因為兇手的行兇手法,與柯比6年前遭遇的十分相似:受害者的肚子都被兇手用十字剖開,且兇手都在受害者體內留下了一件「紀念品」。

兇手的再次現身,讓柯比看到了希望。直覺告訴她,參與緝兇將為她討回公道。

執著於此案的,還有《太陽報》的記者丹。

丹是個能力卓越的調查記者,幾年前他毒癮發作,讓事業一蹶不振,從此成了報社裡的邊緣人物。為了重振旗鼓,他繼續挖點猛料出來,才能回歸行業中心。

為此,他決定與柯比攜手,私自調查。

他們通過警察局內部的關係,找到所有被擱置的陳年舊案,然後通過對比分析,發現了其餘七名受害者。

這些受害者年齡相近、傷口相似,體內都被兇手放入了某種物品,有的是祈禱卡、有的是紐扣、有的是鐳礦石……

隨著案件一步步推進,他們開始逐漸觸摸到真相。

但一系列的困難,也開始朝他們逼近。

首先,柯比似乎是一個「不可靠」的倖存者。

兇案發生後,她長期受記憶障礙困擾。雖然她總是事無巨細地將身邊事物記錄下來,但她還是絕望地發現,自己的人生在不斷地顛倒和改變。

她明明記得自己的辦公桌在左邊,可外出返回後她的辦公桌卻變成了右邊;早上出門前她的寵物是貓,可下班回家後她的寵物卻變成了狗;給他檢查身體的明明是個女法醫,可一晃神,眼前的醫生卻變成了男人;今天她家住在二樓,明天再回來她家就變成了三樓;昨天她還和母親住在一起,結果今天她突然多了一個丈夫……

這種體驗,與《困在時間裡的父親》中患有阿茲海默症的父親相似——他們都喪失了對時空的認知能力。

她像是在無數個時空里隨機跳躍,周遭的一切都像夢境般毫無徵兆地變化。

其次,暗地裡的兇手也悄悄盯上了他們。

兇手通過假扮記者,從丹口中獲知了柯比的存在,決定大膽出擊,根除隱患。

然而,隨著調查的不斷深入,柯比和丹吃驚地發現,這起連環兇殺案並非它表面看上去的那麼簡單。

在它背後,還有很多令人疑惑的時空線索。

兇手在柯比體內留下的火柴盒,來自「快活蜂酒吧」,柯比順著地址找過去,卻發現這家酒吧從未出現。

兇手在1972年的受害者體內,留下了一把屬於1992年的儲物櫃鑰匙。

這些草蛇灰線,統統指向了一種可能——兇手是一名時空穿越者,可以在不同時空自由穿行。

而柯比作為倖存者,似乎也和兇手產生了隱秘的關聯。

兇手每次穿越時空,都會對她的生活造成影響。而柯比的某些舉動,也會潛移默化地改變兇手的生活。比如,兇手對柯比發出攻擊,柯比為了自保,會本能地穿梭到另一個時空。

這種設定,讓柯比有了反殺兇手的可能。兩人的終極對峙,很可能是一場跨越時空的貓鼠遊戲。

令人費解的是,兇手跨時空行兇的終極目的到底是什麼?

目前,就當下更新的7集劇情來看,他的行兇動機似乎源於他的自大與自卑。

他殺死的女性,都是一些在社會上閃閃發光的人,他會在她們即將攀上巔峰時殺死她們。比如,他襲擊柯比時,正是柯比記者生涯的高光時刻,由她單獨署名的一篇大稿即將於次日刊登。

早在第一集,兇手就已經在年幼的柯比面前,明確地表明態度:「首先,我們找到它的閃光點,然後我們奪走它。」

兇手殺死的女性,有的是在外求學的韓籍留學生,有的是照料精神病人的社會義工,有的是有努力生活的單親媽媽,有的是探索宇宙的科學家……

她們身上都有相似的美好,都有努力綻放的衝勁兒。兇手殺死她們,正是為了掐滅這一個又一個引人注目的「閃光」。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與其說《閃亮女孩》是一部科幻驚悚劇,不如說它是一部針砭時弊的現實題材劇。

它沒有靠「女性傷害」博眼球,也沒有靠科幻奇觀製造話題,它只是將現實問題抽象化,置入一個個奇詭的兇案,讓觀眾跟隨主人公抽絲剝繭,審視兇案背後的女性議題。

同時,這種潤物細無聲的主題滲透,也是我們國內同題材作品最值得學習的地方。

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女性題材作品,可以不再立意先行、話題先行,而是直面現實,扎紮實實地表現女性的傷與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e1d6bcc59cb816134e31483b93839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