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美無限
預估今年 9 月發布的 iPhone 14 Pro 系列將會採用「感嘆號」打孔設計,也就是「藥丸狀+圓形」雙重打孔。而蘋果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屏下攝像頭解決方案,從而在未來釋放出更大的螢幕空間,提供更高的屏占比。
這不iPhone 14系列還沒發布,關於iPhone 15系列的消息就來了!
近幾年來,蘋果推出的新產品都沒什麼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新,總是以一種緩慢的步調在提升。網友們忍不住吐槽,蘋果的創新力都哪兒去了?也有的網友猜測蘋果可能是在「憋大招」。
3月23日,外媒TheElec獲悉,三星顯示器目前正在為其客戶蘋果開發一種新的屏下攝像頭技術,以將Face ID隱藏在下一代iPhone的顯示屏下。
消息人士稱,三星顯示器的技術預計將首先應用於三星電子明年推出的可摺疊手機,然後應用於iPhone 15系列的Pro系列。爆料稱,蘋果計劃在iPhone 15 Pro機型上應用孔顯示和面板下的Face ID。
挖孔設計已被廣泛用於當下的智慧型手機中,而蘋果預計會將其應用於今年晚些時候推出的iPhone 14系列。
蘋果目前在其iPhone手機頂部的凹槽中安裝了各種傳感器,包括Face ID。但採用屏下Face ID後,手機將在不使用時隱藏傳感器。這在本質上與三星顯示器在去年推出的Galaxy Z Fold 3上應用的屏下攝像頭或UPC技術相同。
據報道,三星顯示器正在與加拿大的OTI Lumionics合作開發其新的屏下攝像頭技術。與此同時,三星計劃在Galaxy Z Fold 3上使用雷射鑽孔來製作屏下攝像頭,就像在Fold 3上所做的那樣。蘋果已決定不使用雷射鑽孔,並正在尋找替代方案。LG Display也在開發自己的面板下攝像頭技術,目標是在2024年之後將孔的透光率提高到40%以上。
三星Display和OTI Lumionics的這一新方案,將採用新一代有機陰極圖案材料 (CPM),該材料能夠在陰極和OLED像素層中打開微觀透明窗口,使得螢幕的某部分區域變成完全透明,這不僅能夠極大提升前置屏下攝像頭的拍照能力,還能使Face ID面部識別完全不受影響的正常使用,解決了iPhone手機在螢幕設計上的最大難題。
在iPhone 15 Pro完成識別後,透明區域就會恢復到正常顯示狀態,給用戶留下一個完美的完整螢幕效果。
該方案的推出,意味著手機全面屏設計將迎來一個新的階段,100%的屏占比在理論上已經可以實現。
其實,國產手機廠商很早就用上了屏下相機技術,如中興、小米、摩托羅拉等,都推出過搭載屏下相機技術的機型。粗略看這幾款機型確實有較為不錯的顯示效果,但目前屏下相機技術的限制比較大,螢幕解析度只能是1080P,前攝拍照依舊有紗窗效應,各方面都不能令人完全滿意,這也導致幾款機型的銷量不太如意。
三星在Z Fold 3摺疊屏手機上用上了屏下相機技術,但奇葩的一點是,三星依舊在相機出設置了明顯的挖孔,提醒大家相機的具體位置,這或許也是想提升前攝的成像畫質。但這一設計遭到用戶的吐槽,很多人表示還不如直接用挖孔。
如果三星新一代屏下相機技術真的能達到理想效果,並且被蘋果採納,那說明這項技術真的成功了。明年市面上或許會有更多搭載屏下相機技術的機型上市,值得期待。
好了,如果今年的iPhone 14 Pro真採用了「感嘆號」打孔屏設計,想必按照蘋果的調性估計也要先用上個5年吧!你覺得屏下攝像頭版iPhone,明年就能見到嗎?
當然了,話說回來,這或許是蘋果正在憋的「大招」之一,不過目前來說iPhone 15距離我們還很遙遠,或許蘋果還會拿出其他讓人耳目一新的方案也說不準,我們只需要靜靜地拭目以待。
最後,明美無限認為,作為螢幕廠商的三星顯示,在螢幕研發領域有著自己獨特的資源與技術,對於解決屏下攝像頭技術自然是有著領先的優勢,或許不久的未來,能夠取得階段性的成果。此外,即使iPhone 15 Pro系列真將使用面容識別部件隱於屏下,前置攝像頭預計也不會隱於屏下。畢竟,蘋果十分注重用戶的實際體驗,不然這麼多年來也不會一直沿用劉海屏設計。
那麼,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不妨大膽猜測一番,iPhone 15還會擁有些什麼新功能呢?歡迎大家們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