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君如伴虎?看這些唐朝大臣如何將皇帝耍得團團轉

2022-09-28   遙望春風

原標題:伴君如伴虎?看這些唐朝大臣如何將皇帝耍得團團轉

在古代,皇帝對大臣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也。大臣在皇帝身邊工作,就猶如陪伴老虎。真不知道明天和老虎吃人,哪一個先來?

然而,也有聰明的大臣,能夠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幹,從容應對皇帝,甚至將皇帝耍得團團轉。比如,唐朝的那些大臣們……

唐高宗時期,少府監裴匪舒新官上任,急於出政績,便為皇帝建造了一座鏡殿。所謂鏡殿,是在宮殿的牆壁上鑲嵌鏡子,看起來富麗堂皇。鏡殿建成後,唐高宗李治帶著宰相劉仁軌前去參觀。劉仁軌進去後,什麼也沒說,立馬退出去。

唐高宗感到奇怪,詢問是何原因。劉仁軌回答:「天無二日,土無二王,適視四壁有數天子,不祥孰甚焉!」意思是天上沒有兩個太陽,地上沒有兩個君王,剛才我看到四壁有數位天子,還有比這更不吉利的事情嗎。

在這裡,如果劉仁軌直來直去地勸諫唐高宗不要搞奢靡之風,效果不一定好。可他巧妙地運用心理戰術,效果就不一樣了。

果然,聽了劉仁軌這番話,唐高宗下令將鏡子除去。

魏徵更是一位「玩弄」皇帝的高手。

魏徵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他通過直言進諫的方式,全心全意輔佐唐太宗李世民,終於創建了「貞觀之治」。不過,站在李世民的角度看魏徵,就是一個「婆婆嘴」,成天嘮叨皇帝,不要有什麼嗜好,不然就是下一個隋煬帝。

聽得多了,李世民難免有些煩,就笑問大臣:「不知道有什麼東西,能讓這個羊鼻公心動?」魏徵整日板著臉,因此被李世民戲稱為「羊鼻公」。大臣提供了一個信息,魏徵喜歡吃醋芹。

第二天,李世民就請魏徵吃飯,飯桌上擺了3杯醋芹。魏徵見了,食指大動,飯還沒吃完,醋芹就吃光了。李世民趁機揭短,笑著說:「你看,你還說自己沒什麼愛好,我現在終於見識到了。」

場面一時很尷尬。可魏徵不是尋常人,他腦子轉得飛快,迅速回答:「皇帝喜歡無為,而不是奢靡無度,臣子自然不敢有什麼偏好。我就好這一口醋芹罷了。」三句話不離本行,目的還是勸諫皇帝不要奢靡無度。

李世民默默無語

還是李世民的事情,

一天,李世民在宮中遊玩,興致很高,指著一棵樹說:「這是嘉木啊!」

李世民話音剛落,一邊的宰相宇文士及便跟著讚美這棵樹。李世民臉色一變,說:「魏徵經常勸我遠離姦邪之人,我一直不知道指的是哪些人,現在終於知道了。」言外之意,宇文士及就是這種阿諛奉承、一味討好上司的姦邪之人。

宇文士及一不小心,馬屁拍在馬腿上,臉上是一陣紅一陣白。好在他有著豐富的抗打擊能力——他當年曾經是隋朝駙馬,娶過隋煬帝女兒南陽公主,不會那麼輕易地倒下。只見宇文士及稍一思索,便脫口而出:「宰相們經常犯言直諫,弄得陛下手足無措。現在我有幸在您身邊,不稍微將就一點的話,您雖貴為天子,又有什麼樂趣呢?」

李世民聽了,轉怒為喜。

唐朝時期,公卿大臣升遷後,要宴請皇帝,表示謝恩。宴請皇帝,一定是最高規格的「燒尾宴」。韋巨源官拜尚書令時,便在自己的家中設「燒尾宴」宴請唐中宗李顯,燒尾宴上美味陳列、佳肴重疊。其中,有58款菜品流傳下來。

709年,大臣蘇瑰升任尚書右僕射。按照唐朝制度,尚書右僕射也位居宰相之列,因此算是出將入相了。可是,蘇瑰雖然升遷為宰相,卻遲遲沒有宴請唐中宗。唐中宗嘴裡不說,心裡一定很不舒服。

一次,朝廷舉行宴會。宴會上,大臣宗楚客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對蘇瑰說:「蘇升任僕射,沒有舉行『燒尾宴』,難道是不高興嗎?」唐中宗在旁邊聽了,默然不語。

蘇瑰立即對唐中宗說:「臣聽說宰相應該調和陰陽,代替天子理順萬物。如今糧價暴漲,百姓窮困,宮中禁軍還有三天沒吃到飯的,這都是臣不稱職所造成的,因此不敢舉行『燒尾宴』。」

一番話,說得唐中宗感到很慚愧。當宰相的,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當皇帝的,卻整天就惦記著吃、吃、吃!沒過幾個月,唐中宗就病逝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太羞愧的原因。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新唐書》《舊唐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