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召開 2024年河南工信工作這樣干

2023-12-29     大河網

原標題: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召開 2024年河南工信工作這樣干

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召開 2024年河南工信工作這樣干

大河網訊 把「7+28+N」群鏈作為新型工業化戰略支撐,把深化技術創新作為新型工業化主要引擎,把聚焦「六新」突破作為新型工業化主攻方向......12月28日,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李建濤出席會議並講話,全面總結2023年工作,並安排2024年重點任務。

李建濤表示,2024年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聚力打造重點產業鏈,鞏固和增強工業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加快傳統產業優勢再造、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換道領跑,構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先進位造為骨幹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提供堅實物質技術基礎。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

「2024年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要在抓綱帶目、重點突破上下大功夫。」李建濤進一步介紹,這裡的「綱」就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7項重點任務,「目」就是圍繞7個方面部署的34項具體工作。

重點任務一:把工業穩增長作為新型工業化堅實基礎

「全力以赴拼經濟,首先拼的是工業經濟,奮勇爭先挑大樑,關鍵是工業要勇挑大樑。」李建濤在講話中指出,2024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確保工業運行在合理增長區間。

具體而言,要穩重點行業,貫徹落實工信部10個重點行業穩增長方案,結合實際制定我省促進工業經濟回穩增長工作方案。盯重點地區,強化工業運行監測調度,完善全省工業運行監測平台,提高監測、研判、預警、調度的精準性。擴有效投資,加快推進重大產業項目和技改項目建設,力爭竣工達產重點產業項目1800個以上、重點技改項目3000個以上,工業投資增長10%以上、技改投資增長20%以上。挖消費潛能,深入開展新能源汽車、綠色建材、智能家電下鄉活動和消費品、原材料「三品」行動,深化重點產業鏈供需對接。拓海外市場,組織企業積極參加國內外知名展會;保韌性安全,健全監測、預警、保障體系。

「要主動對接國家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爭取更多企業納入國家布局和關鍵節點。針對國家鏈主企業和美西打壓企業等建立『紅名單』制度,全方位重點扶持。」李建濤說。

重點任務二:把「7+28+N」群鏈作為新型工業化戰略支撐

李建濤介紹了「7+28+N」的內涵,即聚焦培育壯大7個先進位造業集群、28個重點產業鏈、N個細分領域優勢特色產業鏈,實施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

2024年,全省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將完善產業群鏈工作機制,以「鏈長+專班」為指揮部,以「方案+圖譜+清單」為作戰圖,組織各地融群入鏈、聯動發展。健全產業群鏈協同體系,支持鏈主企業主導構建產業鏈發展生態,發揮7個產業聯盟作用,強化聯盟內部和聯盟之間的資源連結、供需匹配、產銷對接。優化產業群鏈支持政策,加強關鍵要素統籌配置,研究制定針對性扶持措施。夯實產業群鏈發展載體,組織開展製造業集群競賽,掛牌命名一批省級先進位造業集群,爭取在超硬材料、現代農機、電力裝備等領域創建1至2個國家先進位造業集群;加強產業群鏈輿論引導。

李建濤表示,依託河南日報社「產業鏈觀察」專欄,採取平面媒體與新媒體相結合的方式,解讀產業政策、發布進度信息,交流工作經驗、促進比學趕超,回應社會關切、提振投資預期,講好河南故事、展現光明前景,營造產業群鏈培育良好氛圍。

重點任務三:把深化技術創新作為新型工業化主要引擎

「把深化技術創新作為新型工業化主要引擎,要始終將創新擺在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邏輯起點和核心位置,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高效協同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李建濤強調。

2024年,全省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將進一步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平台,力爭每條產業鏈建設或嫁接一個變革性創新載體,爭取在超硬材料、軸承與齒輪等領域創建1至2家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分類開展關鍵性技術攻關,統籌推進落實重點產業鏈1040項技術攻關清單,探索政企點對點技術攻關機制,突出做好「臨門一腳」技術的突破和轉化。大力培育創新型市場主體,加快推進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和主導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優勢領域創新聯合體全覆蓋。持續加強高端化人才引育,制定發布製造業細分領域人才引育指南,建立重點產業鏈與高水平科研院所定向引才機制。

重點任務四:把聚焦「六新」突破作為新型工業化主攻方向

李建濤在講話中表示,制定實施「六新」專項攻堅方案,以「六新」突破帶動產業鏈整體疊代升級,引領帶動和增勢賦能新型工業化。

那麼,何為「六新」呢?大河網記者了解到,「六新」指的是前瞻布局新基建、系統突破新技術、大力發展新材料、積極打造新裝備、多元開拓新產品、加快培育新業態等6個方面。

前瞻布局新基建,聚焦網絡基礎設施、算力基礎設施、新技術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加強跨區域跨領域協同推進,夯實數字化轉型底座。系統突破新技術,增強技術創新持續供給能力,力爭到2025年突破推廣130項產業基礎「卡脖子」技術。大力發展新材料,聚焦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領域,推動材料產品高端化、結構合理化、發展綠色化。積極打造新裝備,深入推進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力爭2024年培育重大技術裝備200項左右,認定省級首台套600項以上,開展原創性探索性科學儀器設備研製,加強新一代智能儀表研發與產業化。多元開拓新產品,深入實施「三品」戰略,擴大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增強供需適配性,力爭到2025年推廣應用300項自主創新產品。加快培育新業態,積極發展數字化管理、平台化設計、個性化定製、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培育壯大柔性生產、雲製造、共享製造、虛擬製造、智能礦井。

重點任務五:把「一轉帶三化」作為新型工業化關鍵抓手

據介紹,「一轉帶三化」,就是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引領、帶動和賦能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如果把任務細分,就是要做強數字核心產業,聚焦專用芯、高端屏、智能端、傳感器和新算力,持續推進「補芯」「引屏」「固網」「強端」,深化人工智慧創新應用,打造一批深度應用場景。深化數字應用賦能,制定發布重點產業鏈數字化轉型指南,打造10家數字領航企業、150個智能車間和工廠、200個5G應用標杆、10個數字化轉型示範開發區。深入實施綠色製造工程,打造一批「超級能效」和「零碳」工廠,做好循環再生工業園培育和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建設,加快發展可降解塑料產業。

重點任務六:把打造企業雁陣作為新型工業化力量載體

「對重點產業群鏈上的企業進行全面梳理,優化生態、整合資源,分類建庫、靶向培育,支持企業做優做強做大,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格局。」李建濤表示。

加強世界一流企業培育,制定實施打造平煤神馬等3家左右世界一流企業方案,遴選培育5家左右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後備梯隊。加強產業鏈領航企業培育,力爭到2025年培育國家級領航企業10家。加強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力爭每年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100家、國家級單項冠軍10家左右。加強中小微企業培育,2024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500家、股份制企業100家。加強企業家培育,面向全省企業家組織開展全覆蓋、差異化培訓,每年培訓1000人次以上。加強拖欠民營企業帳款清理工作,推動無分歧欠款動態清零,突出加大春節前清欠力度,力爭應清盡清。

重點任務七:把提升治理能力作為新型工業化的強力保障

李建濤強調,要堅持系統觀念、底線思維,促進高水平安全、高標準服務、高效能治理與高質量發展良性互動。

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統籌發展與安全,壓實「三管三必須」安全監管責任,啟動新一輪煤礦數字化智能化三年行動,緊貼行業做好無線電頻譜資源統籌規劃,築牢電磁空間安全防護屏障。統籌服務與管理,推動「萬人助萬企」活動向專業化指導深化,把行業管理重心向規劃引導、政策優化、標準制定、技術創新、產業培育和生態營造聚焦,紮實做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統籌改革與開放,深入推進黨政機關機構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業用電價格改革、新型要素市場改革,積極推動超硬材料、專精特新、技術改造、企業家權益保護等領域地方立法,探索建立重點產業鏈跨省跨區域合作機制,支持鏈主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加快海外布局。統籌政策制定與落實,推動產業政策與金融、財稅、創新、投資、環保、人才等政策協同發力,加強產業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健全政企溝通機制,增強產業政策科學性、連續性、穩定性、有效性。(李東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d4c1b67cc02555aaca60e4f68c4b8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