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重新設計驍龍8 Gen4,只為在AI上力壓蘋果?

2024-05-14   雷科技

算算時間,驍龍8Gen3已經發布超過半年了,按照以往的慣例,驍龍8Gen4應該已經差不多完成設計,並準備進入測試階段。

不過,今年似乎出現了一些變化,根據最新的爆料,高通決定重新設計驍龍8 Gen4,讓其「更具競爭力」。

(圖源:X)

對於這個消息,小雷其實並不覺得意外,隨著聯發科、蘋果的下一代處理器數據陸續曝光,從驍龍8 Gen4此前泄露的數據來看,想要在競爭中取得優勢並不容易。

以聯發科為例,早在4月份就有消息稱天璣9400將會延續激進的全大核設計,為用戶提供強大的性能支持。而蘋果的A18/Pro,雖然目前曝光的傳統性能數據並不算出色,但是蘋果一直在暗示A18系列處理器將更多地專注於AI功能的提升。

比如A18 Pro就被曝光已經重新回滾到設計階段,蘋果正在對這顆全新的旗艦處理器做更多的調整,以增加神經引擎的內核核心數量,讓A18 Pro在AI性能上可以與上一代處理器有著顯著區別。

顯然,驍龍8 Gen4的重新設計,與A18 Pro曝光出來的信息有著不少關聯。不管是高通還是蘋果,兩者顯然都希望可以在AI領域取得更多的優勢。

新一輪ARM晶片角力

近兩年以來,手機晶片的性能漲幅超過了許多人的預料,以驍龍系列為例,驍龍8 Gen1到驍龍8 Gen3的性能提升已經接近200%。

從Geekbench 6的測試數據中,可以看到驍龍8 Gen1時單核性能僅為1229,多核性能則是3828。兩年後發布的驍龍8 Gen3,已經將性能提升到單核超過2300,多核超7400的水平,即使在實際使用中受到功耗、散熱等限制,實機單核性能也在2200以上,多核性能則在7000以上。

而在此前曝光的數據中,驍龍8 Gen4的單核性能為2845,多核性能則高達10628,相較於驍龍8 Gen3在多核性能上的進步非常明顯,但是單核性能的提升卻不及預期,與蘋果A18 Pro曝光的單核3500得分對比,更是有著明顯的差距。

(圖源:cnbeta)

為了儘量彌補單核性能上的差距,爆料人稱高通重新設計的驍龍8 Gen4將會把目標頻率定為4.26GHz,根據此前曝光的超大核主頻為4.3GHz來看,小雷猜測重新設計目標頻率的應該是大核。

考慮到驍龍8 Gen4將回歸驍龍自研的全大核架構(2超大核+6大核),那麼新版的驍龍8 Gen4將會是一個採用2*4.30GHz超大核+6*4.26GHz大核設計的「大寶貝」。

預計重新設計後的驍龍8 Gen4,在多核性能上還會進一步提升,有網友猜測最終成品的理論多核性能可能會超過11000分。

單從紙面數據來看,驍龍8 Gen4即使對比驍龍X Elite也不遑多讓,後者作為一顆PC處理器,在Geekbench 6中的單核跑分為2774,多核跑分為14254,這還是得益於比驍龍8 Gen4多50%的核心數。

(圖源:PC World)

如果將驍龍8 Gen4放到最近兩年的移動PC處理器中做對比,你會發現其性能已經相當於2023年第一季度發布的i7-1360P。在ARM處理器的瘋狂內卷下,PC端與手機端的處理器性能似乎已經走到了一個歷史性的交匯點。

雖然驍龍8 Gen4、天璣9400和蘋果A18 Pro都尚未正式發布,但是戰爭的硝煙氣息已經開始瀰漫。

一切為了AI?

眾所周知,AI已經成為下一代智慧型手機的核心,AI性能在某種程度上,其重要性甚至超過了傳統運算性能。對於多數用戶而言,目前的旗艦處理器在傳統性能上已然過剩,而AI性能卻方興未艾。

對於旗艦手機而言,AI性能已經成為競爭的核心。而手機SoC的AI性能往往由三部分決定:CPU、GPU和NPU,其中NPU的占比最高,同時也是最難在設計中途就進行修改的。

(圖源:知乎)

因為NPU與CPU、GPU等傳統運算核心不同,其並非簡單地靠核心主頻來提升、降低性能,而是更多地依賴於架構優化和核心數量。

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高通想提升AI性能,卻沒有選擇改動NPU,而是選擇了曲線救國的方法,轉而提升CPU的整體性能。前面我們提到,AI性能是三個運算核心的計算能力總和,雖然CPU在排位中低於NPU和GPU,但是卻充當著系統中樞的作用。

一方面,CPU可以通過異構計算將部分性能提供給NPU進行輔助計算,另一方面,足夠的多核性能也讓CPU可以更快速地分配任務,動態協調整個系統的算力。

隨著AI在手機系統中的占比越來越多,在日常使用中系統需要同時調動的AI功能也隨之增加,如何更好地分配這些任務,也會成為需要考慮的問題。

故此,我認為高通也是在有意推動手機SoC的多核性能上漲,以此與蘋果的A18 Pro形成鮮明對比,因為後者受限於單核性能過高所導致的核心功耗問題,選擇了降低多核性能的方式來保證整體功耗在可控範圍內。

(圖源:X)

如果蘋果A18 Pro的性能如之前曝光的一樣,那麼僅在多核性能上,驍龍8 Gen4就有望領先其20%以上,在面對多任務需求時的表現會明顯優於A18 Pro。

毫無疑問,今年的手機市場將迎來一次質的變化,高通、聯發科和蘋果的角力,將會讓今年的旗艦手機在AI性能上與前代有著斷層般的差距,配合手機廠商在AI上的發力,小雷可以預見一場手機市場的風暴,已在醞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