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10分鐘,孩子就生出來了!急產到底有多危險,你知道嗎?

2019-11-15     父母世界

誰都知道生孩子有快有慢,誰也不想讓戰線拉得太長,分娩時希望時間短些,再短些,這樣可以少受一些罪。

快要生的准麻麻們,肯定已經看過不少分娩日記了把。是不是對其中長達十幾小時的宮縮、陣痛特別恐懼?想著要是能快點生完就好了!

要說快,下面這位『經產婦』真的快到讓每個媽都羨慕!從規律宮縮到順產出雙胞胎花了不到3小時!(還是雙胞胎)

我是4:30開始規律宮縮的,7點時檢查發現宮口開了2指半,就去了待產室。

神奇的是,從病房到待產室的那十來分鐘,居然開到5指了!馬上進產房,準備生了。

我掙扎著爬上產床,就聽到助產士很急地喊人:「快快快!然後醫生帶著B超到了,導樂也到了,握著我的手,和我說怎麼呼氣、吸氣。大概用了三次力,第一個女兒就出生了!

醫生馬上用手按住我的肚子,保持第二個寶寶的胎位,原來她淡定的羊水都還沒破,採取人工破水。8分鐘後,第二個女兒也出來了!

只疼了3小時也太讓人羨慕了好不好!

我生的時候可是疼了18個小時啊!

我要是也能這麼幸福就好了!

...

然鵝,你可千萬別這麼想啊!生得快也不全是好事,有一種生得特別快的情況叫急產,非常危險。 遭遇「急產」之後,我深切感受到分娩的時間是有其自然規律的,並非越快越好。分娩太急,對寶寶和媽媽都不是一件好事,甚至非常危險呢!

急產的表現有哪些?

一般正常的狀況下,准媽媽分娩需要三個產程。在第二產程的時候,子宮口完全打開,胎膜破裂,羊水流出,由於胎頭下降,壓迫直腸,產婦因此有排便感。此時,寶寶馬上就要娩出了。儘管產程時間也是因人而異的,但初產婦在這個產程時,一般也需要1~2小時,經產婦會很快(幾分鐘到十幾分鐘)。整個分娩全程,從腹痛開始到生產結束,不應少於3個小時。不足這個時間的,就屬於急產。

急產的表現是:

孕28周以上的准媽媽,突然感到腰腹墜痛,很短的時間內,就會有排便感(甚至有準媽媽如廁用力排便,而將胎兒娩出的);短時間內就出現有規律的下腹疼痛,間隔時間極短;破水、出血、出現排便感;甚至陰道口可看見胎頭露出。

如何判斷自己該去醫院了?

急產的發生率在5%~10%,所以大部分准媽媽不用特別緊張。當準媽媽覺得下腹的疼痛突然變得有規律並且強烈的時候,就應該多注意身體變化。一般來說,如果在28周以上,陣痛的規律達到4~5分鐘一次、每次持續30~40秒時,就應該去醫院做檢查。

無比驚險的急產經歷

急產媽媽:肖雪,生產時的年齡23歲,寶寶出生時3kg

我的整個孕期都比較順利,從沒想過急產會發生在我身上。到孕36周零5天的時候,白天我到處奔波忙碌了一整天,從早到晚基本沒閒著。到晚上睡覺的時候,凌晨兩點多,我突然被破水的感覺驚醒,我以為我是初產婦,我的產程應該還很長,所以繼續等待,到3點多我開始宮縮,並不像書上說得那樣,十幾分鐘疼幾秒鐘,而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開始劇烈疼痛,間隔也就一兩分鐘,很快就到了我沒法忍受的程度。我趕緊往醫院趕,到達醫院後,我還等著進待產室呢,結果醫生下令迅速進產房!醫生一檢查說寶寶頭都快出來了,產房裡頓時進入了極度緊張的節奏。醫生護士先用紗布按著寶寶的頭,堵著不讓他出來,不讓我屏氣用力,而是張大嘴哈氣。同時其他人趕緊消毒準備生產,很快一切準備就緒,醫生告訴我可以用力了,10分鐘不到,寶寶就生出來了。從破水到生完,總共差不多兩個小時。醫生說如果再晚5分鐘,也許就生在車上了。想想真後怕!

關於急產的重要提醒

首先要知道什麼是規律宮縮。生產時的宮縮是漸進型的,越來越頻繁、持續,持續時間越來越長,兩次宮縮間隔時間越來越短。最開始可能10~15分鐘宮縮一次,大多數人不會很疼,有點像痛經的感覺。慢慢到了宮口開三指以上,就會變得很疼,有些難以忍受。規律宮縮是指每5分鐘一次、每次持續30秒以上的宮縮。

出現規律宮縮,並且伴有劇烈腹痛,要第一時間趕到醫院。每個人對疼痛的耐受程度是不一樣的,有些特別能忍的准媽媽,疼的時候就一直忍著不去醫院,加上可能已經提前被灌輸了很多關於生孩子沒那麼容易的觀念,覺得與其在醫院等不如在家裡等。這樣做也是不推薦的,因為一旦趕上急產的情況,就會很危險。在醫院醫生的密切關注下等待,才最安全。

疼得特別厲害,非常快就發展到規律宮縮的情況也要引起重視。宮縮是生產的原動力,所以宮縮特別頻繁、特別劇烈,宮口才會開得越快,急產就屬於宮口開得很快的情況。急產的宮縮往往特彆強烈,宮口開得特別快,有可能一些肌纖維被拉斷,所以急產的疼痛感應該會更強烈一些。因此,如果特別疼的時候,也應該引起警惕。

規律宮縮加破水,更要提高警惕。既有規律宮縮,又有破水,可能生得會更快,所以更要趕緊到醫院待產。

去醫院的途中儘量抑制用腹壓。在路上的時候,准媽媽最好儘量舒緩心情,深呼吸,讓自己保持平靜。宮縮的時候,千萬不要屏住呼吸用力,因為用腹壓的過程是在幫助胎兒下降。所以抑制用腹壓,可以達到延長產程的目的,為能趕到醫院在消毒的情況下生產爭取時間。

孕期保健時要把曾經的流產史準確地告訴醫生。流產史或生產史都要準確地告訴醫生,不能有所隱瞞。因為有過多次流產經歷,或是在以前生產時有過宮頸損傷的,屬於急產的高危人群,在醫生知情的情況下,可能會在孕晚期時,建議准媽媽做宮頸的檢查,檢查宮頸長度,可能會根據情況採取一定的預防措施,比如暫時結紮宮頸口等。

急產對媽媽和寶寶的危害。急產的准媽媽因為子宮收縮不好,容易發生產後出血。或者產道的撕裂傷也容易引起產後出血,這是急產最常見的危害。急產如果造成來不及接生、沒有消毒,會導致寶寶感染等情況。或者發生墜落產,導致寶寶頭部受傷或其他部位摔傷等。
「所謂急產,就是指從規律宮縮到寶寶出生,整個過程在3小時以內的生產過程。急產是一個非常危險的過程,一定要引起重視。」

急產發生時,應該如何急救?

當急產發生在家中或路上,這些急救要點在醫護人員趕來之前是十分重要的,這是准爸爸和家人該了解的。

1、叮囑准媽媽不要用力、屏氣,要張口呼吸。

2 、因地制宜準備接生用具。乾淨的布、用打火機燒過的消毒剪刀、酒精(如沒有可用白酒)等等。

3 、嬰兒頭部露出時,用雙手托住頭部,注意千萬不能硬拉或扭動。當嬰兒肩部露出時,用兩手托著頭和身體,慢慢地向外提出,然後等待胎盤自然娩出。

4 、將嬰兒包裹好以保暖,還要幫助寶寶清理一下呼吸道。用乾淨柔軟的布擦凈嬰兒口鼻內的羊水,讓他能夠哭出聲來,這一點對維持寶寶的生命非常重要。不要剪斷臍帶,並將胎盤放在高於嬰兒或與嬰兒高度相同的地方。

5、 儘快將產婦和嬰兒送往醫院。

「急產開指更疼一些,而且宮縮頻率變化很快。建議准媽媽一定記住自己宮縮時長及間隔時間,並馬上跟大夫反饋,才能引起足夠重視。」

急產後應該如何處理?

如果是在醫院生產的,即使是急產,一般情況下媽媽寶寶都不會有很大危險。如果沒來得及趕到醫院就生產了,則需要提起注意,即使生完後也要儘快趕到醫院,兒科醫生和產科醫生分別要對寶寶和媽媽進行全面的仔細檢查,比如媽媽是否有軟產道損傷,是否出血,是否需要縫合等。寶寶在沒有消毒的情況下出生,則需要注射破傷風,觀察是否有感染情況,並監測寶寶的呼吸狀況等。如果寶寶發生了墜落產,則要檢查寶寶是否有顱腦外傷或其他身體部位的骨折,必要時會做CT、核磁等檢查。

第一胎急產,第二胎更易急產!

生第一胎急產的媽媽,第二次懷孕時更要提高警惕。因為有可能第二次生產時的產程會比第一次產程更短。所以,如果經歷了急產,那麼第二次懷孕時一定要把第一次生產時的情況明確告訴醫生,聽從醫生的建議,將風險降到最低。

過來人的經驗分享

第一時間趕往醫院。因為我在孕期時從來沒有嬌慣著自己,沒太把懷孕當回事,所以該幹什麼還幹什麼,拎東西、提重物、到處奔波,一樣也沒少干。我覺得,這可能也和我最後急產有一定關係。建議准媽媽,孕期時千萬不要提重物,尤其是孕晚期,運動可以,但是要適度,不要讓自己過度疲勞,因為提重物、來回走動時,也會幫助肚子裡的胎兒往下活動。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提醒,如果有特別劇烈的宮縮時,千萬別等著,一定要拚命往醫院趕,在路上的時候儘量躺著,對於第一次生寶寶的准媽媽而言,很容易一疼起來就拚命地用力去疏解宮縮,肚子用力的過程其實是在幫助寶寶往下降,所以千萬不要就勢用力,疼的時候也拚命忍住吧!趕到醫院才是最最要緊的。 — 肖雪

一定及時向醫生反饋劇烈的宮縮情況。因為急產無法預知,開始可能誰也不會想到宮口會開那麼快,醫生一聽是生頭胎,都會習慣性地讓准媽媽等等,千萬不要獨自默默忍受,覺得時間一定還很長,免得發生急產狀況時來不及準備好。如果真是宮縮特別頻繁,疼到讓你無法忍受的地步,一定要及時向醫生或護士清楚反饋宮縮情況,引起足夠的重視。規律宮縮一旦開始,身邊一定要留有親人陪同,因為一旦發生急產時,很快就要進產房,該辦的手續該簽的字馬上就要準備就緒,有親人在身邊時,才不至於手忙腳亂。 — 凡凡媽媽

急產以後最好不要情緒太激動。急產以後一定要控制好情緒,不要太激動。我生完以後看到兒子被抱出來的剎那,忍不住開始哭,醫生一直衝我喊:「要控制情緒,不要激動!現在不能哭,再哭一會兒大出血了!」後來聽醫生說,急產的媽媽容易出現大出血的情況。 — 大明媽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bAgcW4BMH2_cNUgoYI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