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因一個「快遞」被騙上萬元,瀋陽警方輾轉兩省四地抓獲7人

2023-12-01     瀋陽晚報

原標題:警惕!因一個「快遞」被騙上萬元,瀋陽警方輾轉兩省四地抓獲7人

眼下反詐宣傳遍地開花,很多人以為熟知了騙子的各種「套路」,哪承想騙子騙人的把戲再次花樣百出,這不,瀋陽警方最近破獲的一起案件中,當事人僅僅是因為一個「快遞」而上當受騙。11月30日,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採訪後得知,瀋陽新民警方輾轉兩省四地,打掉了這個詐騙團伙,7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獲。

接到一個快遞

裡面裝退費單

前不久,新民市公安局東城派出所接到市民小張報案稱,他遭遇了電信詐騙。經了解,小張曾於3年前參加過專升本成人自考教育,因疫情原因未能如期完成學業。一天,小張收到一個快遞包裹,內容為「師大教育機構退費公告單」,落款蓋著「教育部」的公章,公告單上宣稱,該教育機構正在進行學費清退。

退款心切的小張按照「公告單」上的二維碼添加了「客服」的聯繫方式。在「客服」的誘導下,小張註冊了「釣魚」平台,於是,一場針對小張的騙局開始上演了。

「先獲利再釣魚」

4萬多元消失了

很快,「客服」聲稱,為了避免退費平台資金鍊斷裂,需要用戶購買平台證券,通過返還「本金+證券增值」的方式完成退款。遵照「客服」的「指導」,小張先後從該平台獲得三筆返還的資金。

收到部分退款的小張喜出望外,立即按照「客服」提供的「證券號」,購買了更高額度的「證券」,分別向指定帳戶轉帳1061元、11731元、28000元,共計40792元。其間,為了退款更有效率,小張又通過「客服」聯繫上了平台的「證券規劃師」,這位「規劃師」不斷催促小張注意購買時效,增加緊張感,還「好心」地在小張資金不夠的情況下幫助其申請小額貸款。

就這樣,小張在騙子的包圍下被騙得團團轉,直到發現「增值資金」無法提現後,才發覺上當受騙。

在兩省四個地區

警方抓獲7名嫌疑人

接到報警後,新民市公安局立即派精幹警力組成專案組,全力開展案件偵辦工作。經調查研判,辦案人員逐步梳理出了以張某虹(男,28歲,吉林四平市人)為首的詐騙網絡。2023年7月以來,張某虹為牟取利潤,在接收境外數據後,通過列印虛假退費公告的方式,將包含詐騙引導信息的包裹發往全國各地實施詐騙,並不斷發展下家。隨著偵查的深入,其餘6名嫌疑人真實身份陸續浮出水面,案件脈絡逐漸清晰。

在基本掌握犯罪事實後,辦案民警往返省內新民市、昌圖縣、瀋陽市,吉林省四平市等兩省四地,全力開展落地核查、緝捕工作。經連續蹲守,辦案民警在鐵嶺市昌圖縣將負責發送快遞及列印虛假退費公告的犯罪嫌疑人張某楊(男,32歲,遼寧昌圖縣人)、孫某卓(女,25歲,遼寧昌圖縣人)抓獲;後經二人供述,辦案民警在瀋陽市皇姑區將負責轉遞信息的張某鵬(男,30歲,遼寧北票市人)抓獲,經突擊審訊,其供述了其上家張某虹、助手孫某超(男,35歲,遼寧昌圖縣人)的藏匿地點,辦案人員連夜出發前往吉林省四平市,將負責接收境外信息及列印虛假退費公告的張某虹、孫某超,及其下線徐某飛(女,33歲)、尹某冬(男,36歲)抓獲。7名犯罪嫌疑人如實供述了以虛假退還學費為由,實施詐騙的犯罪事實。該團伙非法獲利26萬多元。

目前,7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詐騙罪被公安機關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非法買到信息

騙子用軟體詐騙

第一步:騙子先通過非法渠道獲得受害者收件信息,根據受害者「報名培訓、參與投資」等具體情況,偽造相關機構公文,向其寄送退費公告的快遞。

第二步:利用受害者回款心切的想法,誘導其下載詐騙軟體,並以「退費+盈利、充值返還」為噱頭,引導受害者在軟體中投入資金。

第三步:若受害者疑慮,騙子便宣稱是限時退款,突出回款的緊迫感和名額限量,受害者一旦付款,騙子則以操作失誤、驗收失敗等為由,讓受害者反覆投入資金。

警方提示

1.收到陌生快遞時,要仔細查看物流信息和寄送者信息,切勿隨意添加陌生人或掃碼進群。

2.收到所謂「退費、回款」通知,不要盲目按照通知內容操作,務必第一時間多方求證核實。

3.不點陌生連結,不掃描陌生二維碼,不在應用商店或官方渠道外下載軟體,不加入陌生群聊,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切勿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近期熱門視頻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瀋陽晚報視頻號,

歡迎關注

指尖客戶端、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楊碩、記者 王立軍

受訪者供圖

編輯:王波 責編:閆繼偉 高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b8c8548e116c8a66244d09813f7aa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