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林終於熬到了退休年齡,可以告別自己工作了三十五年的單位。雖然早就做好了思想準備,但接到騰退辦公室的通知時,他還是感覺有些突然、有些傷感、有些落寞,隨後又有一種如釋重負的輕鬆感。
人事主管滿臉微笑,反覆解釋:新招的畢業生明天就要到崗,請您今天就把辦公室騰出來。老林微微一愣,心裡感覺不舒服,都說人走茶涼,現在人未走茶已涼!我當然要騰退辦公室,但你說出來就不恰當了,趕人走,讓人寒心,難道我還賴著不走嗎?
其實,老林一天都不想停留,恨不能早早退休回家。單位實行退休「兩條線」機制,中層及以上高層管理人員實行「退二線」政策,提前五年離崗調研,享受80%的在職待遇。普通人員必須干到退休年齡才能退休,多干五年,收入還遠遠低於中層以上人員。
其實,也有普通人員攀比高層管理人員的,沒等正式退休就提前開始「放羊」了。本職工作能不做就不做,多餘工作一點兒也不接。午休之後去買菜,趁領導不注意,早早地回家了。領導都是精明人,睜一眼閉一眼,不計較老同志的考勤。
但是,老林做不到!老林被譽為「老黃牛」,責任心驅使他站好最後一班崗。在單位里,老林是最吃虧的老同志,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一心撲在業務上,臨到退休了,也沒混上一官半職。
老林明白自己的弱點,只懂得埋頭拉車,不懂得抬頭看路。單位有些領導本來就是老林的同事,主要領導還是老林當年帶過的實習生。別人都勸他要請客送禮,多跟領導走動走動,但是老林心裡明白,就是做不到。
跟老林一批入職的人,都明白單位的潛規則,工作要做好,送禮也要送到位,大大小小的,基本都能弄到了一官半職。老林一晃就到退休了,直到現在,才感覺自己有多麼不甘心、不情願啊,但已經為時已晚。
既然要騰退辦公室,整整一個下午,老林關著辦公室的門,沒有跟任何人打招呼,也沒有驚動同事和領導,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老林已經辦完了退休手續。老林悶在辦公室里,認真收拾自己的物品,做好三件事,然後悄悄走人。
第一件事,老林把資料櫃里的所有資料、書籍、筆記本堆在了地上,本來想移交給年輕人,但沒人願意要這些「破爛」。既然大家嫌棄,那就賣廢紙吧。收廢品的人用兩個蛇皮袋子就裝走了,留下了78塊錢,讓老林悵然若失,好像自己的一生還不值一張紅票子。
第二件事,老林把大大小小30多本榮譽證書擺出來,本來想挑幾本帶回家,想了想,這些榮譽證書既不能當錢花也不能當飯吃,還是跟廢紙一起賣了吧。結果,榮譽證書賣得比廢紙還便宜。老林啞然失笑。老林把辦公室收拾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片紙不留。
第三件事,老林把工作郵箱、OA帳戶、報銷帳戶都註銷了,從所有工作群悄悄退了出來。本來想寫幾句告別的話,後來想想自己就是一個小人物,來的時候啥也不是,走的時候也不是啥。老手一抖,全部退群,沒留下隻言片語。
等老林收拾完屋子,夜色已經漫過窗台,樓道里的回家的腳步聲逐漸消失。已是黃昏獨自愁。老林抱著自己的紙箱子,默默離開了她工作三十多年的單位。只是在計程車轉彎的時候,老林才回首看了一眼,直到大樓從視線里消失。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不讓熟人看到她的背影。
第二天,單位領導才想起來老林退休的事情,過來想噓寒問暖一下。領導掏出手機,才發現老林已經退群了。當領導打開老林的辦公室,當場愣住了!她搬空了辦公室,屋裡片紙不留,只有陽光肆無忌憚地灑進來,似乎她從來沒有來過這裡,沒有留下一絲氣息。
單位領導稍微感覺到一絲不爽,唉,老同志怎麼能不打招呼、不辭而別呢?本來可以舉辦一個歡送茶話會的。走了就走了吧,一開會,領導就忘了。人事部門當天就安排新人搬進了老林的辦公室,人事更迭,自然而然。
同事們也是議論紛紛,有人為老林的默默離開感到唏噓,給人一種世態炎涼冷暖自知的悲愴之感。也有人讚賞老林的做法,等自己退休之後,也像老林這樣默默離開,優雅轉身,只留背影,既然人走茶涼,又何必流連忘返。不少老同志有所觸動、有所感懷:
一是平靜接受人走茶涼的客觀規律。大家都很忙,沒功夫操心別人的事情。人貴有自知之明,既然沒有利用價值了,就默默離開,留下優雅背影。也許,孤獨地告別,恐怕是你給職業生涯畫得最圓的句號。
二是平靜地切割過去、徹底告別。現在的單位已經沒有老年中心,所有關係都轉到了社區街道。既然退休了,就沒必要再回單位了,千萬別給別人添麻煩,人家理你吧耽誤時間,不理你吧你又傷感,不如相忘於江湖。退休就是對前半生的告別,放眼宇宙,人類渺小如塵灰。
三是平靜地放平心態。總有不甘心、不情願、不服輸的情懷。歲月不饒人,總有謝幕時。人生在世不稱意 明朝散發弄扁舟。既然退休了,就要好聚好散,默默離開,不悲傷,不留戀,不拖泥帶水,悄悄離開,從容淡定。
您說,老林做得對不對?如果是您將來退休了,您願意以什麼方式告別單位?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