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代表聚焦「雙碳」,內卷下能讓一切循環起來的秘密是?

2023-05-12     鋅刻度

原標題:兩會代表聚焦「雙碳」,內卷下能讓一切循環起來的秘密是?

協作循環的閉環發展終成趨勢

撰文/ 星晚

編輯/ 李覲麟

今年兩會期間,物流行業成為了諸多委員探討的重點。物品循環、碳普惠等關鍵詞也被頻頻提及。

如全國人大代表、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就對加強物流基礎設施數字化建設提出了建議,「當前製造業面對著轉型升級的挑戰,追求供應鏈物流各環節降本增效、數字化運營升級以及優質服務保障的訴求日益強烈。」

綠色低碳的理念已貫穿居民日常生活到工業生產,物流運輸中各環節作業串聯貫通的必要性也在逐漸凸顯,如何實現供應鏈、產業鏈的暢通與循環,已是提高生產效能、實現行業加速升級的發展風向。

循環怎麼就這麼難?

近年來,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消費的理念深入人心,踐行綠色低碳的各種生活方式開始成為典型場景。作為綠色消費的重要內容,二手閒置物品交易能充分發揮物品的剩餘價值,延長物品的使用壽命,符合循環經濟中的「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原則,是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生態環境研究所所長劉銳提到,將二手閒置物品交易納入碳普惠範疇,可進一步激勵全民踐行綠色消費理念,促進經濟社會實現綠色轉型。

「讓一切循環起來」可謂是綠色低碳的底層邏輯之一。而隨著促進綠色低碳成為全民行動,更多低碳行為的交易潛力亟待挖掘。

就物流業來說,由於其貫穿著多個行業與客戶,因此無論是提供增值服務、降低碳足跡的運輸選擇還是可重複使用的外包裝,都能夠影響著循環這件事本身。

從誕生至今,國內首個智能共享循環托盤小蟻托盤的市場份額不斷提升,也正是因為其遵循「市場導向為先」的理念,使用新材料、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來有效提升了供應鏈效率,從物流運輸中的基礎單元切入優化整個流程,使數字化和循環不再是難事。

各類智能化工具正在普及

「嚴控物流效率與成本對各行業企業的運營來說至關重要,但並非所有企業都能夠自建物流體系,因此藉助智能化工具改革基礎物流設施,就是一步事半功倍的好棋。」小蟻托盤總經理侯凱對鋅刻度談到。

他表示,由於近幾年碳中和、碳普惠等概念得到大力宣傳,因此不少傳統企業也開始著手尋找有效工具。畢竟在過去,傳統物流體系的管理方式可以用簡單粗暴來評價,組織能力落後、資源整合效率低,所以造成很多業務很分散,業務水平遲遲得不到提高。加上倉儲費用、人力費用逐年攀升,如果不及時轉型,那麼很有可能面臨將來被淘汰的風險。

另外,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也在提案中說到,「我國物流成本過高,加快發展以信息化武裝的現代物流體系助推經濟轉型升級。」在市場競爭的大潮中,儘快完成數字化轉型、升級已是暢通經濟循環的關鍵。

高效且有效的循環,離不開靈活的工具

在過去很長的時間當中,成本高、效率低、信息不對稱一直桎梏著物流行業的發展。而托盤作為物流運作過程中重要的裝卸、儲存和運輸設備,在現代物流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因此在近些年也成為了促進行業標準化、信息化的媒介。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湖南佳惠百貨董事長李小紅建議,在托盤標準統一的基礎上,繼續加強托盤循環共用服務體系建設,一是持續培育托盤運營服務骨幹企業,迅速擴大托盤池規模、全國布局運營與服務網絡;二是持續支持托盤賦碼與數字化創新,使托盤更好的融入物流與供應鏈發展;三是支持建設全國性標準托盤運營服務平台,為相關各方提供多方面服務。

事實上,小蟻托盤早在2018年就開始了相關嘗試。「托盤其實是在各大工業企業中用處最廣的物流單元,我們基於工業企業的使用需求,通過搭建了數字化共享平台,以類似於『共享單車』的服務方式,搭建共享模式下的托盤循環共用體系,讓工業企業能夠便利且低成本地獲取共享托盤的使用。」侯凱談到。

為了幫助更多企業完成信息化轉型,小蟻托盤一直在不斷探索按需自製托盤設計的相關技術,如托盤設計及CAE分析(計算機輔助工程)、選材、組裝方式的優化;創新中心負責前期托盤原形設計、CE分析、材料性能測試等。

小蟻托盤能夠靈活組裝且緊密連接

要根據客戶要求,設計出合適尺寸、經久耐用和最佳承重的托盤,就需要創新中心通過多次實地測量,溝通揣摩,根據各類復合材料性能參數指標綜合考慮,材料決定選取強度高、剛性好的聚氨酯拉擠型材及可塑性和強度兼具的長纖粒料注塑腳墩為組合托盤的主要材料。

與此同時,托盤的靈活組裝和結構簡易且連接緊固同樣是為後期產品品質提供切實保證的關鍵之處。

「經創新中心指導及循環包裝項目組多次試驗研究最終確定了釘固膠結的連接方式,但是市場上品類繁多、性能各異的結構膠又成了新的難點。剝離力、剪切強度、施膠方式和固化時間等看似簡單的指標參數,對托盤的生產過程及結果而言卻相當重要。」據侯凱介紹,針對這個問題,循環包裝項目組考察多個品牌並進行不斷的實驗,經過一個多月的攻關,由最初的西卡212到現在的君邦9800,師傅們施膠從手法凌亂到現在按軌跡打膠,實現了攻關目標,從選料到生產操作進行優化,保證了托盤生產工藝上提升的要求。

截至目前,小蟻托盤已與化工、光伏、食品等多個行業的企業達成了合作,藉助小蟻托盤及其背後的數字化平台,企業迅速實現了高效物流和資源有效循環,提高了內部協作效率。

打造柔性智能物流系統,撬動循環經濟

在國家雙碳頂層政策出台的背景下,國內政府部門將採取更加嚴格的手段措施促使企業節能減排、綠色轉型。物流裝備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轉型已成為行業共識。

根據CIC灼識諮詢《全球及中國智能物流裝備行業藍皮書》統計,2015-2020年度中國智能物流裝備市場規模從143.1億元增長至541.7億元,年復合增速為30.5%。未來隨著物流智能化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工業智能化的全面推廣,預計到2024年度中國智能物流裝備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067.6億元,預測未來四年的年化復合增速達18.48%。

從整條產業鏈來看,上游包括傳感器、控制器、減速器、驅動器等核心零部件與傳感技術、系統集成、智能控制、人機介面等核心技術,中游包括AGV搬運機器人、物流無人機、分揀機器人、碼垛機器人、自動貼標機等,下游涉及食品飲料、醫藥醫械、建築材料、工業機械、汽車及零部件等。

智慧物流強調著信息流與物質流快速、高效、通暢地運作,從上游的疊代升級影響到下游的生產效率、資源整合。而隨著工業4.0進程的加快,物流領域的智能變革已呈現白熱化的態勢。

圖片來源:共研網

如何破解物流環節的難點和痛點,打造柔性化的智能物流系統,成為企業贏得更大市場的關鍵。智能倉儲物流系統的形成需要先進軟硬體的緊密結合,倉儲物流設備作為不可或缺的硬體設備。托盤作為物流運輸、倉儲周轉中常見的設備之一,更是迅速提高搬運效率、使物料流動過程有序化的有效手段。

侯凱向鋅刻度舉例談到,「今年1月,我們的循環包裝項目組依據市場需求開始研發一款運輸體積最小化,拆裝模式快速化的大型托盤。通過層次分明按需定製切割的型材和簡易拆裝的腳墩為組合托盤,為生產提供了極大的發揮空間,同時也為托盤維修提供了更多便捷的可靠性,並提升了超大型托盤長距離運輸的效益空間性。」

這款托盤主要適用於輸運光伏組件,太陽能發電基地一般離光伏組件廠距離較遠,例如某光伏組件企業離西寧太陽能發電基地約2100公里,托盤運輸體積最小化能節省約45%的運費,極大提高了項目運營效益。

除了按需設計托盤,以最大化地貼合產品特性,實現降本增效外,小蟻托盤更大的優勢在於在不增加企業額外預算和費用的前提下,帶來倉儲和物流的全數字化,如倉庫內部貨物的定點定位、感應入庫、自動存檔、自動找貨;運輸節點提醒、到貨延遲預警等;針對特殊貨物,還實現了運輸震動監控、運輸溫度記錄和預警等一套完善的智慧化方案。

未來幾年,各行各業的商業運作方式將不斷發生著變化,不可持續的線性發展終將被協作循環的閉環發展替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a1dc6e18a87b71ff375773d65331e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