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別富了孩子,苦了自己!這樣的付出,沒回報

2019-07-24     武漢香如故

閨蜜說前段日子跟團帶孩子外出去日本迪士尼旅遊,團里有一對母女,媽媽衣著簡樸,可是孩子穿得卻像個公主。

她們每到一個購物點,孩子都會買許多禮品,迪士尼裡面的小裝飾品不算便宜,哪怕是一個簡單的掛件,都需要幾十上百元,可是孩子的媽媽卻很捨得給孩子買。

當時閨蜜認為這家經濟條件一定不錯,不然不會對孩子如此大方。可是直到有天,當她無意間聽到對方打電話聊起自己此行是借錢帶孩子玩的,就讓閨蜜大為意外。

當她將此事對我們提及時,不得不讓我們這些同為媽媽的人,感到無奈。是啊,一到暑假,就是燒錢的時候,當媽的為了孩子,還真是拼了!

就像這位去迪士尼旅遊的媽媽,哪怕借錢,都要為孩子圓夢!

1

每一個假期,都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光!他們可以盡情地享受著,假期帶給他們的快樂。

作為家長也是希望孩子能夠度過一個愉快的假期,於是無論是自己帶孩子外出旅遊,或者是參加孩子的夏令營,總之,只要是孩子喜歡的事情,家長都願意掏錢。

曾聽一位媽媽算過這樣一筆帳,說一個暑假下來,培優課還有旅遊,以及時不時地外出聚餐,整個費用算下來近三萬多。

而當今多數的家庭,由於要輔導孩子學習和日常生活,多數的媽媽都選擇回歸家庭。

這樣一來,經濟收入少了,可是各項開支卻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

難怪有的媽媽,會時不時地在群里發牢騷,說一放假,這心裡就忐忑不安!還真是這個理啊!

2

曾聽女兒說過這樣的話,她說每年到了開學的時候,孩子們都會在班上炫耀,假期的時候都去了哪些地方旅遊。

有些沒有外出旅遊的孩子,感覺和同學都沒有什麼語可說。還有些同學,不僅在國內玩,還會利用假期跑到國外,那些出過國的孩子,似乎在同學面前就更加的有面兒。

女兒有一回還對我說,她說:「媽媽,咱能不能也出一次國,每次和同學聊天的時候,都有同學笑我沒有出過國。」

孩子的話雖然只是無心,但不得不承認,當今社會孩子間的攀比是越來越厲害了,可在攀比的過程中拼的是家長的經濟實力。

所以才有家長為了孩子,哪怕自己苦一點,累一點,都心甘情願。

3

暑假,富了孩子,苦了自己。這樣的家長,實則是不明智。

朋友於琴,前段日子就給孩子報了一個遊學班。費用兩萬八,去英國五天遊學。

當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覺得非常的意外。因為印象中,於琴的經濟條件不算太好,但是為了孩子,卻什麼都捨得。

用她的話說,孩子就是她的全部,哪怕自己付出的再多,也無願無悔。

然而這樣的付出,就真值得嗎?她的孩子成績依舊一般,成績一般也就算了,還總是喜歡和其它條件好的孩子比這比那,這一次的遊學,也是因為看著其它同學去,才堅持要去的。

你的辛苦換來的不是孩子的刻苦學習,這樣的付出,不值得!

4

暑假,對於有一部分的家長來說,卻是給孩子歷練的機會。

同事劉斌就利用假期,將孩子送到鄉下,體驗生活。

劉斌說對於孩子,你越是寵愛,相反得不到孩子的體貼和感恩。也只有讓孩子適當地吃苦,他才能體會到其中的艱辛。

孩子在鄉下那兩周,每天按規定時間起床,自己做早飯,自己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平時除了做作業,便是看書,日子過得相反還很充實。

他說與其花錢讓孩子出去開眼界,不如讓孩正接觸生活實踐,後者教育出來的孩子,更加懂得該如何面對生活和學習。

5

作為家長來說,都希望將更好的給孩子。

但前提是,一定要把握一定的度。不能不根據自己的實際條件,盲目地去滿足孩子。

你富養了孩子,你得到的不是孩子的理解和體貼,相反還是更高的要求。

你節衣縮食,養出的卻是不懂得感恩的白眼兒狼,你難道,就真的不傷心難過?

孩子是需要正確引導的,不是盲目地寵愛和滿足。讓他們明白生活的不易,遠比給他們製造美好的童話,要靠譜!

作者:朱凌 筆名 香如故 報紙雜誌寫手

作品散見國內各大報刊

累計發表文字五百萬

著有圖書《自律的孩子更成功》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刪除

本平台每周一、三、五,更新稿件,歡迎大家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_0tLGwBmyVoG_1ZxvHa.html